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交往结构

人际交往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既可以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固定交往,也可以自由选择对象的非固定交往。前者的交往空间一般限于家庭, 学校和工作单位,后者的交往空间可以面向全社会。

用传播学的观念来分类,人际交往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内向交流,即自己同自己交流,如写日记、回忆、思索、遐想等;一类是外向交流,也就是自己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平时说的人际交往,主要指后一种情况。这类交往除了日常生活必须的交往外,如去商店买东西、乘车买菜等,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一是相近交往:家人、邻居、朋友等因有亲近关系而发生交往。二是相关交往:同学、同事等因有学习、工作关系而发生的交往。三是相伴交往: 舞场、沙龙、联谊会、专业会议等场合的相识等,因有伴侣、同伴关系而发生交往。四是相慕交往:慕名拜访、请教、了解某人。

上述交往中有些是互相交叉的,如同学、同事间的相互交往,就有可能发展成朋友交往,也有人把这些交往归纳为工作性交往、业余交往和恋爱性

交往三种。不论是哪一种分类,无非都说明:人的交往途径是多渠道的,交往网络是广泛的。一般说来,小范围的交往有较大的频度和密度,容易发展成深层友谊;而大范围内的交往,其交流度相对较低,相互关系多数只能保持在相识的初级友谊阶段。良好的社会交往应具有双重特征:既能放开最大的网络,又能获得亲密的友谊。只重视小范围的亲密交往,或只忙于广泛的一般交往,都不是理想的交往结构。

从交往的维度来说,良好的社会交往应该注意“四度”。

  1. 向度。也就是交往的方向性,同哪些人交往,为什么而交往。向度是交往是否有益的前提。

交往就其目的来说,是因人而异的。大体有以下六种:①有的是为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如向别人讨教问题,借阅书籍;②有的是了为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如谈心、拉家常、一起娱乐;③有的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如逢年过节串串门;④有的则为消遣,如无所事事者聚在一起吹牛聊天;⑤ 有的则具有相互利用的动机,“你与我便,我与你便”;③还有些人的交往没有明确的目的,这多半发生在缺乏处世经验的年轻人之中。前三种社交都是有益的。消遣性交往,偶尔为之未尝不可,但经常为之无异浪费时间。第五种交往是不好的,许多错误就是伴随着这种交往发生的。盲目的交往也是危险的,弄得不好,可能轧上坏道。

交往的目的常常同交往的对象联系一起,两者互相影响。有时,你为了寻求友谊而交往,可惜交的朋友人品不好,久而久之你也会受你影响,而渐渐地使你们的交往性质发生变化。孔夫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就有益了;同善于诌媚逢迎、当面恭维背后毁誉,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孔夫子强调交友要有选择,要注重对方的人品,这是很有见地的,值得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借鉴。

  1. 广度。也就是交往的范围。不能绝对地说,交往面越广越好,因为受到性格、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比的。而且,有些性格内向的人,硬要他花上大量时间去主动同别人交往,也无疑会造成他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但是,相对而言,交往的广度总是大一些来得好。这仅是因为较大范围的交往,有利于开拓生活的视野,促进人生的成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即使从友谊和爱情的角度来说,也能够增加获得知心朋友和接触理想中人物的机会。

一般说来,总是共同点(兴趣、爱好、习惯、思想、观点等)多的人,容易成为交往的对象。共同点少的人,就需要主动地接触,才能增加交往的可能性。但是,共同点的多少是相对的。有些开始时话不投机的人,随着接触的增多发现共同的语言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成为莫逆之交。把自己的交往局限在共同点多的人的小范围中,这就染上“社交狭隘症”了。

  1. 深度。这是从交往的程度来说的。人与人的关系在交往中发生互动, 交往的结果有可能彼此成为朋友、知己,也可能只是点头之交。要使所有的交往的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甚至是知己,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交往的结果如果无一可以建立友谊,也说明自己的待人很有问题。获取朋友,大有学问, 关键在于待人要信(信任)、厚(厚道)、诚(真诚)。

  2. 适度。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交往的时间来说。在人的社会性需要中,除了交往、友谊以外,还有工作、劳动、学习、事业,即为社会贡献

的内容。当然,必要的交往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事业的进展;但也应看到, 两者在时间和精力上又存在着矛盾,因此需要找到适当的“度”。适度的第二方面的含义,是指异性的朋友之间要把握爱情与友情的界限。恩格斯说, 爱情就其本性来说是排他的,因此它应该是专一的;而友情不仅不排他,相反倒是互相渗透和促进的。比如甲是乙的朋友,乙是丙的朋友,通过乙的传导,甲与丙也可能成为朋友,所以不存在专一的问题。在与异性的交往中, 下列两种倾向都应防止:一种是不敢交往;一种是没有适度,把正当的友情变成廉价的“爱情”。交往的适度可以说是一个人社交成熟度的标志。

向度、广度、深度、适度这四度互相联系。交往的向度对头了,广度、深度才有意义,适度也比较容易控制;同时,向度本身也需要从广度、深度、适度中体现出来。广度、深度在适度的得到统一,而适度不仅制约着广度与深度,也以它们为条件。所以,交往的“四度”需要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