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融让梨说悌

从少年抓起,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从小学开课启蒙的《三字经》,到四书五经到处充满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国历代教育家十分注意历史人物表率作用,故而为少年朋友树立了不少道德的楷模,上面所提到的王祥、闵子骞的故事就发生在少年时代。而《三字经》所列举的人物就更年轻了。《三字经》中有这样几句话:“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前句的香是指汉代的黄香,九岁就知事奉父母之礼,夏日为父母扇枕, 冬日为父母暖席。后句的融是说孔子的三十二代嗣孙孔融,年方四岁,就知逊让之礼,主动将大梨让给兄长们吃,自己取其小者。黄香是封建社会树立的孝道的少年楷模,而孔融则是悌道的少年楷模。用现代的眼光来衡量,这两位其中的一位是尚属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位则是小学的儿童,但他们却是封建社会人人学习的榜样。

从这里我们也了解到了孝与悌的区别,孝是子女对父母言的,悌是弟弟对兄长而言的。孝体现了不同辈份之间的关系,悌体现了同辈之间的年岁关系。孝的本质意义是子女要顺从父母,而悌的本质意义是弟弟顺从哥哥。孝悌连在一起就是孝悌之道。孔子认为二者同样重要。他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弟即是悌。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他亦常常孝悌连用,认为一个按孝悌之道去行为处事的人是决不会犯上作乱的。孔于的孝悌思想又一次证明其哲学十分平常,它并不玄虚,也不深奥,它就是一生活的智慧、实践的智慧。至于那些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深刻道理,他亦是主张人们通过实践加以领悟,而不是强行灌输。故他的学生子贡有夫子之“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说。性与大道在当时都是十分深奥、玄远的问题,孔子一般不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道理,故而才如子贡亦不可得而闻。

孔子教导人们的就是如何生活,同时他所说的生活也很简单,很平常, 很现实,就是修己爱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加强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安人、安百姓就是将自己的仁德外化到社会之中去, 使他人,使百姓都感到你的好处。孔子认为修己必须从孝悌做起,孝悌是“尊尊”与“亲亲”的典型体现,是处理家庭关系的两条行为准则,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个的小社会,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就安定了。所以孔子的孝悌之道是关联着整个社会而说的,是为整个社会的安宁和福祉而立言的。就今天而言,时代变化了,孔子的一些说法和主张也与时俱逝,不再合乎实际需要了。但家庭仍然存在,家庭的和谐与否依然对社会的安定有着直接的关联,因而弘扬孔子孝悌思想的合理部分,使之为现代服务是现代人的义务。

孔子孝悌思想的合理成分就是注重家庭的秩序,注重家庭的结构与层次,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恭,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有一角色意识,都应明白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虽说现代家庭不再是宗法时代的家庭,在家庭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成员,但平等并不意味着不要秩序,并不意味着不讲谦让, 故而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兄弟之间的谦壮则是应当提倡的。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其影响之深、影响之广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像“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样的故事,在古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这两个故事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道德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自幼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道德觉悟,这样才能造就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