一、加勒比海诱人的石榴
格林纳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在常见的世界地图上,它小得甚至不足以标下它的国名。但在世界政治家、军事家的眼中,它的份量决不低于世界战略要冲马六甲、直布罗陀、福克兰。它处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的最南端,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南和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及多巴哥隔海相望,东近巴巴多斯,它扼守着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试想如果某一天这扇门户突然轰地闭上,那世界战略家们将会变得何等惊惶!
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 17 世纪中叶,一伙白人从海上登上了小岛,用了把斧头、两瓶白兰地和几颗玻璃球,从无比骠悍但同时又无比纯朴的印第安酋长手中,换取了这个岛屿的所有权。从此,这里的统治者便变成了欧洲人。
格林纳达由主岛格林纳达和卡里亚库,小马提尼克等一些小岛组成。主岛上多山多水,河川数以百计,还有一批火山口湖。这个弹丸小国共 344 平
方公里, 10 多万人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格林纳达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是石榴的意思,这个美丽而又富于想象力的名字,据说是 1498 年哥仑布登上该岛时取的。几百年来,这颗石榴太具
诱惑力了,法国人、英国人来来回回在争夺,直到 1974 年 2 月,才独立为“英联邦”成员,由英国女王派去了一位总督——72 岁的保罗·戈德温·斯库恩。
几百年来,沧桑演变,风云激荡。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却没有演变出惊世骇俗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突然的事变,如果没有那一片惊动世界的枪声,小岛似乎会永远地沉默下去,世界上大多数人也不会知道格林纳达这个美丽的名字。
1972 年,莫里斯·毕晓普领导成立了“新宝石运动”,主张建立“人民参政”国家。新主石运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影响较大,对外同古巴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 70 年代以来,这个弹九岛国的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罢工、示威、游行、骚乱、冲突,接连不断,国家生活陷于瘫痪。独立后,局势趋于缓和, 但矛盾仍很尖锐。以新宝石运动为骨干的反对派力量继续在国内外猛烈抨击埃里克·盖里政府侵犯人权,维持高压统治。 1976 年大选时,这个运动和其他两个反对党组成人民联盟,提出了保持物价稳定、增加生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政纲。 1979 年 3 月 13 日,新宝石运动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
乘埃里克·盖里访问纽约之际发动政变,推翻了埃里克·盖里政府,并于 3
月 25 日成立新政府,取得国家统治权。
毕晓普上台后,格林纳达开始同苏联,尤其是古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毕晓普从卡斯特罗那里得到了粮食、机械和一批格林纳达急缺的物资。毕晓普兴冲冲地宣称:“对于亲爱的古巴兄弟。格林纳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1980 年 1 月,格林纳达和古巴投票反对联合国关于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的一项决议。 198Q 年 10 月 27 日,格林纳达国防部长与苏联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签署了一项主要军事武器援助协议。另一项协议于 1982 年 6 月 27 日签订。后来,格林纳达与苏联、保加利亚、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贸易协议。在 1982 年的联合国大会上, 92%的格林纳达选票赞成苏联集团。
美国人对格林纳达日益和苏联人接近深感不安。美国人常充当“世界警
察”,在全球范围内对他国事务指手划脚,横加干涉,以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原则作为衡量别国的标准。
在古巴和苏联的援助下,格林纳达成立了“人民革命军”,建立了民兵队伍,并由古巴派工程兵和建筑工程人员在主岛西南端的萨林斯角修建一座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在美国入侵前,这个机场已大部竣工,机场跑道长达4000 米,造成后,可降落大型飞机,一旦改为军用,苏联、古巴各型作战飞机就可进驻,届时必将扩大苏、古在该地区的影响,威胁到美国在加勒比地区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这下格岛的地位在苏、美全球争霸中就十分重要了。美国向来认为加勒比海是它的“内海”,尤其不能容忍苏联插手这一地区,不能容忍眼皮底下的格林纳达不按自己的笛音跳舞。
当里根总统听说格林纳达正在修筑一条 4000 米的机场跑道时,着实吃了
一惊。“我真不明白,这么个小岛修近 4000 米的机场干什么?”
美国密切注视着这个岛国上发生的一切,为了稳定它的所谓“后院”,遏制苏、古的影响,摆脱自己的被动局面,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这一“隐患”。美国总统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格林纳达已成为苏、古的殖民地,准
备用来作为输送恐怖和破坏民主的重要军事堡垒。”并曾多次声称,美国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以收杀鸡儆猴之效。
区区一个弹丸小国,如何禁得住美国的恫吓?在美国的压力下,毕晓普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欧洲共同体和加拿大等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 1983 年初,毕晓普亲赴华盛顿会见里根,试图缓和与改善关系。
这对里根和毕晓普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但它过于短暂。从华盛顿回到圣乔治,毕晓普打算在改善同西方和美国关系方面来点实质性举动,并召集几位亲信进行彻夜商谈。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在比较充分的国际援助下,使自己国家落后面貌有较大的改善,让格林纳达像宝石一样,在大西洋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境确实太难了!平衡木太窄太险,稍有不慎,就会落入莫名其妙的狂潮之中。
毕晓普不得不踮起脚尖,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但即使如此, 他也躲避不开攻击与恫吓。政府内的强硬派公开对毕晓普谋求改善同西方和美国关系的政策表示反对,苏联和古巴对毕晓普的猜忌日渐加深,有人扬言, 如果毕晓普不行,那就换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