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国的政绩

“三十而立”,是孔子自己对其人生旅程的一种概括。对于“三十而立”, 后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我们看来,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 30 岁左右,他就掌握了从政和教学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出仕和培养学生立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 517 年、孔子时年 35 岁。鲁国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斗鸡之变”, 孔子就离开了鲁国,来到了齐国。斗鸡在当时是贵族阶层的一种娱乐活动, 这一年执政的季平子与鲁国的另一贵族郈(hòu)昭伯两家因斗鸡而发生纠纷,鲁国国君鲁昭公试图利用这一矛盾铲除季平子的专政,恢复公室的权力。于是鲁昭公就联络郈昭氏和其他贵族出兵围困季平子,但失败了。鲁昭公被迫逃亡齐国。孔子也愤恨季孙氏专权,同情鲁昭公恢复公室权威的措施,于是他也离开了鲁国,来到了齐国。在齐国,孔子曾与齐景公讨论治国之道,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了”的正名主张,甚得齐景公的欢心。齐景公想重用孔子,并想把齐尼谿地方的田分封给孔子,但遭到齐相晏婴的反对。后来,景公冷落了孔子,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急匆匆返回了鲁国。

公元前 501 年,孔子已经是 50 多岁的老人了,按照他的说法,已进入了“知天命”之年,其学生已遍及四方,其社会声望已相当高了。这年鲁定公正式任命孔子为中都宰,即鲁国的地方官吏。孔子任中都宰一年,颇有政绩,

以至于成为当时鲁国的模范,“四方皆则之”。一年以后,孔子由中都宰被提升为小司空,进入了鲁国政权的中央阶层。不久,又被提升为鲁国的大司寇。

公元前 500 年,齐国国君与鲁国国君相约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市境内) 会盟,齐国试图依恃其强大的武力,通过会盟,压服鲁国,使鲁无条件地变成自己的附庸。在会盟中,齐国以奏四方之乐为名,刀光剑影,簇拥而上, 以便乘混乱劫持鲁君。在这危急时刻,孔子快步登上盟坛,怒斥齐君失礼。齐景公深表歉意。经过一番舌战及讨价还价,齐景公终于答应归还鲁国的汶阳之地。这次会盟以鲁国的胜利而结束。这次胜利充分显示了孔子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才能,进一步提高了孔子的社会声望。

随着孔子社会声望的提高和政治才能的显露,与鲁国实际执政者季桓子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季桓子决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孔子则想削弱季氏而强公室。季氏终于看清了孔子的意图,并开始不信任他,而孔子也因季氏置鲁定公于傀儡地位而提出尖锐批评。恰好这时的齐国又给鲁国送来了 80

位美女和 120 匹骏马,以便使鲁国君臣迷于声色,疏于政事,达到腐化鲁国君臣之目的。季桓子因贪恋齐国之美女,竟一连三日不上朝、孔子见在鲁国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便无可奈何地离开了父母之邦,带着几十名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浪迹天涯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