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深圳市实验学校“创建特区新型学校”的实验研究

深圳市实验学校的整体改革实验课题开始于 1986 年下半年,课题将学校管理体制、德、智、体、美、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对学生发展施加影响的各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促进教学过程各要素、各环节的整体优化,达到学校教育系统功能的最佳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出发,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着眼点,结合深圳特区的实际,利用学校中、小、幼各学段相互衔接,实行一体管理的优势,应用系统论整体优化的思想,通过改革,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及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在集体中都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大面积地培养为特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高质量的人才。通过改革使培养的学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成为一个既有文化又有理想和道德,既有知识又有各方面能力,既有学问又有见识,既有才学又有健全的心理,既有献身精神又有强健的体魄的真正健全的人,以适应 21 世纪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实验的核心内容,围绕着这个核心向纵横发散。横向扩展到整个学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改革实验工作,五育中德育领先带动其它各育;纵向扩展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各项改革实验,形成纵横交叉的有序网络。同时,学校同步建立两大支柱,一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的学校各项制度的完备,一是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

  1. 学校管理改革实验

和其它领域一样,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严格民主的管理。这里所说的

管理包括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现代教育学在师生观上,由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人才观上,以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智能型人才转化;在学校功能观上,认为学校不仅具有教学功能,而且应进行科研, 具有生产新科学知识的功能。现代教育观的确立,是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在此观念指导下,学校实行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改革:

  1. 首先做到学校管理的决策程序健全,执行部门精干。几年来,校长指挥学校各项工作,政令畅通,行之有效,整体改革方案步骤得到有条不紊的落实。并通过各种途径使学校管理的反馈功能更加灵活,监督过程更加有效,真正做到不仅管理严格,还讲究工作的高效率。

制定并实施了优化管理程序,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加强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优化管理程序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制定方案。

① 校长集中集体智慧的提案环节;

② 校长与党组织和教代会以至全体教职工进行研讨的论证环节;

③ 经教代会审议,党、政、工、团联席会议论定的决定环节。第二步:科学程序的操作。

操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党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分有合。学校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及其顺利进行,无不体现这一点。

第三步:科学程序的总结。

在学校管理中,并不为取得的一些成绩感到满足,而是认真地总结得失, 吸取教训,不断创新、进取,永不满足。

  1. 逐步制定和完善校内各项管理法规条例,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法,加强了对教职工的教育与管理。先后建立了《教职工服务工资条例》、

《岗位工资条例》、《奖惩条例》、《研修教师条例》、《聘任制条例》、

《教学备课常规》、《课堂教学常规》、《教职工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和基本职责要求》、《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职责要求》等等,成为从严治校、依法治校的依据。在条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中, 学校领导带头执行,起模范表率作用,对全体教职工一视同仁。

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学校工作有明显的导向、调控作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 德育工作改革实验

学校通过政治思想观念、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通过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系列训练,使学生在政治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上得到全面提高,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初步形成了“全员高度重视, 学生主动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紧密联系社会”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1. 针对特点,形成系列。由于学校规模大,从幼儿部到中学部学生有三千余人,年龄小的三岁半,大的十七八岁,跨度很大。他们的生理、心理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发展过程。深圳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经济模式特殊,商品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各种各样的政治观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艺术流派,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学生。学校德育还有连续性、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区分不同年龄层次,提出不同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克服了以往德育工作过于简单化、成人化的倾向,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得到螺旋式的发展与提高。

  2. 德育领先,五育并举。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其它活动之中。学校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如语文课, 教师为讲好秦牧的《土地》一课,带学生到中英街参观,回顾中英街的历史, 看看“一国两制”的现实。在纪念鸦片战争 150 周年的活动中,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和古炮台、销烟池,举办历史讲座。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活动,形象、生动、具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坚持开放,注意实践。所谓开放,就是学校向家长、向社会开放, 既向内地开放,也对海外开放。实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同时又学习、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有益的东西,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努力改变以往学校那种封闭性的状况。在外界传播媒介开放,各种信息、各种观念流传的情况下,坚持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实践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学生对社会科学的正确认识,绝不能离开社会实践。因此,除各年级平时分散的实践活动外,每学年学校实行一周秋假考察社会的活动,让学生集中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参加军政训练,参加力所能及的工农业生产劳动,了解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坚定了他们的政治方向,增强了社会义务感、责任感,激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感情。

  1. 强化训练,养成习惯。中小学部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习惯训练的基本内容,运用示范、检查、评比、验收等手段,进行强化训练。在自我服务中,培养了劳动观点和习惯。另外,坚持礼仪常规训练,校园内文明礼貌蔚然成风。(5)改进学生管理方法。由班主任、年级组、学生处对学生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等方面给予全面评估,并且重视集体及集体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全发展所起的巨大影响。特别注意学生集体的建设,注意集体内部形成健康的舆论,注意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逐步改变班主任对班级工作包办的管理方法,拓宽教育渠道,让学生自治自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让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因材施教。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6)精心设计,潜移默化。每组织一次教育活动,都精心设计,讲究情境, 造成强烈的气氛,千方百计震撼学生的心灵,力图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升旗仪式、发奖仪式,特别是毕业典礼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安排,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上台就座时的乐曲、典礼结束时的乐曲都认真挑选以适合当时的情景,使整个毕业典礼自始至终声情并茂,激起了学生对母校师长的感激之情。每次典礼,许多师生都在热烈、感人的气氛中流下了热泪,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7)心理指导,细致入微。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能力。不良的心理品质是可以改造的,心理障碍、心理压力是可以克服和解除的。人的心理总是与社会的现实,与个体的政治思想观念,与生理及健康状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会发生激烈的变化, 他们的思想也会有很多困扰。帮助他们排除这些困扰,培养健全的心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学校已开辟了心理指导工作的几个途径:进行广泛的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教师做心理医生,开展心理指导和咨询

服务;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等。

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加强,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整体优化的教育环境,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推动全校各方面的工作朝着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

针对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重知识传授,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学科间联系等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学校根据地处特区的特殊环境,在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教法改革中进行了如下的试验与研究:(1)改革学制。学校从一开始,小学和初中就实行五四分段的九年一贯制。五四分段比较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生到了六年级一般已进入少年期,小学的学习环境已经不太适应了。让这些已进入少年期的学生及时进入中学,更有利于加速他们的发展。

从现代学生来看,由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传递信息工具的广泛使用,孩子的知识面较广,成熟得比较早,智力发展得较快,加上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手段现代化,小学阶段内容在五年内是可能完成原来六年所学的内容的。而学生进入中学后延长一年,学四年,可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各项活动,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五四分段九年一贯制,便于教学内容、教材的统筹安排,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这一层的升学考试,大大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①语文学科加强说、写能力的培养。从幼儿起,开设语言训练和智力游戏课;在小学初中九年,编制能力培养目标及初中作文训练系列、说话训练教案,力求在落实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说、写、阅读能力。

②外语课从幼儿抓起。从小班下学期开始进行外语教学活动,教材自编, 并与小学一年级英语课衔接;小学初中九年使用深圳、新加坡、香港合编英语教材,力求较大幅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高中则增加适应特区需要的实用英语内容。

③教学课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小学一年级通过实物、符号、操作和语文。自然、音乐、美术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义务教育期的后八年里,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调整,同时努力改革数学课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思维水平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④综合编排自然科学科和社会科学科,在理、化、生、史、地五门基础学科中,尽量增加学生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培养学生从事科学活动的基本能力。

⑤加强体育、音乐、美术、劳技课教学,分别制定各科教育序列,增加课时,提高要求。

⑥政治课教学中,改革了教材的部分内容,开设了社会实践课,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并根据不同的年龄开设了习惯指导训练课、心理卫生课,并编写了习惯训练课和德育训练课教材。

⑦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形体、花卉、陶瓷工艺课等各类选修课。

  1.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仅是方法程序的改革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教学思想的变化。在整体改革中以体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充分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

的。如今,已涌现出了如“提问质疑法”、“作文系列训练”、“图像信号法”、“自学读书法”、“整体教学法”、“揉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改革方法。有的已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这些教改不仅给学校教学工作注入了生机,而且使教学质量不断地得到提高。教师还在自制教具、幻灯片、拍摄教学录相、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工作。

  1. 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实验

学校在整体改革中,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表层面(物质形态)、中层面(制度建设)、深层面(文化建设)三个层面进行校风建设。

  1. 表层面是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学校在进行物质建设时,从来都特别强调“文化”意识,注重考虑发挥学校物质设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首先提出要创造全深圳最整洁、宁静、优雅的学校这一目标,制定了必要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还布置了整仪容大立镜、名人名画、美术作品、各种宣传栏等,花大力气抓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使学校充满着文化的氛围,对学生的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2. 在进行中层面即制度建设中,学校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在制度中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用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 给制度以灵魂,强调学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的准则,使设计出的制度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功能。让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在执行奖励处罚时,也注意文化因素,每年一度的教师表彰大会、优秀学生颁奖仪式,都尽可能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气氛,动情动心,催人奋进。

  3. 在深层面即精神形态的文化建设中,学校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如学校培养目标:为未来培养真正的“四有新人”;学校建设目标:努力建设具有实验性、开放性、高标准、现代化,富有中国特色、特区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学校。在确立学校各项目标的同时,学校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并总结出“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和“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学校精神。

几年来,整体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使学校具备有全深圳最好的校风, 最整洁、最宁静的学校环境,中、小、幼三部在教学上都有稳定的高质量, 历年初、高中毕业生中、高考成绩在全市均名列前茅。学校各项工作先后获国家集体奖、省级集体奖、市级集体奖;学校师生个人先后分别获国际级奖、国家级奖、省级奖、市级奖,并被评为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

学校取得的成绩令社会各界信赖和瞩目,走出了特区新型学校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