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名称特别多

杜甫有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些青年人以为杜甫家里

藏书很多,价值万元。殊不知这“家书”,就是指家人写来的书信。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

名词用。据《左传》载:“叔向使诏子产书。”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信”,见《三国志》载:“马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西以请和。” 以后作书信用,成为最通俗、最常用的名称。

“简”,据《说文》解释:“古未有纸,载文于简,谓之简札。”简是一种竹片,后来也作书信用。例如《西厢记》有“酬简”,就是张生与莺莺互通书信。

“札”,是一种小木简,后来也演变为“信札”之用。 “牍”,是书版、木板,后来也指书信,或称“尺牍”。 “素”,原属丝织品一类,可代纸。把信写在丝织品上,便称为“素”、

“鱼素”。

“笺”,古称小幅而华贵的纸为笺,后来演变为书信之用,今天也称信纸为信笺。

“翰”,古时以羽翰为笔,用来写诗文或书信,因之后来也用它来代替书信,尊称别人的书信,叫做“华翰”。

“函”,古时称封套为函,后来写信多放在封套内,免被他人看到,故也称书信为函,尊称别人的信叫“大函”。

“缄”,本来是封的意思,写信多是封起来,所以也称信为缄。但这多用于写信的人,因为对方是接信的,用不着封起来。

说到古时,鸿雁可以传信,古诗也有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 因此“鱼雁”、“来鸿”、“双鲤”,也是书信的别名。

尺牍:即书简,因古代常用一尺长的木简写信。

尺素:即绢书,用一尺长的白绢写信。《饮马长城窟行》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

鲤鱼:典同于上。李商隐诗:“蒿云素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鸿雁:典出自《汉书》:“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在某

泽中。”后来,鸿雁就成了信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