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军队后勤保障制约因素

军队后勤保障的制约因素,是指在组织后勤保障活动时所受到的限制条件。深入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的制约因素,对于深刻认识军队后勤保障的客观条件和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约后勤保障的客观因素很多,择其要者,主要有战略战术、自然地理、科学技术、后勤保障力量四个方面。

(一)战略战术对后勤保障的制约

战略战术是军事家用以指导战争、战役、战斗的艺术和方法。它是战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众所周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作为物质条件的直接提供者,军队后勤对战略战术的制定将产生重要影响;而战略战术也必定作用于军队后勤,制约着军队后勤的保障活动。虽然“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①,但是在物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战略战术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意义的作用。战略战术对后勤保障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战术规定后勤保障的规模。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是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在军事领域或以军事为手段所进行的对抗活动。军事战略的基本含义, 就是战略指导者基于对军事斗争全局性客观规律的认识,全面计划、部署, 指导平时、战时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运用,以保证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政治目的。军队后勤是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准备全局的一部分。因此,后勤保障的规模必须以军事战略为指导。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大搞军备竞赛。当时,原苏军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200 万人发展到 450 万人。美军在 1950 年 6 月 30 日以后的一年

中,军事人员从 146 万人增加到 325 万人。双方的后勤保障系统也随之膨胀起来,其战勤比都在 40%以上。而到了 60 年代,双方奉行“核战略”政策, 原苏军即减至 350 万人,美军也裁减到 200—250 万人。其后勤保障系统的规模也随之收缩。中国是国土防御型国家,军队是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在后勤保障上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道路,所以后勤保障系统的规模就小得多。从以上事例中不难看出,军队后勤保障系统的规模是由军事战略规定的。

二是战略战术规定着后勤保障力量的运用。战略战术是用兵的艺术,后勤则为这种艺术的表现提供舞台和道具。而“舞台”和“道具”只有适应用兵艺术的需要,才能发挥出“艺术”的应有水平。后勤保障力量的运用,就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6 月出版,第 182 页。

是保证指挥员在军事这个舞台上导演出有声有色的活剧来,所以后勤力量的运用必须符合战略战术的要求。当军事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明确了作战企图、兵力部署、主要作战方向、各部队任务和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以后,后勤就必须根据作战决心组织保障。因为,指挥员的决心既是战略战术的具体体现,又集中反映了后勤保障对象的所在位置、预计行动的方向和范围,以及主次区分等要素。离开这些,后勤保障就失去了目标。当后勤想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时,就必须贯彻“突出重点”的保障原则。在平时,这个“重点”通常指重点发展的部队和重点建设的项目;在战时,通常指作战的主要方向和地区、作战的关键阶段,以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部(分)队等。重点的形成来源于战略战术的运用,重点的转移同样也来源干战略战术思想的转变。

三是战略战术规定着后勤保障方式。后勤保障方式是指后勤为保障对象提供物质条件与进行服务活动所采取的方法与形式。一般来说,保障方式既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的体现,也是战略战术运用的必然结果。奴隶制时代的战术主要是直线运动和肉搏战,后勤保障一般为伴随保障或“因粮于敌”。当热兵器用于战场时,出现了散兵战术,西方军队采用了商人补给、就地取给的保障方式。瑞典在“三十年战争”期间(1618—1648 年),出现了兵站、仓库补给的保障方式。

14 世纪,中国明代的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海上远征时采取了随船补给、途中基地补给和靠岸就地交换等三种补给方式。到了近代,随着战争形态和军事战略的变化,后勤保障方式有了很大发展,从线式补给、平面补给发展到立体补给。这些变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装备的发展结果,也是战略战术思想发展变化的结果。在战术上采取直线运动时,不可能、也不需要采取兵站、仓库补给方式;在主要靠地面取胜的年代, 也不需要采取立体保障的方式。

(二)自然地理对后勤保障的制约

对战争来说,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对战争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战争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对自然地理的研究。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曾经在他的兵法中指出,“凡处军、相敌”,“知天知地,胜乃可全。”①

  1. 世纪,美国的马汉曾通过对地理环境的详尽研究,提出了“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的海权论。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和老一辈军事家们凭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绩。当然,在中外战史上,由于对自然地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导致作战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后勤作为战争的经济支柱,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地理环境对战争既产生积极影响又有制约作用的二重性,对后勤保障的影响更加突出。我们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对后勤保障的制约性的一面,对于组织好军队建设和作战的后勤保障,提高保障效率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然地理对后勤部署的影响

后勤部署是对后勤力量的编组配置和任务区分。部署后勤力量必须有一定的展开地区和地幅。地区和地幅,在军事上称为地域。后勤配置地域的选

① 《武经七书注译》,解放军出版社,1986 年 8 月出版,第 38、第 47 页。

择,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在进攻作战中,后勤配置要适当靠前,并要便于机动;在防御作战中,后勤配置位置可以适当靠后,力求稳定,并要与上下级后勤相衔接,避开敌可能进攻的轴线等等。在这些因素中,自然地理环境始终起着制约作用。因为后勤部署不论采取何种样式,配置地域的幅员大小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缅印边境的那加山脉地区作战,就是因为该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险要,道路构筑十分困难,交通梗阻,后勤配置不当,物资补给中断而吃了败仗。在朝鲜战争中, 1953 年夏季,朝鲜半岛暴雨不断,山洪咆哮,江河横溢,泛滥成灾。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有些后勤部队和部队后勤,由于过分强调靠山、进沟,使临时仓库被冲毁,医院被淹,物资霉烂,损失十分严重,仅主副食的损失就达 169 万多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原苏军实施远东战役时,根据中国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和中苏、中蒙交界地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确定了三种不同形式的配置方案。一是针对西伯利亚铁路附近是无垠无边的原始森林,山峦重叠,几乎没有居民点和道路的特点,方面军与集团军后勤采取重叠配置。如其远东第 1、第 22 方面军后勤地域,基本上都是沿西伯利亚铁路展开。二是由于后贝加尔方面军的部队集结在蒙古的沙漠地带和半沙漠地带,远离铁路、水源,居民地少,因此加大了纵深后勤力量。其后方地区纵深达 1000 余公里,比通常情况下加大 2—3 倍。三是对坦克集团军反常规地划定了后方地域。在今天看来,这几种配置样式并不新鲜,但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采取的这种特殊的保障办法很有效,保障了原苏军远东战役的胜利实施。以上战例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不论自然地理如何险恶,对后勤部署总是利弊兼容、长短并存的,必须认真研究,趋利避害;二是尽管地理环境对后勤部署的影响很大,但这主要靠人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三是在组织后勤保障时,必须根据自然地理特点,灵活运用有关原则和规定。当然,在现代条件下作战,由于工程作业手段越来越先进,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能力也越来越高,有些自然地理环境对后勤部署的制约作用可以得到减弱。

2、自然地理对后勤保障活动的影响

军队后勤保障,有不同层次(战略、战役、战术)、不同军兵种(陆、海、空、二炮等)、不同地域(陆地、海上、太空)和不同专业的保障活动, 牵涉面很广,门类也比较繁杂。但综合分析一下,通常可分为物资供应、卫生救护、技术修理、交通运输四大类,或称四大保障。这四大保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都与自然地理有不解之缘,并受其制约。

对物资供应的影响。军队建设和作战所需物资品种繁多,各具特点。在具体保障过程中,又要通过采购、储存、装卸、分配等环节,各个环节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要求。如物资在储备、保管过程中,温度超过标准,有的物资就可能霉烂变质,有的就可能变形报废。粮食和燃料等消耗率,在寒区作战的人员所需要的热量就比热带的要大得多。据美国海军的一项实验,这项差别可达 20%左右。在雪地作战,难以保障热食。岛屿部队长期生活、战斗在坑道里,生火做饭困难。高原地区水沸时温度较低,必须使用高压锅,才能做熟饭。高原、沙漠、草原地,人烟稀少、物质单一,就地筹措物资较为困难。对于被装供应来说,不同的地理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热带地区作战,需要轻便、透气散热好的服装;寒区作战,又需要有防寒性较好的服装。凡此等等,都给物资供应带来一定困难。

对卫生救护的影响。高原地区由于气压低和缺氧,人员易患高原适应不全症,严重者甚至导致肺水肿。由于缺氧,救治人员行动也很困难,增加了卫生救冶任务的难度。在战争史上,曾有不少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作战部队得不到及时的卫生医疗保障,而使战斗力大大下降甚至导致失败的例子。如 1812 年 6 月拿破仑率军 60 万偷渡尼门河进攻俄国和 1914 年 5 月德军进攻莫斯科,两次进攻都受自然地理限制而遭到惨败。前者,由于法军不习惯大陆性气候的酷暑和用水不便,许多士兵和军马中暑,出现了大量减员;冬季来临时,风雪交加的气候又使其士兵冻伤很多,加上俄国不断进行反攻,拿破仑的 60 万大军损失了 55 万人,最后拿破仑几乎只身逃回巴黎。后者,德

军进攻莫斯科时,受到了酷署和严寒的双重威胁,仅冻伤者就达 11 万人之多。以上战例说明,军事地理与军事医学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因此,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军事医学地理的研究。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作战物资的前送和伤病员的后转,都要通过交通运输这一专业勤务来完成。所以,人们把交通运输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环节, 并在实践中千方百计地维护交通安全,以确保运输畅通。然而,自然地理环境往往制约着交通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高原、沙漠、沼泽、水网稻田等特殊地理条件下,道路修筑困难。即使修起来,道路也崎岖不平,路况难以维护。有的高原地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见天”。中国的青藏公路沿线山高、沟深、坡陡、弯急,仅中南线就有大小山峰 15 座,其中有 2 座是海拔

5000 米以上的高山;有大小河流 45 条,45°以下的急转弯就有 50 多处。唐古拉山地区寒期长、风雪大,车辆在冰雪路上行驶,易产生空转和横滑,制动距离延长。有的地区,夏季时道路翻浆严重,路面凹凸不平;有的地区, 路堑路基特别是半挖半填路基较多,一遇阴雨天气,容易滑坡、坍塌,车辆行驶困难,这些都大大的影响了运输效率。山岳丛林地虽然山多、林密,便于隐蔽、减少伤亡,但雾大,能见度差,弯急坡陡,一不谨慎就容易发生严重事故。铁路运输除较暴露易遭敌破坏外,有些路段经常滑坡、塌方等,阻碍行车。公路、铁路运输是如此,空运和海运也受自然地理的限制。高山峻岭,航线不易开通,恶劣的气候和复杂的水文条件也严重影响着空运和海运效率。同时,交通道路又是敌人破坏的重点。江河虽然是一条重要的运输途径,但受江河走向的限制,有的战区也没有可利用的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经济建设速度加快,交通运输条件将会大大改善,但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这一点却不会改变。

对技术保障的影响。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军队装备的技术性能日趋复杂;而且由于地区的差异,’同类物品的规格、型号并不一致,自然地理条件对装备的技术要求也不相同,这就给技术保障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在 90 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中,沙漠环境给美军武器装备的操作带来了不少障碍,发动机传动装置、转动叶片和许多重型部件磨损严重,有的装备甚至运转失灵,武器系统射击精度降低。热带沙漠的酷热气候使美军电子设备的部件变形,飞机铝壳起泡,攻击机上的干扰吊舱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等装备的处理显示系统过热,从而发生故障。据统计,在“沙漠风暴” 行动的最初几周,美军飞机有近 20 架坠毁,可用率不到 50%;M60 和 M1 主战坦克,由平均故障间隔里程 200—300 公里降至 100—200 公里。由于沙漠地区空中经常弥漫着具有腐蚀性的细沙,因而会使装备维修人员遇到难题。在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时,由于天气炎热,阴雨多变,泥沙堵塞,机枪、炮

闩活动困难;射击猛烈时,火炮漏液、机械损伤,影响打响打连等。总之,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技术保障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加重了技术维修任务,出现一些技术难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可以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对其进行部分改造的,从而使之有利于我、不利于敌。我们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目的,就是要认识它对后勤保障的影响,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工作,更好地“为部队建设和作战服务”。

(三)科学技术对后勤保障的制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军队后勤的保障力。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是通过生产过程,引起生产力的物和人及其组合因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作用于军事领域及后勤领域,并转化为战斗力、保障力。因此,科学技术并不能简单地与战斗力、保障力划等号,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物化”,即科学技术要嵌入武器装备,或者说科学技术物化为武器装备;二是“智化”,就是要使官兵们掌握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三是“匹配”,即人们常说的“人一机”结合,就是使科学技术物化了的武器装备与智化了的人两者有机地、科学地组合起来。在科学技术生成战斗力、保障力的整个链条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后勤保障力和保障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们仅从科学技术“物化”方面的制约性加以说明。

科学技术物化了的后勤装备,是后勤保障赖以实施的物质手段。它作为人手的延长、体力的扩大,在后勤保障各个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后勤保障水平有着巨大意义。然而,由于人们对军队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考虑不够,致使后勤装备不能与作战装备同步发展,这不仅制约着后勤保障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制约着战斗力的发挥。1942 年 12

月 11 日,日军袭击威克岛。鉴于威克岛的重要性,美军决定增援,组织了一

支航母编队,于 12 月 25 日离开珍珠港。但由于补给油船航速只有 12 节,

整个编队的速度只好放慢,12 月 25 日日军占领该岛时,这支编队还在 400

海里以外,增援失败,只好返航。在 1990 年海湾危机期间,德国曾许诺,用德国的防空导弹帮助土耳其对付伊拉克的威胁。但这些导弹运不出去,原因是德国空军的 C—160 运输机太小了,运不了像罗兰导弹那样的庞然大物,最后不得不求助于美国。海湾战争结束后,德国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组织跨国公司,研制新型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解决运输装备的制约问题。这说明,落后的后勤装备不仅制约后勤保障能力,同时也制约着战斗力的发挥,所以必须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对后勤保障的制约作用。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对后勤保障力和保障能力的生成与发展起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是有条件的,它必须经过“物化”、“智化”、“匹配” 三个环节,才能生成或发展为后勤保障力和保障能力。只有科学技术物化了的后勤装备,而无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就好比只有“马”而没有“骑手”。同样,有了先进的后勤装备和“智化”了的人,而不对保障体制编制进行改革,就可能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保障能力也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个环节相互协调,才能促进保障力和保障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反之则互相制约,产生功能内耗,降低保障效果和效益。我们这里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制约因素,就是针对后者而言的。

(四)后勤保障力量对后勤保障的制约

后勤保障力量,泛指用于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的力量,包括内部和外部两

个方面的要素。内部要素主要包括后勤系统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员、经费、物资、设施等;外部要素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和支持战争的潜力。从内部要素来讲,后勤保障人员是后勤保障力量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经费、物资是后勤保障的基本手段,装备和设施是后勤保障活动的载体,或者说是后勤保障活动的劳动资料;从外部要素来说,国家经济实力,其中包括经济动员能力,对后勤保障力量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

后勤保障的程度,一般反映了它的能力大小,而后勤保障能力则以它的后勤保障力力基础,即以拥有的后勤力量为前提。因此,后勤保障能力的大小,从物质方面主要是看后勤力量的强弱。后勤力量强大,就能够为后勤保障提供导演“活剧”的舞台,反之则会制约着后勤保障能力的发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在军队建设和作战过程中,后勤保障供大于求的情况不但在发展中国家没有先例,就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战争机器的需要。

  1. 世纪 40 年代纳粹德国的惨败、日本帝国的无条件投降,以及五六十年代朝鲜战场上美国被迫坐到板门店的谈判桌前和法、美相继被迫在越南的撤退,除了政治、军事因素外,战争资源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冷战结束以后, 尽管战火仍然不断,但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和平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不大可能像冷战期间有些国家那样推行“重军抑民”政策,而把主要注意力转向本国的经济发展上,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应付国际社会日趋严重的挑战。在军队建设上,实行精兵政策,以提高质量为发展目标,压缩国防开支,挤出更多的钱来发展经济。据美国《简氏防务周刊》报导,1992 年全世界军事开支下降的幅度达 15%。中国致力于经济建设,不希望打仗, 军费始终维持在最低水平线上。当然,这必然会影响到后勤保障力量的积聚, 从而也就制约着保障能力的发挥。

后勤保障力量对后勤保障的制约主要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如果后勤保障力量的质量不能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的需要,那么就会全面制约后勤保障能力。后勤保障力量质量的规定性,是指军队后勤保障人员的军事素质、政治素质、文化和专业技术素质、身体素质、作风纪律状况,后勤装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和完好率,以及后勤理论和后勤战略战术的先进程度、后勤保障体制的合理程度,等等。后勤保障力量质量的标准必须以战斗力标准为前提,就是说,后勤力量的质量必须适应战斗力的生成、发展和再生的需要。如果后勤力量的质量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就心然制约后勤保障能力的发挥, 进而影响后勤保障效率和效益。如交通运输工具的质量改善不了,就可能制约保障体制和保障方式的变革。美军凭借自动化、轻便化、集装化等高质量的后勤装备,建立了直达补给体制,不但取消了集团军、军两级供应机构和部分战区支援部队,而且使后勤保障的中间层次减少一半,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效率和效益。而有些国家的军队后勤,时至今日仍然维持着逐级保障的体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后勤保障装备落后。后勤保障力量的质量,不仅仅制约着后勤保障活动本身,同时也影响着部队的作战行动。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现的“礼拜攻势”现象,就是当时后勤力量比较薄弱, 兵站运输线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后方虽有物资,但运不上去,部队只能靠携、运行量作战,一次战役只能打 7 天。针对这种现象,美军采取了“磁性战术”, 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失去了很多致胜的机会,大大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当后勤保障力量的数量不能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的需要时,同样会

全面制约后勤保障能力。军队后勤保障力量数量的规定性,是指军队后勤保障人员、后勤装备、设施和后勤单位以及物资(包括物资的品种)等方面的数量。一定的数量反映着一定的质量。孙子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①美国在60 年代发展战略核武器时就曾提出,只要在数量上能够达到战略导弹 1054

枚、战略轰炸机 400 架,导弹核潜艇 41 艘(每艘能发射导弹 16 枚),就可

以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建立起对原苏联的压倒优势。以后还提出,只要有 600

艘大中型舰艇(包括 15 艘航空母舰),它的海军就可以控制全球 16 个咽喉通道和重要海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苏联针对武器装备的质量在总体上落后于美国的情况,就采取了“如果不拥有质量,那就追求数量”的做法。为同美国争霸,从 70 年中期开始,它不仅

将总兵力一直保持在 430—440 万人的水平上,而且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数量也大大多于美国,有些武器的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倍或数倍。尽管原苏联为此在经济上付出了极大代价,但数量占很大优势的武器装备使其达成了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持均势的目的,一度迫使美国在全球战略上不得不暂时处于守势。以上两例充分说明了数量在军队建设和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同样,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与发展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数量基础上,没有数量的质量是不存在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军队后勤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动员人民群众支援战争,那种“车轮滚滚”的动人场面,曾经达到了“一兵五夫”的水平,后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前方,保证了作战需要。在高技术条件下, 可以用一定的质量代替一定的数量,这种较高的战勤比就会大大下降。但在质量水平与作战对象和作战部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数量弥补一定的质量上的差距,仍然是必要的。在数量上制约后勤保障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制约后勤难以适应军队建设和作战的需要。因后勤保障力量不足而制约作战的事例,在战争史上并不鲜见:

1942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开始时间推迟 10 天;

1944 年白俄罗斯战役,战役发起时间推迟 4 天;

1944 年诺曼底登陆战役,战役开始时间推迟 1 个月;

1941 年秋在克里木,德军第 11 集团军的进攻时间推迟 3 周;

1942 年 7 月在北非和地中海,德军战局失败,隆美尔集团军停止进攻, 转入防御以致尔后退却;

70 年代未到 80 年代,原苏军入侵阿富汗久未控制局面;

80 年代,“两伊”战争久战不决;

⋯⋯

二是制约后勤的持续保障能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原苏军和美军后勤人员的编成和持续作战能力的比较中看到(以 70 年代编制为例):原苏军步兵师

共编 1.33 万人,其中后勤人员 1038 人,占 8%左右;坦克师 1.04 万人,其

中后勤人员 1080 人,占 10%左右,其持续作战能力可达 3—4 天。美军步兵

师共编 1.6 万人,其中后勤人员 2100 人,占 13%左右;机械化师编 1.61 万

人,其中后勤人员为 2300 人,占 14%左右,其持续作战能力可达 7—10 天。美军陆军航空兵后勤学校研究室副主任鲍伯·哈尔德撰文谈及军队的战

勤比时称:现在讲的牙齿主要是冷冰冰的装备,而不是热血男儿身躯构成的。

① 《武经七书注译》,解放军出版社,1986 年 8 月出版,第 14 页。

如果单从人数来讲,尾巴对牙齿的比例的确是在增大。然而若从牙齿对敌人所产生的摧毁力量来看,则现在的尾巴在比例上却比以往战争中缩小了。现在几个兵员运用这类武器产生的火力,比 M1 步枪、30 毫米机枪和手榴弹时代一个营的火力还要强。

要弄清后勤力量这一制约因素,就必须充分注意后勤力量数质量的辩证关系。首先要认清本国军队后勤力量的质量处于什么程度的水平线上。当后勤力量的质量相对落后时,可以通过增大数量来弥补质量上的差距;而当后勤力量的质量占一定优势时,则可以相应地减少数量。在后勤人员编制员额上,首先要防止冗员过多而产生“雪球效应”,同时也要防止人员过少而造成指挥不灵、反应迟钝的“雷龙效应”。

现代高技术兵器使用于战场后,后勤保障任务越来越繁杂和艰巨。首先是专业分工越来越多。据资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只有 160 种专业,50 年代发展到 400 多种,80 年代猛增到 2000 多种。目前在发达国家中, 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分类多达 2000—5000 种。其次是物资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各类物资的技术含量不断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比如,一辆坦克的零部件就有 2 万多个。后勤指挥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都是一种综合力量。后勤力量如果不能综合配套,就必然对后勤保障产生相应的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