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

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对待知识的态度。孔子这一态度是诚实的态度,老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应取的态度。孔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学者,是因为他对

学问怀着这种客观的态度。他曾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 “困而知之者”,“因而不学者”。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天才,他说: “我并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去追求学问的人。”他甚至认为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就有位像他那样的人,不过不如他好学罢了。他不同意学生们把他当作圣人。他也瞧不起那种自己什么也不懂而凭空造作的人,要求人们“多闻”,“多识”。

他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意思是说三个一起走道,就有一个值得我取法的。当然孔子所谓的取法是正反两方面吸取教训,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知道了他们的缺点加以警戒。善良的人是我们正面老师,邪恶的人是我们反面的老师,二者对我们有益。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甘当学生,才能成为先生。一个诚实的君子应放下

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架子,应“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是说要不耻于向比自己的社会地位低,在学问上不如自己,甚至自己的晚辈请教他所专长的问题。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名垂千秋的《师说》一文中,对不耻下问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比我年龄大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应向他们学习,而年龄比我小的人,其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亦应向他学习。我是追求真理和知识,何必计较其年龄的大小。所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韩愈甚至认为学生未必就不如老师,老师未必就高明于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好注脚。

孔子不仅是不耻下问的倡导者,更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者。青年的孔子曾“入太庙,每问事”。就是说一进入周公庙,就向人们问这问那。他的这种勤学好问的态度曾一度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怀疑他是否知礼。而孔子多问、多闻、多见正是孔子成为博学之士的前提条件。据史书记载,孔子曾向郯国的郯子请教历史知识,也曾不远千里,西去雒邑,问礼于老子,还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学琴。所以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以能者为师,博采众家之长,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伟大的学者。

不耻下问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具体贯彻,其本身就是一老实的态度。这态度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在等级森严的西周时代乃至秦汉以来的一切封建社会中,这一学习的态度很难得到具体的落实。因为不耻下问的背后,意味着在道的面前,在真理面前不分贵贱,不分长幼, 不分贫富,人人平等,能者为师,所以“不耻下问”是孔子光辉思想的组成部分。

孔子还提出了“温故而知新”的光辉命题。大家都知道,《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的东西时常加以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孔子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时常加以温习,以做到“温故而知新”。“温故”是要求学生不要忘掉了已学的东西,“知新”,是说要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要固步自封,不知长进。“温固知新”还有一层含义是说在重温已有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新思想,增加新的领会。“温故”是继承,“知新”是创新,“温故知新”是继承中创新。孔子关于学习的许多命题,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具有超时代的理

论价值,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科学的光芒。今天,我们重温这位先哲的教诲,对于我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