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队现代化建设后勤保障基本特点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保障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战略环境下进行的,具有显著的特点。了解和把握军队现代化建设后勤保障的特点,是有效地进行后勤保障的前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后勤保障,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保障环境相对稳定
自 80 年代以来,虽然世界上热点地区冲突不断,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
势趋于缓和。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俄建立“和平伙伴”关系,使持续了几十年的冷战“寿终正寝”。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从国内来说,全国人民正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从外部而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周边环境比较稳定。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 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但本世纪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到了下一世纪, 和平力量发展了,世界大战就更不容易打起来;如果搞得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198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指导思想实行了战略性转变,走上了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不言而喻,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保障也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过去,为了适应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需要,后勤工作以做好全面战争的临战准备为重点,将相当部分的财力、物力用于战场建设和物资储备等直接的战争准备上,后勤保障活动一直在准战争状态下进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以后,后勤工作也由保障全面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保障军队建设的轨道上来,并把保障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后勤工作的中心任务。相对和平的保障环境,为做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新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我们心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适应新的环境,加快后勤改革和建设步伐,尽可能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保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保障任务繁重艰巨
从根本上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后勤保障不仅要满足和平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而且要满足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潜在需要。因此,保障任务繁重艰巨。
首先,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后勤保障的中心工作,任务十分
繁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前,中国国防科技的总体水平不高,武器装备还不够先进,官兵的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文化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也不够高,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这表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点较低,基础较差。要使现代化程度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既需要很长时间,又需要大量经费。因此,军队现代化建设后勤保障的任务必然十分艰巨。尤其是当前,军队后勤在基础较差、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保障难度就更大。
其次,军队后勤在重点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后勤准备。既不能只强调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保障,而忽视后勤战备工作,又不能只注重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后勤准备,而置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于不顾。也就是说,军队后勤在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战备状态,二者不能偏废。当前,主要是做好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后勤准备,这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军队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后勤还要做好军队支援地方的各项保障准备。由此可见,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保障任务是何等艰巨。
第三,目前正处于新、旧世纪的交替时期。在新世纪,军队现代化建设将有很大发展,对后勤保障工作有许多新的要求;后勤保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将更趋复杂多样,后勤保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将发生很多变化。这也增大了后勤保障工作的难度。
(三)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军队供需矛盾,就世界范围而言,虽然是一个共性问题,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目前,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不发达。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将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因此,军费紧缺的状况将长期存在。80 年代以来,军费购买力呈下降趋势,军队建设是在“忍耐”中进行的,装备和设施建设处于滑坡状态。进入 90 年代以后,虽然军费逐步增加,实际购买力有所上升, 但是,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低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如果不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军费的增长速度肯定也是有限的。军费供应水平由“维持” 型过渡到“发展”型,还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军队仍然要过“紧日子”。
但是,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发展高技术装备,培养现代军事人才,就必须以雄厚的资金作后盾。经费的保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还应该看到, 由于现代化建设起点较低、差距较大,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军队, 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而实际上,国家对军费的供应水平却很低。由此可见,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大局的新的历史时期,军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这也是军队后勤保障工作长期面临的主要矛盾。
(四)保障方式相对独立
在战争年代,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一切为了前线,军队的需要就是全局的需要。可以说,当时是党政军民一齐搞后勤,一齐做后勤保障工作。现在,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当然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但主要是由国家拨出军费,由军队自己组织后勤保障。这也是军队现
代化建设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军队相对独立地组织后勤保障,而国家拨给军队的经费又远远不能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短期内不能全部“吃皇粮”,因此,军队后勤保障工作还需要坚持“标准加补助”的路子,积极开展适度规模的生产经营, 开源创收,努力提高部队的自补能力,弥补军费之不足。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开展生产经营是搞好军队现代化建设后勤保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独立性也将不断增大。过去一些由国家“包办”的事情,现在要由军队和国家共同完成,甚至由军队自己独立完成;过去一些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办的事情,今后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所需的各种物资均由国家分配;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军队所需的许多物资要由后勤到市场上筹措。因此,军队后勤必须树立“大后勤”观,依托社会办后勤。国家的改革开放释放着增强综合国力的精神能量和物质能量,也为整个军队建设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①要把军队后勤保障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站在社会全局来筹划军队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