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队财务保障过程
军队财务保障过程是指完成财务保障任务的一般程序。军队将筹集到的经费在军队内部进行再分配,供应给各部队;各部队用供应的经费,通过交换,获取军用品和民用品,以保障军队作战和建设需要。财务保障过程主要有经费筹集、分配、监督、清理和结算等环节。
(一)经费筹集
经费筹集,是指按照军事消费计划获取经费的活动。筹集经费,是军队财务保障的第一个环节。因为只有筹集到经费,才谈得上供应和使用,军事潜力才能转化为军事实力。早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军事家就认识到筹集经费和物资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孙腹认为,战争必须事备而后动;尉缭子强调,军需备足,治市聚财,攻守如愿;左宗棠则说,“筹晌难于筹兵”; 李鸿章主张,凡欲用兵,必先足饱。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为军事力量的重要象征。佛罗伦萨的政治家科罗·马基雅弗利说:谁的荷包里钱富裕, 谁就能打胜仗;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曾宣称:既然钱是战争的动脉,那就非把钱敛到手里不可;17 世纪的奥地利将军赖蒙德·蒙特库科利则声称:要打胜仗有三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是钱,第二是更多的钱,第三是更多更多的钱。这些说法虽不免偏颇,但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费在资本主义国家军事活动中的重要性。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高技术常规武器的普遍使用,战争成本急剧上升,耗资巨大,以致于连美国这样的头号经济强国在海湾战争中也不得不通过四处“化缘”来筹集战争经费,保障作战需要。
筹集经费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军费预算取得国家财政拨款。美国的国防预算草案一般由国防部预算局根据军事发展战略、国际局势变化和资源资金等情况制定,由总统认可并提交国会讨论批准后产生法律效力,然后按部门或按项目拨给部队。原苏联军费开支由政府制定预算时提出,经最高苏维埃在
通过国家预算法案时审定批准,然后逐次分配到部队。日军由防卫厅编制年度军费概算,报送大藏胄,大藏省与防卫厅反复协商后编制军费预算草案报国会审议批准即产生法律效力,然后拨付部队。中国军队的军费开支计划, 由国家财政部根据军队提出的年度计划制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批准后,纳入国家财政支出计划,井按批准的指标划拨给军队。可见,不同国家取得国家财政拨款的程序大致是相同的,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制定预算草案过程、批准过程和执行过程。国家财政拨款由军队内部的各级财务部门进行再分配后,经费便到达了各用款单位和部门,经过必要的交换,最后进入军事消费。
除国家拨款外,筹集经费还有取之于己、取之于敌等途径。海湾战争中, 美国放下“金元帝国”的架子,向国内外筹集战争经费的行动,改变了过去以国内筹集战费为主的模式,反映了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经费筹集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然而,不论通过何种途径筹集经费,都要从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出发,符合国家经济政策,服从国家财力可能,有利于实现军队战略意图和发展需要。
(二)经费分配
经费分配,就是将国家财政分配的军费及自筹的经费在各军兵种之间、各部队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项需要之间,进行多层次的分割、占有和支配的过程。分配是军队财务的重要职能,是实施经费保障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费分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保障作用,即通过经费供应,满足保障对象的需求;二是调节作用,即根据军队需求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经费分配结构,妥善处理财务保障中出现的供求矛盾;三是综合平衡作用,即根据军队各方面的需要和财力的可能,分清主次缓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使任务需求与财力可能达到综合平衡。
军队经费分配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实现的。这些手段既是军队财务日常工作的具体表现,又是财务分配活动不可缺少的程序和方法。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结果,把不同层次的经费分配恰如其分地予以落实,以满足军队各项事业的需要。主要有以下手段:
1、预决算手段
财务预算通常是指单位年度经费开支计划。军队各级财务预算以及各种专项预算是实施军队经费分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它和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相适应。预算按规定的科目和各种费用的性质以及财权隶属关系分别制定,由后勤财务部门审查汇总。监督执行。决算是指经一定程序批准的军队各单位按照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编制的会计报告,它反映军队经费分配和使用的结果,一般包括军费年度总决算、专项管理经费决算、实报实销经费决算、定额分配经费决算和标准领报经费决算,等等。顶决算手段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法制性和系统性,对其他分配手段具有规范、指导和决定作用。
2、交、拨款手段
交、拨款手段是军队经费请领、调拨和搞好经费调度与调剂平衡的重要形式,是军队财务的经常性业务。交款的内容主要有:各部队所属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有关规定或承包协议直接上交后勤财务部门的利润,各部队后勤财务部门按管理制度上交的预算外收入,按财经纪律应上交的利息及罚没收入,战时按规定应上交的货币、金银,等等。拨款的内容主要有:各部队自
上而下的逐级经常费拨款,基本建设费拨款,各项事业费拨款,作战费拨款, 生产经营投资拨款,等等。
3、借,贷款手段
借款是指下级向上级或企业向军队主管部门取得经费的一种形式,主要有企业借款、农场借款、事业部门借款、个人借款等;贷款是指银行或上级向下级及其所属企业供应经费的一种形式,主要有基本建设贷款、投资贷款, 农场贷款、企业贷款等,借、贷款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灵活性、有偿性、周转性等特点,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4、报销、核销手段
报销与核销是军队财务会计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报销是指对借人、预借或上级预拨的款项,在开支后将收支情况编列决算或结算支出,向财务部门或上级机关申请核销的方式。它主要包括借款人向财务部门的报销,事业部门向财务部门的报销,下级财务部门向上级财务部门的报销等。核销是指对经费支出进行审核批准,解除债权、债务关系的方式。通常指财务部门对报销人所持经费开支凭证进行审核,确认开支的合法性,并据以解除预借款或预拨款的债权、债务关系。报销、核销手段政策性强,工作量大,要求严格,是保证分配合理、合法的重要环节。
5、追加、追减手段
追加和追减是指由于政策变化或特殊原因,必须增加或减少原核定的收入或支出的形式。军队各种预算追加收入,必须有正当理由,利于创收单位的自我发展,并建立在开源的基础之上;追加支出,必须是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项目,有确定的经费来源,并通过严格的审查。追减收入后,原则上需要相应地追减支出;而追减支出后,也需要相应地调整事业计划。
6、调节平衡手段
军队经费分配在军队内部形成各种关系和比例。在军队建设事业发展中,随着经费分配数量和方向的变化,这些关系和比例就会改变结构,并向优化的方向发展。调节平衡手段就是通过财务收支活动,改变各部队、各部门、各企业经费占有份额,以达到调整经费分配数量和结构之目的。调节平衡是在发现分配数量或方向在实践中出现偏差时,自觉进行校正,有目的地进行调剂的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再分配。调节平衡的具体方法,有预算划转、预算调整、动用预备费、调节企业资金、调整经费标准等。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军事消费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军队经费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军费分配结构,适量压缩人事费用,逐步增加采购、研制等项目的投资,精简常规军备,发展新的军兵种和高新武器系统。
财务保障过程还包括经费的管理与监督等环节,由于有关内容在前一节已作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财务保障活动中,经费的筹集、分配、管理与监督等几个环节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保障过程。该过程循环往复,形成财务保障活动, 从而完成财务保障任务。但这只是财务保障的一般程序,在实际保障活动中, 几个环节的活动同时进行和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情况是存在的。因此,在实施财务保障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可拘泥于一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