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支美国地面部队踏上朝鲜国土
1950 年 6 月 30 日。 日本九州岛伍德兵营。
美国驻日本第 24 师 21 团 1 营营长查尔斯·布雷福德·史密斯中校被妻子从睡梦中唤醒。这些天来,驻日美军已处于戒备状态,史密斯连续几天通宵没睡,被妻子叫醒,一肚子不高兴,当妻子告诉他,团长理查德·斯蒂芬斯要他接电话时,他只好从床上爬起来。
斯蒂芬斯团长的话语简练明确:“穿上衣服,立即到指挥所。”史密斯瞥一眼手表,9 时整。
34 岁的史密斯一边套衣服,一边回想起上一次突然接到命令时的情景。
那天是 1941 年 11 月 7 日,史密斯从西点军校毕业才两年,就指挥驻扎在夏威夷的斯科菲尔德兵营第 35 步兵团的 D 连。日本人袭击珍珠港之际,他接到紧急命令,在巴伯斯角构筑阵地,击退日本人可能发动的入侵。从此,史密斯作为第 25 师的一名步兵军官参加南太平洋作战直到战争结束。
在团指挥所里,斯蒂芬斯上校郑重其事地向史密斯下达了命令。由他率领首批美国作战部队进入朝鲜。他的 B 连和 C 连出发到 75 英里外的板付空军基地,然后乘飞机立刻进入朝鲜。师长威廉·迪安将军在板付迎候并向他们下达指令。
史密斯冷静地估计了部队的状况,他的几个步兵排还缺员。当他反映这一情况时,斯蒂芬斯说,可以从第 3 营抽调。
凌晨 3 时,史密斯和他的军官以及军士们从营房集合起 443 名士兵,全部人员携带枪支和野战装备,乘坐卡车,冒着滂沱大雨沿着漆黑的日本公路向板付隆隆驶去。
史密斯不知去朝鲜执行什么任务,但是他知道,他率领的这支部队小得可怜,武器落后。全营共辖两个缺员的步兵连,和主要由炊事员、文书、及参谋组成的约半个连人数的营部;一个拥有 4 门 75 毫米无后座力炮和 4 门
4.2 英寸迫击炮排。另外 B 连、C 连还配有 6 门无后座力炮和 6 门 60 毫米迫击炮。每个士兵携带 M—1 型步枪一支,0.30 口径的子弹 120 发和 2 天的听装日用口粮。
大约三分之一的军官曾参加过欧洲或太平洋作战,半数的军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兵,但是并非个个都经历过战斗。实际上, 443 名士兵
中约 75 人曾在战场上见过敌人,大多数都是 20 上下没有实战经验的小伙子。
从伍德兵营到板付的 75 英里路程,史密斯的部队费了 5 个小时才走完。路上大雨不停,士兵们从车上爬下来时,个个都淋得透湿。迎候的威廉·迪安将军给史密斯下达了命令:
你到达釜山以后,就向大田进发。我们打算在釜山附近或较远的地方截住北朝鲜人。封锁主要公路,越靠北越好,与已在朝鲜的先遣队队长丘奇将军取得联系。如果找不到他,你就去大田,如果可以,就继续向北开进。很抱歉,我没有再多的情况可说。我就知道这么多。祝你走运,上帝保佑你和你的士 6 架 C—54 运输机供他们使用。史密斯到达后不到 40 分钟,第一架装载完毕,并立即升空。几分钟后第二架起飞,但这两架飞机飞临釜山时,因为雾太大,无法降落,只得返回日本。后来天空放晴,上午 11 时左右,第一支美国战斗部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此时是 1950 年 7 月 1 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的第 6 天。
7 月 2 日上午,疲惫不堪的史密斯特遣队到达了大田。他们手里提着沉甸甸的背囊走下列车,又奉命北上,在指定地点展开并阻止北朝鲜人民军的进攻。
正当史密斯特遣队向北运动之际,威廉·迪安将军在大田设立了自己的司令部,为他的部队到达作准备。
7 月 4 日,星斯二,也就是史密斯特遣队开进的第四天,疲惫不堪的部
队在乌山下了火车,又坐上征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朝鲜卡车。第 24 师第 52 野
炮营的 108 名先遣队士名,携带 6 门 105 毫米榴弹炮、 73 辆车,乘坐海军的小型舰艇匆匆地赶到朝鲜,然后坐卡车和火车北进。他们的到来使史密斯异常惊喜,炮兵部队由乔治·巴恩准将率领,尽管他的军阶高出一级,但依然归史密斯中校指挥。
特遣队决定趁着黄昏向北进发,但是由于人生地不熟,遇到不少麻烦,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整整花了 5 天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
月 5 日,星期三,天刚亮, 540 名美军士兵已经在阻击阵地上就位。史密斯原来的特遣队得到炮兵部队的加强。大雨如注,士兵们或蜷缩在泥泞狭长的战壕里,或躲在树后,嘴里嚼着冰冷的口粮,等待着北朝鲜人的“光临”。7 时左右,史密斯首先发现北朝鲜人民军的坦克,从水原方向沿公路奔来,不到半小时,前方观察哨报来更为具体的情况,一支由 8 辆坦克组成的纵队正缓慢地向阵地逼近。
-
时左右,前方观察所用无线电向炮兵发出了开火命令,但头几发炮弹打偏了。
第一批坦克冲下公路,奔向炮兵阵地,履带碾断了连接榴弹炮阵地与步兵阵地的野战电话线。无线电台又由于受潮发生故障而无法使用,只能靠吉普车上的电台进行联系。4 辆一组的坦克接连不断地驶来,美军的任何火力都无法阻挡。到上午 9 时,已有 33 辆坦克越过步兵阵地,它们的火力毙伤美
军 20 人。
到上午 10 时 15 分,最后一辆坦克越过炮兵阵地。至此,总共有 40 辆坦克通过,两小时之后,史密斯认识到,他的处境岌岌可危,固守阵地的结果将使他的士兵必死无疑。他后来说:“当时已是毫无希望,伤亡惨重,联络中断,缺乏交通工具,弹药耗尽,北朝鲜人的坦克就在背后。在这种情况下, 我面临抉择,何去何从?是与阵地共存亡,还是设法带领余部突围?我至多还能坚持 1 个小时,然后就会全军覆没。我选择了突围,希望保全性命,来日再战。”
初步交手,史密斯特遣队差点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