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就是教育理想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往往会提出各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而教育理想通过教育目的的历史变革越来越明朗化,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努力探求。毋庸置疑,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相当大的)差距。正由于这种差距的客观存在,教育理想的确立更为可贵,因为它为人们指出前进的方向。教育理想不是凭空设立的,它是在对教育现实的不断反思和调整中逐步形成的。比如,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有学者提出,教育应该能够教育好每个学生,但教育并不能保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但这并不应成为我们提出教育理想的障碍。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能得到尽其所能的发展,教育不仅指向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指向学生个性和谐、充分的发展,在当今的教育世界,这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目的。从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中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时代和谐发展教育理想的最早提出,到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提倡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 从 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全面发展的主张和实验,到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创立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历经千百年,在当代仍然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从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全人教育”的思想,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和谐发展思想的阐述和实践;从西方人本主义学派对于“分裂的人”的无情批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学会生存》中对培养“完整的人”的论述, 直到 9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的阐述,将人的充分实现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始终没有中止过。正如《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所说,对于教育目标的不断提出,尽管它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但它是对人类探索一个正义、美好世界的一种基本性贡献

也正由于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更体现了教育工作者面临任务的艰巨性,体现了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仍举前面的例子,理想是要教育好每个学生,但现实结果是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要找出造成这一现实结果的原因,也即阻碍教育理想实现的原因,

当然除了有些教育本身不能解决的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外,很大一部分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的浪费、对教育现象的不甚了解、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安排上的不当,等等。找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不断提出理论假设、不断实践、不断验证,最后或验证出已有理论的正误,或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理论这样一种过程,即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逐渐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迁就现实, 降低理想。

超前性教育实验便担负着探索新的理论,实现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理想,既要让教育做到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又为未来教育的理论构建提供依据的使命,这正是它的超前性所在。如,上海市实验学校充分挖掘少年儿童智慧潜力的实验就是其中一例。据研究,人脑正在使用的部分不足其全部潜力的 10%,尚有极大部分闲置,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教育的作用,把这部分巨大的潜力挖掘出来呢?如果可能,那么我们的教育不就能实现最快、最好、最优化的理想了吗?而在传统的情况下,教育往往是一刀切,让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学生都向“中间”看齐,或者只顾及特别好的尖子生而放弃了大多数学生,这都是不利于学生潜能充分发挥的,也不符合教育理想。这里的“充分”既指尽其所能地使每个个体得到发展,也应该指整个学生群体的尽可能发展,是个性和群性的统一发展。为此,实验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在课堂安排上,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大板块,并进行了文理科交汇、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等综合性课程的研究,以最经济、最合理、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教材结构,找出与学生已有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的融汇点,形成最佳的矛盾动力, 推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核心,施行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先行发展抽象思维、超前学习与积极学习等多方面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智慧潜力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也进行了实质性的方法探索⋯⋯等等。通过这一超前性实验,证明智力中等以上的儿童完全可以在 10 年内完成 12 年的学习,而且不仅在认知领域,还在体能、个性品质、道德修养等方面也超过了同龄孩子的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理论上也为如何利用和创设教育条件,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供基础。

但是,超前性教育实验因其立足于时代的特点,它的超前性探索必然又充分反映出教育的现实特点,否则,实验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又是它的现实性所在。如:根据教育预测,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建立, 只要家校联网,学生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就可以上课,教室搬到了家里,班级授课完全被个别化教学所取代,虽然目前已经有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但因不具备可推广价值,就不能作为超前性教育实验的一部分。

只有理想,不顾现实,或者迁就现实,降低理想都是不足取的,唯有将理想与现实、超前性与现实性统一起来,超前性教育实验才能真正成为现实教育和未来教育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