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一轮角逐美军占尽上风

1 月 16 日,星期三,凌晨时分,施瓦茨科普夫收到了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发出的进攻命令。这时,弗里曼大使也通知沙特费萨尔王子,总统的决心已下,进攻命令已下达到海湾舰队,第一颗打向伊拉克的“战斧”式导弹就要发出。命令也下达到空军基地。

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要军队牧师卡尔·彼得森上校为美国军队的安全祈祷。于是,这个在国防部的地下水泥掩体里已待了 143 天的牧师,唱起了他喜爱的李·格林伍德的歌——《上帝保佑美利坚》。

施瓦茨科普夫在下达给他手下所有部队的动员令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我已从你们眼中看到了坚定的决心。这种决心就是要尽快完成这次任务,以便让我们都能回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身边。我对你们充满了信心。总统、国会、美国人民以及全世界都会联合起来站在你们这一边,支持你们的行动。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现在你们应该是‘沙漠风暴’中的雷和电。上帝与你们同在,保佑你们所爱的家人和我们的祖国。”

此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 28 个国家出兵参加)在海湾地区部署

总兵力近 70 万人,其中美国约 23 万人、英国 35 万人、法国 1 万人、海湾 6

国 15 万人、埃及 3.6 万人、叙利亚 1.9 万人。美军装备包括 1200 辆坦克、

2000 辆装甲车、1300 架战斗机和 1500 架直升飞机。在海湾及其附近水域部

署 370 多艘船只,其中 3 艘航空母舰(“肯尼迪”号,“萨拉托加”号及“中

途岛”号,这三艘航空母舰编队共 38 艘舰只)已到位;另外还有“威斯康星” 号战列舰以及中东特混舰队(18 艘舰只)、两栖攻击舰(13 艘舰只)。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历史上在海外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海、陆、空军集结。

1 月 16 日夜,天上没有星月,四野一片漆黑。风呼呼地叫,不时卷起地上的沙粒,又抛向远东。

在沙特阿拉伯中部的某空军基地,一架架满载炸弹的飞机,像一头头潜伏的怪兽,随时可能突然扑出。机场跑道旁两行长长的指示灯,像巨兽伸出的两颗嗜血的撩牙。

当地时间 1 月 17 日零点 50 分,第 1 架美国 F—15E 从这里腾空而起, 紧接着,数百架各型飞机也从这里及其他机场相继起飞,列队向伊拉克飞去。

在靠近沙伊边界线的伊拉克境内,一架美国陆军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距离伊拉克一个保护巴格达的防空雷达站旁的发电站只有 12 公里了。这将是战争的第一个目标。

飞行员通过前视红外传感器能看到该建筑物,好像是地平线上的一个小舞场。飞行员的仪表显示,他的“地狱火”导弹飞到目标需要 20 秒钟。他发射了导弹。他说:“这一枚导弹是给你的,萨达姆。”仪表一秒秒地计算着时间,从荧光屏上,他所能看到“地狱火”导弹飞向建筑物的上空,像一块岩石那样坠下去。这个小舞场一下子炸得粉碎,画面无声无息地显示在他的雷达荧光屏上。

从海湾的战舰上发射出第一颗“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爆炸。大约当地时间凌晨 2 点 30 分,庞大的机群飞临巴桔达上空并开始空袭。

为空袭打头炮的是一架名噪一时、绰号为“黑色幽灵”的

F—117 隐形战斗轰炸机,它把一枚 2000 磅的精确制导炸弹精确地投到位于巴格达闹市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屋顶的正中。顷刻之间,飞蝗般

的炸弹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爆炸声震撼大地。巴格达市内的政府大楼、兵营和炼油厂也先后被命中,大火冲天,浓烟滚滚,整个巴格达市笼罩在火光和硝烟之中。

战争的火焰与光芒照亮了海湾黑色的天宇。

美军和多国部队的空袭是从四个方向全线展开的:

伊科东南部的波斯湾:从“中途岛”号、“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上出动战斗轰炸机,同时载有常规弹头的“战斧”式导弹也向伊境内目标发射。

伊拉克西面的地中海:停在那里的美国数艘战列舰向伊境内军事目标发射中远程导弹。

伊科边界南侧:利雅得和宰赫兰等多国部队空军基地里担负不同任务的飞机编队起来,飞向伊科纵深执行轰击任务。

伊科西南部的红海:从“萨拉托加”号、“肯尼迪”号、“罗斯福”号和“美利坚”号航空母舰上出动战斗轰炸机,一批战列舰也发射“战斧”似巡航导弹,目标是伊境内的军事通讯网、“飞毛腿”导弹发射架和其他军事目标。

在第一轮的空袭中,美军出动的飞机及其任务是:F—4G“野鼬”式电子干扰机和 EA—6B“徘徊者”反干扰电子作战机,它们的任务是干扰伊拉克的军用雷达和通讯联系;F—117A 隐形战斗轰炸机和 F—15E 战斗轰炸机以及 A

—6 攻击机,这三种飞机是空袭伊拉克防空火力网和飞机场等战略目标的主力机种;“战斧”式巡航导弹、F—111 隐形轰炸机和 F—15E 战斗轰炸机, 其任务是摧毁伊南部的“飞毛腿”导弹、核工厂和化学武器生产工厂;A—6 攻击机、F—111 隐形轰炸机、B—52 重型轰炸机和其他种类战斗轰炸机,其任务是轰击伊科境内的军事指挥机关和控制中心;另一批 A—6 攻击机、F— 111 隐形轰炸机、B—52 重型轰炸机和其他种类的战斗轰炸机,其任务是轰炸伊科境内的地面部队,重点是精锐的“共和国卫队”;F—15,F16 和 FA—18 战斗机,其任务是护航。

在对巴格达的第一次空袭中,美军还出动了新投入现役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编队和“别动队”。

战斗打响 90 分钟后,伊拉克的防空部队开始作出反映。

巴格达市区。根据萨达姆的命令,全城所有防空火器一齐向空中开火。高射机枪、高射炮射出的弹道轨迹与空中投入的炸弹经纬交织,形成一片片奇丽而骇人的火网,甚是壮观。防空警报声和爆炸声吞没了整个巴格达市区, 震撼着中东这座历史名城。

然而,多国部队的空袭实在是太猛烈了,再加上强烈的电子干扰,伊拉克的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很快被压制住。剩下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因指挥通信设施和目标指标雷达受到强烈的干扰,失去指挥,因此只好各自为战, 盲目地对空射击。

  1. 点整,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 16 日晚上 9 点整,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办公室里通过电视向美国和全世界人民宣布:战争开始,美国已经发动进攻。从 6 点左右起,多国部队的飞机开始返回自己设在沙特阿拉伯和航空母

舰上的基地,许多飞行员走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紧紧拥抱,眼里闪烁着泪花,还有人高举 V 形手势以示胜利。

  1. 点 35 分,美军及其盟军又向伊拉克及其占领下的科威特发动了第二轮轰炸。

天渐渐放亮了,多国部队加大了空袭密度。到 17 日午夜,多国部队的飞

机共进行了 3 轮高强度轰炸,出动飞机 2000 多架次,投弹 1 万多吨。此外, 停泊在波斯湾的美海军军舰也向伊拉克腹地的指挥通信中心、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以及部分机场发射了 100 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第一天轰炸过后,萨达姆的总统府、巴格达电信电报大楼、空军和防空指挥部被摧毁,巴格达附近的两个机场陷于瘫痪,一切工业设施、巴格达电厂、电视台大楼也被炸坏。此外,在伊拉克领土上至少有 75 个地方遭到轰炸。对于这样的空袭结果,布什总统、五角大楼和施瓦茨科普夫将军都感到非常满意。

按照“沙漠风暴”行动计划,从 1 月 17 日至 30 日为战略空袭阶段,主

要目的是削弱伊拉克战争潜力,夺取并保持战略制空权。因此,在以后的 13 天当中,多国部队的飞机不分昼夜,轮番上阵,连续对伊拉克保持强大的空袭压力。在多国部队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伊拉克的军队既无招架之功,也无还手之力。伊拉克空军装备的几百架飞机,要么逃往国外.要么深藏于地下,勉强升空的为数不多的飞机立即成了多国部队飞机的活靶子,有些伊军飞行员尚未发现多国部队的飞机,就被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击中,魂归西天。多国部队没费多大劲就夺得了制空权。

在萨达姆的百万大军中,给多国部队带来最大麻烦的是伊拉克装备的800 余枚“飞毛腿”导弹。从 1 月 18 日开始,萨达姆下令用“飞毛腿”对沙特和以色列境内的目标进行反击,时间给多国部队造成很大恐慌。

施瓦茨科普夫急令多国部队空军派专门飞机去搜寻消灭“飞毛腿”导弹。然而“飞毛腿”导弹的机动性很强,它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使多国部队空军的攻击效果甚微。用施瓦茨科普夫的话说,寻找“飞毛腿”犹如草堆中找针一样困难。最后,还是“爱国者”地对空导弹上演了一场大战“飞毛腿” 的好戏。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大多被“爱国者”拦截。由于战绩突出, 因此,“爱国者”地对空导弹获得了“‘飞毛腿’的克星”的美誉。

在战略空袭阶段,萨达姆的“军中之军”共和国卫队也上了黑名单,被列为重点攻击目标。

担负责炸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任务的是美国战略空军的 B—52 轰炸机。

提起 B—52 轰炸机,那可是大名鼎鼎,全世界的人对此几乎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它之所有以这么大的名气,是因为它曾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重量最大的轰炸机,达到 233 吨;在美国的 B—1 轰炸机问世前,它是世界上载弹量最多的轰炸机,最大轰弹量近 30 吨;它是世界上飞得

最远的轰炸机,一口气可飞 16100 公里;它还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轰炸

机,从 1955 年服役至今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可谓是一名“老兵”。

由于 B—52 能在 1.6 万米以上的同温层高空中飞行,因此人们送给它一个绰号叫“同温层堡垒。”

在美国战略空军中,B—52 不仅是一个创纪录的能手,而巨还是一个战功显赫的功臣。在越南战争中,它常常采用令人恐怖的地毯式轰炸战术,这一次,为了降服萨达姆,B—52 再次披挂上阵了。

18 日晨,太阳还没露面,一架架挂满穿甲集束炸弹的 B—52 轰炸机从土耳其和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腾空而起。在空中编好队后,机群向科威特西北部地区的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的阵地飞去。几个小时后,机群飞临共和国卫队阵地上空。只见 B—52 轰炸机排着队用他那拿手好戏地毯式轰炸战术,

铺天盖地地向下倾泻穿甲炸弹。

霎时间,共和国卫队的阵地上硝烟弥漫,爆炸声响成一片,B—52 所到之处均化为一片焦土,苏制 T—72 坦克不时被击中起火。

在以后的十几天中,B—52 天天都去轰炸共和国卫队,使其动弹不得。在多国部队超强度的空袭下,萨达姆的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一败涂地,

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萨达姆心里明白,这一回是必输无疑了。

1 月 31 日,在战略空袭进行 12 个昼夜之后,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命多国部队空军转入战术空袭阶段,主要对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的伊军地面部队和防御阵地、坦克和装甲车集群、交通枢纽,桥梁、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燃料和弹药库以及后勤补给基地等目标,进行猛烈的轰炸。施瓦茨科普夫是想通过这一阶段的轰炸,利用空中优势最大限度地削弱伊拉克的有生力量,为尔后地面部队的进攻扫清障碍。

经过第一轮 38 天的角逐,多国部队的空军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占尽了上风,也取得了空军战争史上最辉煌的战果。伊拉克的所有战略目标除深藏在地下的之外,都被多国部队刮起的“风暴”扫得荡然无存。可怜萨达姆的百万大军,尚没有与多国部队的地面部队真正交火,就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伊拉克南线战区的 54 万大军,在多国部队疾风暴雨般的空袭下损失 25%以上,重装备损失高达 30—45%。伊拉克的 4000 多辆坦克有 1600 多辆成为多国部队飞机的靶子,2800 辆装甲车也有 840 多辆被毁。萨达姆的精锐之师共和国卫队作为多国部队空军重点“照顾”的目标,损失更是惨重,它每天都要遭到多国部队数百架飞机的轰炸。到 2 月 23 日,第二阶段空袭结束,共和国卫队已损失近半,被打得七零八落,“军中之军”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萨达姆的战争机器严重受损,它的反击软弱无力,但它们在顽强地运转。当有战场记者问萨达姆是否放弃抵抗时,他的回答是:不!绝不!

于是,战争之神继续发出狰狞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