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来的教学组织与教学策略

  1. 教学组织的发展趋势

教学组织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简单的个别教学发展到班组教学直至班级授课制的过程。近代工业革命后,班级授课制顺应大规模、高效率培养工业生产者的需要而产生,曾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至今仍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本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班级授课制存在着种种弊端,不断地提出种种批评,抨击班级授课制压抑学生的个性成长,阻滞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此,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出现了种种新的探索。

班级授课制的弊端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呆板的整体划一而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得以公认的;二是忽视人际互动,丧失教学的集体性。班级授课制面向几十名年龄相近但兴趣、志向、性情各不相同的学生, 采取统一的教学内容、方法、进度授课,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无法扶植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当今及未来社会的要求。为此人们对教学组织的个别化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教学组织改革的一股潮流。同时,由于班

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学习形式,容易使人形成一种误解,似乎其弊端源于教学的集体性。其实不然。夸美纽斯在确立班级授课制之时便明确提出班级教学的一个优点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只是在传统教学实践中,这一优势并未能发挥作用,同学之间的人际影响局限于教师的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为集体学习背景中的单独学习,同伴交往能增进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功能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实际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其集体性,反而恰恰是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学习的优势,忽视了课堂上的同学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正因为如此, 在个别化教学盛行的 60 年代,着眼于学生集体中人际互动的人际关系教学流派开始出现,并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两股教改潮流目前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未来的教学组织将体现个别化与人际互动相结合的走向。

最初的个别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对一个或几个学生的个别辅导形式,顺应了个体手工业生产的要求,带有浓厚的以师带徒的色彩,随意性强,难以系统地进行教授。但最突出的优点是有助于实行因材施教。本世纪初复兴的个别化教学并非指狭义的个别辅导式教学,而是指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组织和调整教学进程,以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和思想。■在个别化教学演变过程中各种方式不断出现,而且个别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一阶段通过减少个别差异的范围与程度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调整班级编制或班内小组编制,建立同质性(即学生的学习水平相近)教学班组,开展分层教学,如能力分班与后来出现的能力分组,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第二阶段尝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进程,调整教学步调,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教学单元。这种方式始于 20 年代的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60 年代后不 断 涌 现 各 种 具 体 方 式 , 如 程 序 教 学 , 个 别 处 方 教 学

(IndividuallyPrescribed Instruction),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配合学校组织体制变革的个别辅导教育(Individually Guided Ed-ucation),我国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等。在传统课堂中采取个别化教学措施的掌握学习也属此类。在第三阶段,个别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则将学生的自主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发展学生的独特性为目的,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指导、自我负责和自律达成自我发展,从而将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如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都由学生自己确定,体现出高度的个别化和自主性。个别化教学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成为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个别化教学通常要求较高的教学成本。上述各种方式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也招致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公众最为担心的就是个别化教学容易丧失学习的社会性。而且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结果常常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分化,这种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常常与社会分层相对应,于是旨在促进个体发展的个别化教学却置某些学生于不利处境。但因其能体现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个性的努力,因此个别化教学无疑将继续作为一种教改趋势而发展下去。

个别化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促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教学组织的更新

--教学集体中的人际互动。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在传统教学中几乎是一个空白点,近些年来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人际关系教学流派渊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教学应发挥民主主义的职能,教给学生交流经验、协商解决问题的本领,以促使学生为民主主义社会系统的形成做出贡献。这一流派或者试图以同伴的相互影响组织集体思维,促进学术问题的研究,

同时间接地干预学生的人际行为;或者以改善人际关系、训练社交技巧为目的,在教授社会技能的同时间接地促成学术性成果。前者包括同伴教学、小组研究法等。同伴教学运用导生制原理,由学生配对轮换担当导生开展学习, 彼此促进。西伦的小组教学法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性探讨,将学问研究与社会过程学习融为一体。后者则注重集体活动中的社会过程和情绪体验,并以非批判性的自由学习气氛发挥智力激发作用,如 T 聚会法,也有的直接进行社会技巧训练,如角色扮演教学等。

与人际关系教学流派一脉相承,崛起于七八十年代的合作学习尤其令人瞩目。合作学习也着眼于课堂上的人际互动,试图通过组织合作性的人际交往促成所有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认知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学习中,在讨论各自见解和进行社会性协商的过程中彼此启发,相互激励,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方法,不断地取得进步。研究表明同伴之间围绕学习课题引发并解决认知和价值冲突的交往过程有助于促进儿童发展。合作学习便是利用了同伴交往的激励机制。学习水平差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可以逐渐地掌握教学内容,而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则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在共同讨论的智力激发情境中获取学习的灵感。在合作学习中, 每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他人的学习负责。同伴互助的效应不仅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且学生之间直接的认知和情感交流有助于消除人际偏见,形成建设性的人际氛围,并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 从而全面地增进人格发展。如果说个别化教学通过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的话,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集体性教学方式则通过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人际互动中增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学生面对面的积极的人际交往,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作为主要组织形式,将全班划分成由 2~6 名学业水平、性别、种族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异质性小组,然后设计一系列合作性教学程序,在学习目标、内容、材料、角色、环境、工具、结果等方面建立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真正地发挥人际互动的教学功能。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那么教师对学生的交互作用便以小组学习为中介,有助于淡化班级授课制中师生的单向权威关系,于是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便转变为更多地发挥指导作用。可见合作学习将积极的人际互动引入课堂,充分发挥人际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建设性地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合作性的同伴交往带动师生合作,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忽视人际交往的整体划一格局,构建了新型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组织的更新作出了贡献。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对集体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探讨和有益的尝试,在杭州、南京、无锡等地开展了小组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的小组教学改革一般采取小组学习与全班授课、个体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班授课(或个体自学)、分组学习、组际交流、集体评价环环相扣的教学格局。

如果说个别化教学方式试图以个别化为手段,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特性,体现为个性化的特征的话,那么新型的集体教学方式则试图以人际互动为手段,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侧重培养学生的合群性,

体现为社会化的特征。实际上个性与群性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压抑个性的群性和抛弃群性的个性都无法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个别化教学方式作为对掩盖个性的社会集体性的反抗而体现其进步意义,但在社会互动日趋复杂的今日与明日世界,教导年轻一代学会适应开放型社会的必要性也日益迫切。而集体教学模式则面临着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问题。事实上, 个别化教学发展至今,已意识到个别化与人际交往相结合的必要性,体现出个别化教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普遍的倾向,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人机对话与同学讨论的结合。同时,着眼于人际互动的集体性组织方式也注意将个别化纳人集体交往过程中。例如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强调集体目标和合作过程,而且强调个体责任的重要性,在学习目标、内容、角色、工具、结果等方面鼓励同学之间的分工协作,每个学生都要对小组的成果做出贡献。而且, 进入 80 年代末期后,在合作学习中引入个别化教学开发了综合性策略:小组辅助个别化教学(Team Assited Individualization)和读写一体化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teh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 二者都试图将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同质小组教学及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同时发挥集体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的优势。我国近年来发展的集体教学模式也采取同伴互动、统一授课、个体自学相融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历程,个别化与集体化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即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是推动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变化的主要矛盾。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相适应,个别化与集体组织形式轮换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如果不是简单地将集体理解为湮没个性的整体划一,集体性就与个别化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而是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在课堂教学中缺一不可。个别化侧重于确立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集体性侧重于确立奠基于人际互动之上的学习的共同性(社会性)。而教学既是一种主体认识过程,又是一种集体交往过程,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只能暂时地帮助儿童呈现高水平的认知操作和道德意识,并不能形成稳定的认知能力和价值体系,而缺少了社会性的主体性则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主体性与集体性在教学过程之中缺一不可。而个别化教学与集体性教学方式的发展日趋成熟,二者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对立地统一于个体发展的过程之中。于是,个别化与人际互动的有机融合便成为教学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个别化与人际互动在教学组织中的有机融合将体现为多种具体的组织方式。假如完全的个别化作为教学组织的一个极端,而完全的集体性作为教学组织的另一个极端,那么未来教学组织则存在于这两端之间,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的需要,以及学习环境提供的可能性,采取个别化与人际互动组合的各种方式,以达成促进个体发展的根本目标。

由于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个别化教学正在向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而且人际互动的范围将得到极大的扩展,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话会议等通讯技术向国内外专家请教,与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国家的教师、学生联系,进行广泛的交流。这样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融合的发展前景是极为广阔和诱人的。未来的教学将确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的立体型教学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教学组织的方式将是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 学生可以在家里的计算机终端上学习教师设计的个别化学习单元,然后参与相关课题的课堂讨论或借助计算机的小组交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

可以开展有效的大规模教学,或组织跨学校、跨地区的学术交流,也可以组织小组学习或进行个别化教学;师生可以利用社会的文化设施和通讯网络扩展与深化教和学的内容,扩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学校还将提供各种集体活动,培训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技能⋯⋯可见未来的教学组织将融个体自学、班组讨论、统一授课、远距离通讯交流等方式于一体,贯彻个别化与人际互动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协调发展,造就适应未来开放性社会的新型人才。

  1. 教学策略的未来走向

就教学方式而言,主要有:知识中心主义的强制性教学,注重开发学生智能的启发性教学,以及旨在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整体性互动教学。在教学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相配合,在各自有效范围内发挥作用。对未来的教学策略尚难预测,尤其人工智能及人体科学的新进展对未来教学的巨大影响是今日难以想象的。因此下面仅对未来教学策略发展的特点作初步的分析。总体来看,未来的教学策略将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此为基础着力挖掘每位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绪世界全面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具体来看,未来的教学策略将循着下述的发展轨迹不断地创造明日的教学。

  1. 教会学生学习

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要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为顺应终身教育的要求,在学校中即教会学生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教会学生学习还意味着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即“乐学” 与“会学”的统一。只有学生具有不断探求新知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的学习毅力,坚定不移的学习信心,才能终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不断地提高和发展自我;只有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获取和运用新的知识信息。要真正地使学生从强制性教学中解放出来,“乐学”与“会学”缺一不可。

达成“乐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具体的教学措施包括:创造合作、平等交流的人际气氛,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激发认知兴趣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步入各种探索新知的活动之中;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诱发学生的智力兴奋点;利用各种现代化学习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维活动;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适当的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并辅以相应的教学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等等。在教学组织日益灵活多样,教学技术不断发展,探索人类认知与情感世界日益深入的未来,将会涌现许多新方法用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会学”不仅意味着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也涉及选择学习。学习方法指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般体现。在未来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特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要向学生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进一步指导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般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对贯通各门学科的基本方法进行适当的专门训练,目前国内外已开始的学习指导的尝试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由于信息的迅速膨胀,未来社会将出现

所谓的“选择过剩”现象,为了减轻过量的信息带来的沉重负担,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地选取和检索信息并利用各种工具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成为教育的焦点之一。于是选择学习成为“会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会学”的内涵因此得以丰富和加深。选择学习是学习自治性的充分体现,全面的选择学习涉及到学习目标的择定、学习内容的取舍、学习时间的确定,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等,贯穿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达成学习者的完全自治:“学习他要学习的知识,同时,自愿服从这种选择所带来的任何约束。”获得选择学习的能力是学习的最高目标,也是保征终生学习顺利进行的理想条件。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继承型的,只教给学生人类已知的认识成果,学生学到的往往是落后于时代的陈旧知识。未来的教学方式则以探索型为主,旨在赋予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本领--这才是立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教会学生学习”将不再停留于指导思想层次,将开发各种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1. 开发脑功能,培养创造力

与强调知识中心主义的注入式教学相对应,未来的教学倡导充分挖掘人的智慧潜能,这就涉及到对脑功能的开发,具体体现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有学者提出了“黑箱”教法,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黑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接受、贮存、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大脑功能,由于人们目前对其内部的机制尚不清楚,故称之为“黑箱”。“黑箱”教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提问--观察学生的反应--进一步质疑等环节的循环往复引导学生扩开思路, 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难预测,“黑箱之谜” 一旦揭开,开发人的智慧潜力将取得巨大突破。

研究表明,人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权威人士断言“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竟高达 90%”。现代脑学研究发现,人脑的左半球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人脑的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而且证实人脑许多高级功能都集中在右半球,从而推翻了一度盛行的左脑优势说。古代思维方式体现出朴素的整体综合特点,近代工业革命后偏重左脑型的思维方式,强调理性分析,忽视感性意象和整体领悟,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策略对知识系统性、理论性的偏重,形成传统教学的特点。尽管这种思维方式大大深化了人们的认识,但同时也严重地阻碍言语逻辑思维之外的各种机能的发展,而且抽象思维由于得不到形象思维的辅助,也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创造功能。因此在未来社会,具有形象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右脑思维方式将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由于右脑功能与潜意识和创造灵感的紧密联系,开发大脑潜力就必须重视右脑高级功能的揭示与利用。

近年来,对创造力的研究促使一系列创造技法纷纷涌现,不过能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尚属少数,由戈登等人开发的群辩法是其中的一种尝试。群辩法试图通过加强思维的非理性因素,利用想象、移情、类比等方式诱导学生突破问题解决的常规局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未来教学的又一个焦点。借鉴创造力激发的技法, 在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创造力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①注重直觉思维的培养。创造灵感的产生在长期酝酿和积累之后常常具有突发性。直觉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不必经过逐步分析推进便突然产生顿悟的思维。直觉常常可以导向创造的灵感。帮助学生发展直觉的能力要鼓励学

生进行合理猜测,而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直觉的办法,如类比、联想、逆向思维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予以分析和思考,突破思维定势,提出种种假设和解决方案,从而产生富有创意的思想。当然,创造活动也离不开辐合思维,要经过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二者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完成。

③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群体创造力激发个体的创造力。群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组织有效,鼓励每个成员的求异思维,便有助于发挥智力激发的作用,产生种种新的思路,以最终形成创造性方案。

④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人际气氛以刺激新异思想。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人际气氛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立意创新的保证,创设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要求教师采取启发性教学,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另外利用计算机技术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创造力必须在同时发展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者皆不可偏废。之所以强调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而言,并不意味着忽视辐合思维的发展对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性。

总之,全面开发左、右脑功能,发展学生的智慧能力,培养创造力,是未来教学策略发展的又一重点。

  1. 提高教学的交互性

未来所倡导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学由学习者发起和推动。学习者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提高教学的交互性。提高教学的交互性意味着增进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性存在于学生与环境之间有意义的交流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体现出以教师权威控制为中介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单向线性作用的特点;学生的任务只是继承和掌握过去的历史的知识。而未来的学习观则要求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知,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仅接受环境刺激,而且对环境施加影响。

提高教学的交互性首先要正确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作为权威者而出现,更多的将是承担引路人和促进者的角色,将学生引入各种紧张而富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之中,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积极的思考。体现高度交互性的教学策略原型是古希腊教育思想中的“产婆术”。在此方法中教师让学生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引导学生的思维, 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此教师作为引路人的作用明显地体现出来。同时,在学生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鼓励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充分发挥同伴交往的积极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效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为提高教学交互性提供了积极的人际气氛。

个别化是保证教学高度交互性的有效方式。当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学术志向、学习兴趣、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个性特点并采取适应性的教学措施时,学生的学习将是最有效的。开发个别化教学策略及个性化教学策略是未来教学策略发展的又一特点。

而且,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为实施高质量的交互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现代化教育技术如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

进程,而且具有高度分化性的教育软件为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甚至选择学习目标提供了可能。同时计算机信息输出方式的多样性(文字、图像、彩色图像、动画、声音等)生动地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学习机会,为学生创造了发展各自学习方式的条件。有些计算机模拟程序是由学生采取主动而开始交流的,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起学习,选择各自的学习进程。可见双向式电子学习是提高教学交互性的有效途径。未来人机对话的发展将以高度的个人化方式开发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软件,朝着适应学生不同学习方式、个性特点的方向发展。

  1. 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是封闭式的,固守于某一学科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掌握静态不变的知识,教学方式多采用注入式教学;而且局限于课堂,脱离现实生活,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情境,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种静态、闭锁的教学方式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必须予以改变,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开放性的动态模式。

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首先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其次以动态的观点开展教学过程,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增强教学对变革的适应力;再次, 向学生的探究学习开放,以探究学习方式取代继承学习方式。而这不同层次的含义在教学实践之中又是紧紧交织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

增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而未来社会的迅速变革的特征则使其显得尤为重要。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出“象牙塔”,面对纷繁变幻的世界,即便“满腹经纶”,仍免不了不知所措--因为外面的世界与书本知识毕竟大不相同,而社会变化的加速则加大了这种差异。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人们已开始探讨如何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美国 90 年代在中小学开展了一场教学革命--“真实性学习”(Authentil Learntng)运动。真实性学习的宗旨便在于向学生呈现并促其掌握反映真实生活的情境。在这种学习中,学生的任务不是听课、记笔记、参加考试,而是和同学一起研讨真实问题,搜录原始资料,共同分析、讨论、评估真实材料,达成自己的理解和评论。例如对历史问题要学生自己去“写”历史,而不是“读”历史。弗雷德·纽曼等人提出了真实性教学的三个标准:一是由学生构建意义和创造知识;二是学生通过有组织的探究去构建意义;三是学生达成超越学校中学习成功的具有真正价值和意义的学习成果。可见教学的真实性不仅体现在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用性上,而且体现在学生自己探究新知的学习方式中。同时,学生的探索多是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的,如引起了人们关注的各种国际问题、社会问题等, 因此与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是密切相关的。

正是由于倡导教学对社会变化的开放和适应就必须采取动态的观点组织教学过程,事先预定的教学模式便失去了效用。在此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弹性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做”、“写”历史(而不是“谈”历史) 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与组织都不是完全事先预定不变的,而要随着学习进程的开展不断予以调整。但这并不是说教学是自由的,可以随意开展的, 预先的教学设计当然是必要的,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不能将原有的教学设计固定化。开放性教学的宗旨在于以开放的教学培养具有开放心灵的学生,确定性的知识细节本身并不重

要,重要的是养成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对新知识和新的机遇开放,才能适应变革社会的需要。根据教学过程的系统观,我们对未来教学组织与教学策略的探讨是置于

教学过程论模式这一整体框架之中进行的。而且侧重分析发展的趋势,把握教学的未来走向,并不拘泥于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因为未来的教学将是丰富多彩的,将随着我们的探索与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因此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这样才能把握未来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