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战的序幕
1946 年 3 月 5 日,正在美国作私人访问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来到杜鲁门家乡密苏里州富尔顿镇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威斯敏斯特学院,作了一次题为《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演讲,这就是战后历史上著名的“富尔顿演说”。在场的听众约有 3000 余人,由于电台进行了转播, 据说成千上万的美、英听众也在收音机旁聆听了他的讲演。丘吉尔针对随着“伊朗危机”、“原子间谍案”等事件而出现的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恭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建议“英语世界”和“英语民族的联合”,建立“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的特殊关系”,随即又把话锋一转,声称:“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 已经笼罩上了阴影”,“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的演讲实际上是呼吁美英建立反共军事同盟,来对付以苏联为首的“铁幕”后的国家。
丘吉尔的演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美英苏三个同盟国在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结果,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如何和平相处这一人类所面临的新问题在西方政治家身上的反映。丘吉尔虽然已非当时英国的首相,但毕竟仍是世界上极有影响的政治家,他的话反映了西方国家统治阶层中一部分人的想法,随即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美国政府当然是暗中喝彩,丘吉尔的直言不讳说出了杜鲁门一直憋在心里,想说而又不敢说和不便说的话。而英美舆论对此则反应不一,毁誉不齐,有的表示同情和支持,有的认为其言词太过火,也有的指责他想把世界引入新的战争中去。反应最强烈的则是苏联,3 月 13 日,斯大林针对丘吉尔的演说, 对《真理报》记者表示,富尔顿演说是个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散布不和,丘吉尔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苏联《真理报》就此发表了题为《丘吉尔玩弄刀枪挑起反苏战争》的社论。许多亚非国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抨击丘吉尔的这篇演说。
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标志着战时的盟友已成为彼此激烈竞争和对抗的对手。“冷战”局面的最终形成,则是与当时及以后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紧密关连的。
东西方“冷战”的最初焦点是东地中海区域和波斯湾地区,主要体现在苏土反目、伊朗危机和希腊内战等事件上。
首先是在土耳其问题上的争夺。由于土耳其地缘欧亚大陆交接之处,尤以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扼黑海与地中海之交通咽喉,历来是大国角逐之地。 1923 年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后,苏土关系一度出现良好发展的势头。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不仅在大国之间搞平衡,而且随着战局的发展,其亲德反苏的倾向日益显露,迫使苏联屯兵苏土边境,以防土军突然进攻苏高加索地区。盟国希望土耳其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种种努力,均一一告挫。当苏军在苏德战场上节节取胜,美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 德国败局已定时, 1944 年 7 月 15 日,斯大林便明确表示:“逃避同德国进行战争的土耳其在解决战后的事务中,将自然没有资格提出对特殊权利的
要求。”8 月 2 日,土宣布与德断交, 1945 年 2 月 23 日又先后对德、日宣战,但为时过晚,已改变不了苏联准备在战后对其惩罚的决心。
1945 年 3 月 19 日,苏联照会土耳其,单方面宣布废除 1925 年订立的《苏土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此举引起土耳其政府的极大惊慌,经商讨后即于4 月 4 日对苏复照,表示愿意认真研究对苏签订一项新约。然而,6 月 7 日苏
外长莫洛托夫在召见土驻苏大使夏帕尔时,提出了苏联方面签订新约的 4 项条件:
(一)把土耳其东部卡尔斯、阿尔达汉地区交还苏联;
(二)允许苏联参加对海峡地区的监管,苏联在海峡地区拥有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
(三)修改《蒙特勒海峡公约》;
(四)土耳其应调整与保加利亚的边界。
苏方的条件显而易见是相当苛刻的。卡尔斯和阿尔达汉原系土耳其帝国领土, 19 世纪时割让与沙俄, 1921 年苏俄与土订立的《苏土条约》及亚
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 3 个苏维埃共和国与土耳其订立的《卡尔斯条约》中已明确解决该两地的归属问题,苏联此时翻出历史旧帐,显有惩罚土耳其之意。至于监管海峡与在海峡建立海军基地的要求则更侵犯了土耳其的切身利益,土政府断然拒绝了苏方的要求,此后双方均开动宣传机器,相互进行攻击。苏联直接支持土耳其境内的民族分离主义分子进行反政府的活动,而土耳其方面则由传统上的恐俄情绪转为激烈的反苏情绪,两国关系日趋恶化。
美英在此关键时刻也不再保持沉默,尽管在战争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曾向斯大林表示过,苏联要求拥有地中海通道是“合乎情理的”。但到战争临近结束时,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美英已决定不让苏联染指地中海区域, 在 1945 年 7 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改变了对黑海海峡的立场。针对 6 月 7
日苏联对土的照会,美国在 11 月 2 日就修改《蒙特勒海峡公约》,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其要点为:
-
海峡应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的商船都开放;
-
在任何时候对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都开放;
-
除非得到黑海沿岸国家或联合国的允许,否则海峡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对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开放。
英国对此立即表示赞同,土耳其也认为原则上可以接受作为谈判的条件。
然而苏联却不予赞同,并于 1946 年 8 月 8 日再次照会土耳其、美国和英国,重申共管海峡和在海峡地区建立海军基地的要求。此后又以军事演习为由,在苏土边界集结重兵,试图迫使土耳其就范。苏联的举动引起美英诸国的强烈反响,土耳其政府发出求援的请求。美国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分别进行紧急磋商,并就此向杜鲁门提出了备忘录,一致认为苏联的意图在于控制土耳其,而“土耳其本身是东地中海和中东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如果苏联一旦得手,则美国必将难以阻止苏联向近中东地区渗透。经与英国磋商。美英两国决定采取强硬立场,共同支持土耳其抵制苏联的要求;美国军方还建议政府允许土耳其购买美国军火,对土进行军事技术援助。8 月 19 日,美国对苏发出照会,重申 1945 年 11 月 2 日照会的立场,并指出,美国坚决认为土耳其应是海峡防御的主要承担者,任何对海峡的攻击都将受到联合国安
理会的过问。8 月 21 日,英国也发出了一份类似的照会。美英的态度无疑撑起了土耳其的腰杆,8 月 22 日,土耳其政储拒绝了苏联所提出的有关海峡的要求。9 月,美国派遣“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率 7 艘战舰组成特遣舰队驶入东地中海水域,以示对土耳其的声援,随即又向土耳其提供了 2500 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土耳其军队的装备建设。
由于美英的强硬态度,苏联对土耳其的压力遂被顶了回去。苏土之间的这一场危机,不仅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反而使美国趁机将伸入这一地区: 不仅取代英国成为土耳其的头号“保护者”,而且在东西方冷战局面最终形成时,把土耳其纳入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之中,使它成为“巴格达条约组织” 和北约的重要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了保障盟国间交通运输线的畅通, 1941 年 8 月 25 日,苏英联合决定,由苏军占领伊朗北部,
英国占领伊朗南部。苏联方面声称此举系依据 1921 年苏伊条约第六条所采取的行动,即如果第三国企图把伊朗变成反苏军事基地,则苏军为了自卫可进驻伊朗境内。而实际上苏英双方所遵循的仍是 1907 年英俄协议对双方在伊朗势力范围的划定。1942 年 1 月,苏英伊三国在德黑兰订立同盟条约,规定苏英两国军队应在战争结束后 6 个月内撤军。同年 10 月,美国成立“波斯湾后
勤司令部”,也派遣后勤供应部队进驻伊朗。在 1943 年底举行的德黑兰会议
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均对撤军问题和维护伊朗独立作了保证 1946 年 1 月, 伊朗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出控诉,指责苏联违背条约,制造伊朗内部分裂。苏联代表则辩解称,撤军问题可以谈判,而阿塞拜疆人和库尔德人的分离活动则纯属伊朗内政,与苏联无关。同时在苏联的压力下,伊朗也不再坚持其对联合国提出的申诉。美英方面自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表示,如有必要,美国将动用军事手段。杜鲁门则致函斯大林,措词强硬地表达了美国的态度。美国政府还声称,美国在一旦需要的情况下,将到联合国去提出苏军撤出伊朗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苏联才终于退却。 1946
年 4 月 4
日,苏伊双方经过私下谈判,达成了苏军撤离的协议,条件是伊朗允诺将其北部的石油开采权长期租让给苏联。5 月 6 日,苏军全部撤离后,伊朗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完全控制了北部的局势。 1947 年,新选出的伊朗议会又否决了苏伊联合开采伊朗北部油田的协议。于是美国顾问和美国公司携带着武器与设备堂而皇之地开进伊朗,此时苏联除了表示抗议和警告外,已经无可奈何。在伊朗危机中,苏联遭到了失败,英国也没捞到多大的好处, 只有美国后来居上,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