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实现

仁是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仁人或君子是仁的具体实现。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成为仁人和君子是孔子哲学的重要问题。

孔子认为,人就其本质而言,都具有成为君子或仁人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人们的相近之性。然而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后天的努力不同,从而导致了人的道德修养的差异,这就是“习相远”。而在何种情况下和经过何种努力,才能实现仁德,才能成为一仁人君子,孔子对此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其一“博学于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仁人或君子,必须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与道德知识。其中包括文、行、忠、信。他认为只是爱好仁、智、信、直、勇、刚等美德,而不注意学习,就会出现种种弊端,最终难以达到仁、智、信、直、勇、刚。因而学习是增进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的阶梯。故而他主张“下学而上达”。下学就是不耻下问,努力于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达,即上达天德。下学上达合而言之,就是说学诗、学道、学礼的目的在于超凡入圣,成为一仁人君子。当然孔子所谓的学,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它还包括向他人学,即所谓“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所树立的榜样就是“贤者”。大家知道,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十分好学的人,他说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 30 岁就学成了,到了

50 岁,才体悟到天命,到了晚年,仍然发愤忘食地学习,进入 70 岁,就随心所欲了。孔子认为博学于文、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可以说是自己的切身感受。

其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自觉地接受礼的约束,以礼行事是成为君子的基本条件。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这样看来,以礼行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接受礼的约束,连合格的人都称不上,更谈不上君子了。因而一个君子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决不能违反礼。把接受礼的约束完全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不仅要知礼,而且还要好礼,乐礼。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入了好礼、乐礼阶段,也就是超越了利仁,进入了“仁者安仁”的境域,就成为一仁人君子了。

其三践履笃行。孔子认为,仁德的实现并不表现为一个人如何说,而是看他如何做。践履笃行是实现仁德,完成一个君子的重要条件。孔子一再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反对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要求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认为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君子远比掌握书本上的学问难。他自称自己的书本学问差不多了,然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种躬行君子能“修己以敬”,乃至“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道德修养,在古代称之为内圣, 安百姓是外在事功,古人称之为外王。“修己以安百姓”,就是内圣外王一贯之道,与孔子倡导的践履笃行相适应,历代儒学者大都主张学问要切于实用,有利于经邦治国,百姓安宁。

其四克己自省。自我省察是孔子的重要修养方法。曾参是孔子晚期的重要学生,也是孔子内省德的实践者。他自称一天总是反覆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对他人是否做到忠诚,是否做到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孔子也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就是说扪心自问,没有干对不住自己良心的事,也就无忧无惧了。他又告诉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就是看见比自己品德高尚的人,要努力赶上他们,看见品德不端的人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过错。孔子的这种内省理论为孟子等人发展为“慎独” 学说,使它成为儒家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五知耻改过。在学习上,孔子主张不耻下问,但在道德修养上他认为

仁人君子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何者为荣,何者为耻,这就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后来孟子将孔子知耻发展为人先天就具有的“羞恶之心”。孔子还认为,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仍不失为一仁人君子, 错而不改,才是错上加错。正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对善于改正错误的大弟子颜回常常是赞不绝口, 认为他不迁怒,不贰过,是一位可堪造化之才。孔子不仅是一位知过即改, 能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的人,而且他还把他人对自己错误批评当作人生的幸事。这是何等的胸怀!人们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艺术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台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些台词实际上是孔子改过知耻思想的另一说法。我们通过分析了孔子的哲学知道:即使圣贤,亦难免有过,过而能改,方为君子。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仁人君子的潜能,只要他能做到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践履笃行,克己自省,知耻改过,他就一定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仁德,成为一仁人君子。仁作为一理想的境域,人们无法穷尽它的意蕴,但人们通过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可以不断地上达天德,就能实现仁。仁的实现,既无需像佛家那样逃之深山,隐遁空门,也不必如耶稣教那样,走进教堂,面对圣灵祈祷、礼拜。它就在人们现实生活之中,在人们的洒扫应对之间。所以儒家的学问是入世的学问,孔子的理想人格是现实具体的人格。总之,儒家的学问,孔子的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