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高明的教师教育学生并不拘泥于一种程式,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授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孔子从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并贯彻于其教学过程的始终。

众所周知,人之才智有高下,性情有文犷(guǎng),悟性有先后,反应有迟缓,故而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其所氏而启导之,以其所短而补救之,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告诉所有的施教者面对才智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向他讲授高深的学问、深奥的道理,面对才智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向他讲授高深的学问、深奥的道理。这是孔子施教的基本原则。他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去了解弟子们的智慧、能力和兴趣、然后施以教育的。在《论语》中,我们经常发现孔子对同一问题具有多种回答。如鲁国大

夫之子孟懿子问孝,他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就是说父母活着,要依礼的规定侍奉他们,死了,也依礼的规定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而孟懿子之子孟武伯问孝,孔子答,应为父母之疾病而考虑。子游问孝,孔子答:“仅仅能够养活父母并不是孝,孝是对父母人格的一种尊敬。”子夏问孝,孔子回答,仅代父母操劳,有酒让父母先喝,有肴让父母先吃,并不就是孝了。孝是指在父母面前经常显露出愉快的容色。所有这一切,也许是孟懿子对父母未能曲尽其礼,孟武伯对父母之疾省察不周,子游能养父母而庄敬不够, 子夏服劳父母而色未尽善。孔子正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当下点醒,让他们立即领悟到孝的含义,并能马上用于生活中。对于“仁”,孔子的解说与回答就更多了,悟性最强、德行最好、闻一知十的颜渊问“仁”,他回答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符合礼为“仁”。能言善辩、聪明机智、事业顺利的子贡问“仁”,他答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身微贱、意欲从政的仲弓问“仁”,他答以出门好像去接近贵宾,役使百姓好像是承当庄严的祭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位工作劳顿不怨恨,在野无事也不怨恨。而多言性躁的司马牛问“仁”,他竟答以言语迟顿就是“仁”。司马牛不服,反问言语迟顿就是“仁”了吗?孔子解释道:“做起来是很难的,难道说话能不迟顿吗?”才学平平的樊迟问“仁”,他回答“爱人”, 而“爱人”是当时对“仁”的通常解释。当樊迟业有所长进,而再问“仁” 时,孔子回答:“平时态度端正,工作认真,待人诚恳就是‘仁’。”孔子是教书,更是育人,他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论、是知识,更是实践的智慧。故而,他对“仁”的解答或是纠偏,或矫枉,或是点醒,或是诱导,总之, 他不仅仅是答疑,更是培养和造就“仁”人。

孔子教育学生,不仅仅注意学生们的才智,而且还注意学生们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以便使学生成为一道德上的完人。《论语》曾记载了这样一

个故事: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干起来,行吗?”孔子说:“有爸爸和哥哥在世,怎么能不请示他们就干起来呢?”而冉有也问这一问题,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要干起来!”公西华大惑不解,忙问孔子:“您怎么对子路和冉有两个人的同一问题,作相反的回答呢?”孔子回答:“冉有平日遇事退缩,所以我告诉他,听后就干,以给他壮胆,而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的那么大,敢作敢为,所以我告诉他遇事要请示父兄,以压压他的莽撞。”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绝好说明。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充分显示了孔子在教学活动中的灵活原则和聪明智慧。这一方法主要是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是要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教育史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推知西、北、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今天,人们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使用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殊不知这一思想最早导源于孔子。

人贵立志,志贵有恒,孔子教导学生,常常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如颜渊与子路,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于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们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坏,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于路说:“愿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要使老者安逸,朋友信任,青年怀念。”还有一次,孔子已近暮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大家谈笑风生,各言其志。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纪大了,就有什么拘束,望你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吧。假若你们被国君赏识并起用你们,你们会怎么样?”子路抢先回答:“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有敌兵犯境,内有天灾饥荒。只要让我治理三年, 这样的国家可以人人有勇气,个个懂得道义。”孔子只笑了笑,接着问:“冉有,你呢?”冉有答道:“只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方圆的国家,让我治理, 三年时间,人人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那应另请高明了。”孔子又问: “公西华,你呢?”公西华说:“我能力不行,但愿学习。但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在祭祀或与外国的结盟中做个小司仪,还可以。”孔子又问曾皙, 曾皙弹琴正近尾声,用力一拨琴弦,铿的一声,将琴放下,站起来说:“我愿在暮春三月,穿上新做的衣服,带上五六位成人朋友和六七位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yú)台上吹吹风,一路高歌地走回家来。”孔子长叹一声:“我赞同公西华的主张啊…… ”孔子与学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他和学生们在一起,无拘无束,开怀畅谈。这说明学生们十分了解孔子,贴近孔子,孔子亦十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其乐融融。因而各自都能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各言尔志”,实际上是一种平等的感情交流,孔子作为老师,并不把自己的意志、愿望灌注给学生,更不强加给学生,学生在人格上完全是自由的。这样就能使其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和专长,充分发展,从而使其学生在当时都名震一时。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楚昭王因孔子有治国之才,想以七百里地方封给他,楚令尹子西说:“大王之使臣,有像子贡那样有才干的吗?”楚昭王说:“没有。” 又问:“大王之辅相,有像颜回那样忠诚的吗?”又回答:“没有。”又问:

“大王之将帅有像子路那样勇敢的吗?”又回答说:“也役有。”又问:“王之官尹,有像宰予那样能干的吗?”复回答:“没有。”子贡、颜回、子路、宰予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当时杰出的人才。如子贡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外交家。司马迁评论他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十年之中,使春秋时代的五大国各有变。这充分显示了这位外交家的高超的外交艺术。颜回虽终生未仕,身居陋巷,但其才能远胜子贡。故而子贡说, 自己仅“闻一知二”,而颜回则能“闻一知十”。子路为人耿直,勇力过人, 十分忠于孔子。孔子认为他的才能可备大臣之数。宰予白天听课睡觉,曾被孔子目为“朽木不可雕也”的人物,然而他利言能辩,是与子贡并列为孔门言语科的优秀学生。足见在孔子周围,荟萃着一大批青年英才。这些青年英才连楚昭王这样的大国之君都深感其威胁,暴露出他既赏识孔子,又害怕孔子的二难心态。

孔子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才,是其因材施教的结果,是其启发式教学的结果。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天赋才能的发展, 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反之,则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对一位合格的教师来讲, 他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惑,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一方面使学生学到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会做人。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学成功奥秘,是他贡献给人类的一大精神财富。

孔子启发式教学不仅注意同学生交流感情,而且还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其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曾深有感触地说:“老师的学问与道德,越抬头看,就越觉其高远,越用心钻研,就越觉其深邃。看着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们,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尽了自己的才能,似乎能独立工作了,但想再跨越一步,又不知该怎么着手了。” 孔子善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足见孔子教学方法之高明。学习是退步,还是进步,关键在学生本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之高低亦在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大小。但老师之“循循善诱”,启发鼓励亦十分重要。无孔子之“循循善诱”,亦无颜回“欲罢不能”之叹。可以说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之目的也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