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未来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1. “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源流浅析

传统课程侧重传递人类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这种面向过去或历史的做法早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尽管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一时间维度问题上,不同的社会呈现过不同的特点,即在稳定度较高的社会,过去是现在的镜子,未来是现在的延续,然而在当今和未来都是变革加剧的时代,科技生活、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物层出不穷地涌现,现在与过去比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是断裂性突变,因此,今日已无法准确地预知未来。但未来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预知性要求人们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具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足够的应付策略,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明日世界中采取明智的行动。因此,如何冲破课程内容对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使其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生活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解决这一课题,早在 60 年代就兴起了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浪潮,美、日、苏、英各国都编制了一系列新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教材,力图将现代的科技、文化成果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强调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掌握。在教学中,倡导探究和创造精神以及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尽管改革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但课程内容现代化的观念却由此深入人心,成为教育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60 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侧重于理科方面。与此同时,不断涌现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也给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有的学者尖锐地指出,未来人的真正生存将可能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未来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促使学生获得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技术、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呢?这些问题都对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课程将面对现实问题,培养能够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新一代。

课程不仅要负载过去的精华,要反映当代的成果和现实的问题,而且必须“负载未来”。近些年来,许多未来学者和教育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将未来曝光于学生面前的必要性。

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曾提及心理学家约翰·康德里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两组大学生。实验内容是让学生续写一个给出开头的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开头是霍夫曼夫妇收养的女儿在哭,衣服撕

破了,一群孩子盯着她。

被试被分为两组,一个小组看到的那段文章用的是过去时态,要求被试续写霍夫曼夫妇做了些什么,孩子们说了些什么。而另一个小组看到的文章则完全用将来时态,要求被试续写霍夫曼夫妇将做些什么,孩子们将说些什么。除了时态不同之外,文章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完全一样。

实验结果表明两组的差异非常显著,第一组写出了比较有趣的故事结尾,其中不乏各式人物,还引入了新的情景和对话。另一组的结尾却粗糙、空洞、虚假而勉强。描写过去能够很翔实,预想未来则空洞无物。

这一实验表明学生的时间观念极不正常。这正反映了我们现行学校教育的弊端。以过去指向为主的课程内容滞后性强,不仅传递的知识陈旧、落后,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过去意识,不善于思考未来。而要培养适应变革的下一代就必须加强他们的未来意识。“负载未来”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未来,能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 提高应变技巧,这些技能和品质都是立足于未来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因此, 理想的课程应兼顾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指向,更新学习内容,强化学生的未来意识,将现代化和未来展望引入课堂。

那么,在目前负荷已经很重的课程体系中如何纳入富有现代气息、具有未来意识的内容呢?是不是在删减或精缩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添新材料,或者开设一门未来研究课程就能解决问题?问题远不是如此简单,将未来引入教育过程涉及到课程观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调整,以及课程结构的改革,事实上涉及到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再思考。上一节所提到的适应型课程以理论模式为核心,融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体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寻求更多样化的方式。

  1. 面向未来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学科课程目前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科技、职业世界带来的新挑战,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新要求都要在课程领域中有适当的反映,因此,课程内容将应新近或将要出现的必要的未来社会生活的准备而作更新。下面就简单介绍目前人们呼吁应纳入课程体系的几个课题。

  1. 国际教育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国际教育的要求。国际教育旨在增进全球间的相互理解、国际和谐以及人类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人类意识、全球观念以及国际性的技能。

国际教育具有不同的侧面和层次,首先涉及国际知识。要促使学生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联系,了解全球生态、能源状况,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其次涉及国际理解的态度,学生在了解国际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接纳、关心、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关心人类共同的问题,形成“地球村”的概念。《学会生存》中早就明确提出,“教育有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不把外国人当作抽象的人,而把他们看作具体的人,⋯⋯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到共同的人性”。再次涉及国际性技能和能力,如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各种人交流、协作的能力,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的能力等。另外还涉及一种为增进人类共

同福祉负责的价值观念。历史已经证明,缺乏国际责任感的地方主义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点在高度一体化的未来世界中更明显。

  1. 环境教育

目前,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生态环境是 21

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使命之一,环境教育也就成为 21 世纪教育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环境教育旨在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形成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技能和行动能力, 并树立积极的环境伦理观念。至于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日本学者提出了环境教育课程的五个核心观念:①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同它周围的环境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②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食物与能源,以维持其生命;③环境正在遭到破坏,环境必须加以保护;④人类是破坏环境的最大因素;⑤地球世界依赖于有限的资源。围绕这些概念,他们进一步提出环境教育的八个方面:地球、国土、环境、资源、人口、粮食、污染和生物。

  1.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涉及微电子技术、信息学和电讯技术,目前已渗透到我们的职业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所有领域中,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受过信息技术教育的人难以在未来生活中生存下去。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促使学生熟悉某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并适应千变万化的技术世界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方法更新换代的速率极高,我们不可能也不必在普通教育阶段介绍给学生更多的细节,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获得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具体来看,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以下内容: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②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关系: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③信息处理能力:迅速而高效地获取和检索信息的能力、选择和运用信息与信息手段的能力、评价与判断信息和作出决策的能力、参与集体信息处理即与他人交流信息的能力;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特点是信息技术本身既可作为教学内容又可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形成一定的信息观和信息处理能力。

  1. 生活技能教育

一些未来生活中必需的技能在传统学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几乎是空白。如决策能力,在“选择过剩”的社会中,如何对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作出适当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通常有效地支配闲暇时间是人们文化教养和自我发展水平的标志;应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承受变革的心理调节能力等。在未来社会里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是学会生存的必要手段。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技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主要介绍几种亟需纳入课程内容的技能。

①选择与决策能力

未来的年轻一代面临着比父辈多得多的“选择”,必须学会如何做出决策,而传统教育恰恰以标准化和统一性束缚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抉择的发展。要突破传统的禁锢,就要赋予学生自决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各种自治性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这是提高学生果断决策的能力。同时要运用案

例研究等方法进行适当的决策训练以培训学生的决策技能。

②应变能力

应付变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是立足于未来世界的必要技能。应变能力的养成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承受变化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创新开拓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其次要求学生学会一系列应变的技能,如根据有限的信息作出预测和决定的技能,摆脱思维定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等。

③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即与他人分享、交流、协作的能力,这也是传统教育常常忽视的。合作能力从积极的角度而言,涉及个体或团体之间在一致的目标指导下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建设性过程,包括领导、倾听、参与、交流、分工协作等具体技能;从另一角度上讲,则涉及个体间或团体间冲突与矛盾的消除与解决,这也需一系列具体的策略。

④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是发展学生多方面生活情趣、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要通过艺术教育与审美、体育活动、科技制作等激发学生多方面兴趣,要用各种开发创造潜能的手段来培养学生运用闲暇时间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运筹时间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上面介绍了急需纳入课程体系的四个方面的新内容。事实上目前已涌现了许多新的教育课题,其它如人口教育、和平教育、能源教育、未来研究等都纷纷步入课堂。不难看出这些内容都跨多种学科,具有不同程度的实用性和开放性,是新的知识观在课程内容上的反映。而且这些课程的实施也大多不采取传统的单一学科方式,而更多地采取跨学科教育的方式,更多地采取模块课程、微型课程、活动课程以及隐蔽课程的方式。这些形式比较灵活, 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并调整知识内容,教学时间可长可短,因而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一系列新的教育课题的提出也给未来的课程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课程容量的负荷能力是有限的,如何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课题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呢?这里便涉及到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的问题了。

  1. 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

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面临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变革的加速性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容量的有限性与知识总量膨胀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三是提供共同的知识基础与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增强课程结构自身的开放度、包容力和个性化是关键。

构建具有开放性和适应力的课程结构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进行探索,改革学科结构与课程体系,使之适应社会变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能够以“稳定”面对“变化”,以“有限”面对“无限”的学科结构需要构建稳定而有限的课程核心。这一核心自身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扩展性和普遍的应用性。这样的课程核心所涵盖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技能与方法,以及探究精神。学科最基本的知识、态度与方法是拓展新知的基础, 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来自变革世界的新的养分。这一核心不仅包括过去的文化精华,而且向最新的信息开放,并具备一定的未来指向,因而自身就是开放的。同时,认知成分与情意成分之间的和谐也是它的一个特点。传统的课程观偏重认知,忽视情意,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应地体现出发展的不平衡。学科结构的核心不仅包括基本知识,而且也应包括态度、情感、动机等方面

的因素。上一节提到的关切型课程为此提供了一种范例。因此,未来的学科结构将以相对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原理、态度与方法为核心,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各个维度上扩展学科主题,以提高课程自身的适应力、包容力和开放度。上一节所述的适应性课程可为我们提供借鉴。

构建适应未来社会的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在宏观上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从学科之间的关系上处理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达成“稳定”与“变化”、“有限”与“无限”、“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统一。

  1.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统一

目前在课程领域中对选修课越来越重视。选修制度既是实现课程个别化、个性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课程对社会变革的敏感力和适应性的有效途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水平选修内容、难度不同的课程,在选课和学习的过程中将不断地认识和发展自己,挖掘各方面的潜能,进而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特性、自律性和创造性。因而发展选修制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由于选修课的形式灵活,可以采取微型化或模块化的方式,容纳深度、广度各不相同的各种内容,因而适合于开设各种新课,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等的需要,反映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从而增强课程结构的弹性,响应社会变革的呼唤。

可见设置与必修课程并行并重的选修课程是保证课程结构适应社会变革和个性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协调是课程结构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必修与选修课程各自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必修课程侧重于最具有稳定性和概括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些内容指向于未来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个体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个体间的交流与对话提供共同的知识背景,是个体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保证。而选修课程则侧重于反映人类科技、文化生活的新进展,侧重于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爱好和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选择中不断地汲取新鲜养料,不断地发展自我。因此必修课与选修课二者相辅相承,有机统一, 为达成“稳定”与“变化”、“有限”与“无限”、“共性”与“个性”的和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1.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统一

为适应社会一体化的学科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的综合化统一的趋势,未来的课程体系也将呈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统一。目前人们对分科主义占主导的学科课程体系不断地予以抨击,认为将知识整体人为地分解为孤立的学习科目这种做法,割裂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导致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世界观和科学观,也阻碍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倡导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综合课程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实际生活,易于达成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统一;第二,综合课程知识容量大,形式灵活,易于随时调整知识内容,而分科课程由于只包容特定的学科知识,局限性大;第三,综合课程提供多学科的方法和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超越学科界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整体”顿悟和创造性;第四,综合课程更适合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新知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

基于综合课程的优越性,当前各国都积极着手开展综合课的研究。日本的实验学校纷纷尝试开设各种综合课程。我国的锦华小学 1991 年到 1992 年度的实验保留语文、算术和体育,新开设环境课、表现课、生活课和人类社会学科等综合课。环境课通过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接触和体验,系统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及保护环境的行动能力。表现课通过音乐、图画、手工、舞蹈、演戏以及文章表达、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生活课则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知识、技能和行动能力。人类社会学科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通过儿童与社区人士的交流促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此不难看出除去工具学科,其他的课程都是遵循综合性原则予以组织的,这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前美国、日本等国都加强了综合社会科与综合理科的研究,英国、加拿大等国则加强跨学科研究的探讨,如新设环境教育、国际研究、未来研究等综合课程。我国对此也在进行探索。应该说课程综合化是世界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综合课程在增强课程结构的包容力、灵活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科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稳定,系统性强,吐故纳新的能力相对较弱。而综合课程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围绕综合性主题将各种前沿知识或人们关注的共同课题纳入探讨的范围。综合课程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课程,因此对社会变革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和适应力,其知识包容力又可解决教学内容日益增多所带来的问题,是改革传统课程的一个有效手段。

其实,综合课程并不是全新的概念,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已走过了从综合走向分化的历程,目前正沿着综合与分化相互统一的轨道前行。因而对综合课程的倡导并不意味着对分科课程的排斥。分科课程最突出的优点是系统传授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特定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认识。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他们既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同时又能够深入地钻研某一专门领域。分科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的专业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课程结构中应统筹兼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科学发展趋势,在小学阶段除开设工具学科外应侧重综合课程,而且倡导经验性的主题教学;到初中阶段则开始学科学习,同时扩展主题教学;至高中阶段则倡导在分科学习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综合课题,而且要达成高层次的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统一,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提供综合基础和专业基础。在高中阶段,选修课的比重增大,专业研究和综合研究两种视角将同时纳入选修体系,为学生不同性向的发展服务。

  1. 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一体化

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大趋势,反映了当今和未来世界对人类素质的新要求。这一趋势在课程结构中体现为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一体化。

传统的分轨制教育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前者为高校输送人才,后者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正是由于如此泾渭分明的职责分工,通常视职业教育低于普通教育,而且长期以来存在着“学术”优越于“技术”的传统观念,“技术”的含义甚至被贬低到“技能”的层次。目前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科技的加速发展,技术转换加快,职业流动性增强,仅具有某一种专门技能将再也无法适应未来职业生活

的需要。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学术性课程的比重,从根本上提高个体的知识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同时在普通教育中则要增强职业指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单一的学术性课程容易导致脱离现实生活,学生掌握了一系列理论知识,但操作能力差,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普通教育的宗旨也无法达到,当然更无法为学生步入职业生活作准备。实际上,职业课程对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强调也是导向创造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普通教育中必须加强综合技术教育。可见学术性与职业技术性的统一是未来课程结构的又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未来的课程将以近现代课程的合理性为基础,侧重发展课程的个性化、综合化、弹性化、多样化,在传统与变革的统一之中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