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国的分裂
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是困扰着战后初期盟国关系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并最终导致东西方之间的激烈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按照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协议,美英法苏对德实行分区占领,地处苏占区内的柏林,亦按此原则由四国分区占领。
德国问题是大国纷争的晴雨表。最初在盟国间引起分歧的是德国的赔偿问题。1945 年 7 月,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重申了对德索赔的要求,即德国须支付 200 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苏联应得到其中的 100 亿美元。这项要求遭到美国的反对,最后波茨坦协定对赔偿问题只是确定了赔偿原则,而未作具体数额规定。据此,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后都有权从各自的占领区内获取赔偿。苏联除了可从本占领区获得 75%的赔偿之外,还可从西占区获取 25%工业设备的赔偿。因此,苏联不仅从本占领区拆迁工业设备,还催促西占区如期向苏占区提供赔偿物资。西占区三国中,除法国仍然坚持对德索赔的态度之外, 美英两国对德政策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美国,其对德国政策已从战时曾提出严厉宰割德的“摩根索计划”演变到扶植和振兴德国经济的政策, 把复兴德国经济作为稳定西欧、争夺中欧的欧洲战略的重要环节。对英国而言,一个经济上比较繁荣稳定的德国无疑会有利于英国在欧洲大陆搞平衡的目标。
1946 年初,美驻德副长官克莱将军曾派专人调查德国工业水平,得出的结论为,要提高德国的工业水平,首先必须减少或停止赔偿。因此,美国认为,苏联严厉的索赔政策乃是德国经济复兴的最大障碍,因而不能听任苏联为所欲为,遂于 1946 年 5 月 3 日中止自美占区支付对苏赔偿。政策与目标的分歧,使得美苏两家在德国问题上无法奉行一项共同的政策。根据波茨坦协定,美英苏三国外长将就德国问题定期举行会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待符合此项目的之德国政府成立时,由该政府予以接受。”战后初期,从 1945
年 9 月战争结束至 1946 年 6 月,美英苏三国,后加上法国,四国外长先后在
伦敦、巴黎和莫斯科举行了 5 次会议,以美英法为一方,和以苏联为一方, 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和斗争,每次会议都难以达成共识,要么搁浅,要么失败。这是由于双方的立场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美英认为,必须首先实行占领区的经济统一,反之,占领区的经济必将陷入混乱状态。苏主张,要解决包括经济在内的任何问题,唯有先实现“政治统一”,即首先建立全德中央政府。事实上,“经济统一”也好,“政治统一”也罢,孰先孰后,只是一个政策问题,其实质是对德国的控制和争夺。美国害怕“政治统一”后的德国,将会落在苏联控制之下,从而危及西欧的团结,因此,宁可让德国分裂,也要保住西欧的统一。而苏联则担心在对“经济统一”后的德国的争夺中,美英凭借经济优势而将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它不怕欧洲分裂,担心的倒是德国的分裂。
1946 年 3 月 6 日,美国国务院将驻德军事长官的政治顾问墨菲的一份担心德国落入苏联手中的电报转给苏联问题专家凯南,后者随即就此提出了当时可供选择的两种方案,或是“依靠隔绝东部的渗透和依靠与国际化的西欧合为一体,而不是靠并入统一的德国来抢救德国的西部占领区。”为了长远的政治利益,美国当然选择后者。同年 9 月,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的一次演说中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同意从德国索取多于波茨坦所
规定的赔偿,”声称“不能让德国成为任何一个强国的卫星国。”这一说法使美国在分裂德国方面大大地跨出了一步。同年 12 月,根据贝尔纳斯的建议,美英两国订立《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使两个占领区合并为一个经济单位。 1947 年 5 月,美英又策划成立了法兰克福经济委员会, 该委员会名曰经济,而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政府职能,美国已在单纯的“经济统一”的旗号下,悄悄地塞进了政治统一的内容。苏联方面亦非束手观望,他们针锋相对,于 6 月初在苏占区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该年年底还在柏林召开争取统一和公正和约的德国人民代表大会。1947 年正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出台之年,美苏冷战的局势趋于明朗,苏联在 9 月成立共产党情报局,并明确提出“两大阵营”的概念,此后德国便成为两大国角逐的主要场所。德国分裂的局势已不可逆转。
1948 年 2 月至 6 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谈,中心议题
是协调西方各国对德政策,并准备筹组西德政府。苏联对此表示抗议,于 3 月 20 日宣布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4 月,苏又决定对通过苏占区前往柏林的西方人员、车辆实施检查和其他交通限制,双方关系趋于紧张。6 月 7
日,西方大国发表了《伦敦协议》,其中包括决定于 1948 年 9 月 1 日召开西
占区制宪会议, 1949 年成立西德政府和国际管制鲁尔等 12 个文件。6 月
18 日至 27 日,美英法占领当局先后颁布《货币法》、《发行法》和《兑换法》3 个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的法令,决定发行“B 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
《伦敦协议》和西占区币制改革标志着西方各国政治、经济诸方面完成了分裂德国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引发了战后历史上第一次柏林危机。
6 月 19 日,苏联占领当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把西占区的新货币带进苏占区和柏林。22 日,又宣布决定在东占区和柏林发行新币“D 记马克”。23 日,苏、波、捷、匈、南、保、阿八国外长与国防部长会商于华沙,发表联合国公报谴责西方违反雅尔塔和彼茨坦协定,分裂德国。当天,苏占领当局以技术性困难为由,关闭了柏林与西占区的铁路交通;8 月 4 日,又停止了公路与水路交通。柏林西占区居住有 250 万居民,当时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瓦砾堆的柏林遭到全面的封锁。西方国家对此反应强烈,东西方关系处于空前紧张状态。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声明,表示西方国家是按盟国协议规定的权利留驻柏林的。美驻德军事副长官克莱将军认为柏林的局势影响美国的威信,在完全没有得到国务院和美国军方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擅自采取行动,要求驻德美空军司令李梅将军利用“空中走廊”进行空运。6 月 25 日, 杜鲁门召集亲信紧急磋商。次日,杜鲁门命令“把临时的空运改成大规模、有组织的空运,而且把驻欧美军司令部手头掌握的每一架飞机都一定要投进去。”7 月下旬,美又决定派 60 架 B29 型“超级空中堡垒”以执行例行飞行任务为由飞抵英国,在那里建立战略空军基地,以显示实力。7 月底,美英当局宣布实施对东占区的反封锁,停止经西占区往返东占区的货运。另一方面,三国驻苏外交官又开展紧张的外交活动,与苏联领导人进行一系列会谈, 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但未能取得任何结果。此后西方大国于 9 月将柏林危机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于是苏联便使用否决权,使安理会偏向西方观点的提案未获通过,事态遂更陷僵局。
10 月 15 日,美英方面正式成立了联合空中补给线小组,由曾在二战期间指挥“驼峰”运输的特纳将军出任总指挥。参加空运的有美、英空军,英国民航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空军的数百架运输机,自 1948 年 6 月 26
日第一架 C—47 型运输机飞抵柏林到 1949 年 5 月 12 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
往返飞机 19.5 万架次,运送各类物资 158 万吨,成为世界航空史上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空运。
在政治上,双方加紧了对柏林市政大权的争夺。 1948 年 11 月 30 日,
东柏林选出统一社会党人埃伯特为市长。 12 月 5 日,西柏林选出社会民主党人路透为市长。柏林一分为二,东西柏林分别有了各自的市长、立法机构和货币。
1949 年初,苏联改变了方针。1 月 27 日,斯大林在回答美国记者史密斯提问时,首先发出了和解的信号,他声明苏联并无打算向他国作战,苏愿意谈判裁军;只要西方国家同意解除反封锁,并推迟成立西德政府,苏联准备解除柏林封锁。2 月 2 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通过新闻界对斯大林的谈话表示响应。于是美苏驻联合国代表杰塞普和马立克在各自政府的授意下,进行了秘密会谈,最终同意重开四国外长会议。5 月 5 日,四国同时发表了解除德国各占领区和东西柏林间封锁与反封锁的公报。5 月 13 日,封锁与反封锁结束。5 月 25 日,四国外长会议在巴黎召开。第一次柏林危机终告平息。然而东西两个德国的建立已势所必然。
1949 年 8 月 20 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接着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也于 10 月 7 日诞生,至此德国遂最终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