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江河水网地区作战后勤保障

(一)江河水网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作战后勤保障的影响

中国的江河水网地区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流域。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有如下特点:河流、沟渠纵横交织,湖泊、他塘星罗棋布;地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天然遮障较少;水田遍地,土质松软,淤泥较深;雨量丰富,地下水位高;气候温暖,空气潮湿;道路较少, 且土路路面窄、质量差,雨天泥泞难行;村镇多,人口密度大,物产富饶,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这些自然地理特点对作战后勤保障有很大影响。有利的方面主要是:水上运输条件好,便于组织水上运输;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利于就地筹措。不利的方面主要是:隐蔽伪装条件差,后勤部署易被河流分割,不便于隐蔽部署后勤力量和后勤防卫,配置地域较难选择;物资易霉烂变质而造成损失, 自然损耗多,管理难度大;疾病发病率较高,伤口易感染,非战斗减员多, 且伤员抢救困难,时效性要求高,卫勤保障任务艰巨;工事强度低,装备易暴露在渡场、水面而遭敌破坏,损坏数量多、程度大,修理任务重;车辆易堵塞,运输效率低,前送后送受限制,陆上交通不便。

(二)江河水网地区作战后勤保障组织实施1、合理部署后勤力量,严密组织后勤防卫

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江河水网地区的作战行动均以主力沿道路、河流实施突击,或重点扼守这些方向和地区。与此相适应,后勤力量应部署在主要道路、水路两侧交通方便的地域,建立一个江河沟通、点线衔接、水陆相连的保障体系。要充分利用丘陵地、高台地、土堤、河堤、村落边缘等地形,疏散、隐蔽地配置后勤机关、部(分)队与库、所,并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构筑后勤掩蔽工事。同时,要严密组织后勤防卫,防止敌人空袭、空降和正面突入之敌的袭击破坏,尽可能确保后勤安全,减少损失。

江河进攻作战,部队通常编成两个梯队,当后勤成一个集团(梯队)部署不便于保障时,通常应成两个集团(梯队)配置于主渡地段之后或侧后便于保障的地域。为紧跟部队保障,后勤前梯队和后梯队应分别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渡过江河后,及时向敌岸转移。前梯队、后梯队转移后,应根据作战需要和敌岸地形情况,成一个集团(梯队)或两个方向重新部署后勤力量, 继续保障部队的作战行动。

2、充分供应渡河器材,加强物资管理

江河水网地区作战,除按需要储备充足的弹药、油料、给养和药品等物资外,尤其要充分筹措和供应部队渡河(江、湖)所需的载运、救生、攀登、车辆防滑与装备绞渡等物资,以及溺水人员替换的被服和装具。

作战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时补充部队所需的各种物资。必要且可能时,可利用船舶开设水上仓库、水上补给站,实施机动供应与补充。

要加强物资管理,搞好防水、防潮措施,防止物资损失,应利用高地、土丘、土堤等地形,构筑物资掩体和仓库。如有丘陵,山地,可构筑坑道式地下仓库。地面存放物资,则应设置平台,垫高堆垛,上面用塑料布包封, 并有排水、通风措施。要严格保管制度,及时检查,保养,勤凉晒、勤擦试, 防止物资霉烂、锈蚀。

3、重视卫生防病,加强水上救护

各级后勤要根据作战地区的疾病发生特点,搞好卫生侦察,及时向部队供应防治疟疾、血吸虫病和肠道传染等疾病的药品,降低发病率,减少非战斗减员,保持部队战斗力。要对部队进行水上救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作战中,要利用船艇建立水上救护组织,配备救生、打捞器材,加强对落水人员的救护。稻田地作战,抢救人员应仔细寻找,防止遗漏伤员。要充分利用水上、陆上、空中多种运输方式和工具,迅速后送伤员,使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治疗。

4、组织技术力量,抢修损坏装备

江河水网地区作战,尤其是江河进攻作战,技术装备损坏多。因此,后勤和技术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搞好装备修理。要在每只船上配备必要的修理工具、零件、绳索和补漏器材,提高船只的自修能力;部分技术力量应配置在渡场,负责修理损坏的船艇、武器和车辆,排除装备故障;并成立水上技术保障组织,实施机动修理。对损坏较轻的船艇、车辆,应实施换件修理, 以提高修理速度;对费工费时且没有修复使用价值的车船,可不予修理,以免劳而无功,浪费技术力量。

5、加强水上运输,搞好水陆联运

江河水网地区作战,各级后勤在搞好汽车运输的同时,必须重视有利的水上运输条件,充分利用部队和地方船只,组织水上运输,搞好水陆联运。要进行现地勘察,掌握江河、湖泊沿岸的地形、道路和通航情况,排除航道障碍,增设必要的航标,动员熟悉当地航道的人员担任领航和水手;选择适宜的船只和码头、渡场,实施小船队、多批次的运输。要在水陆衔接处开设转运站,并加强装卸的组织指挥。除车船外,还应搞好人力、畜力运输,充分发挥各种运力的作用。同时,要搞好运输线的防卫,防止敌人破坏码头、渡场和水陆转运站;必要时,车队、船队应编配武装分队,实行武装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