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猛相济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与弟子们从泰山旁走过,见一位老太太哭得十分伤心,便派其学生子路前去询问。子路问道:“您哭得这样悲痛,好像有十分伤心的事情。” 老太太说:“是,从前我公公被老虎吃了,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心爱的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说:“为什么你们不离开这里呢?”老太太说: “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告诉身边的学生说:“学生们记住,苛政比老虎还厉害呀!”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暂且不讨论,但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那就是孔子坚决反对苛政。他要求统治者对老百姓应宽之,惠之,信之,恭之,敏之。他的学生子张曾问他如何才能算作仁,孔子说:“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的人就是仁人了。恭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 城实就会为人信任,勤敏就会提高效率,慈惠就能使唤人。”

孔子的宽民、惠民思想还表现在他坚决反对与民争利上。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于周公”的季氏“聚敛”财富,他极力反对,甚至不惜断绝师生情谊,要求学生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当鲁哀公问其学生有若,年景歉收, 财政不足,如何增加财政收入时,有若告诉他,用十一之税,鲁哀公回答说现在已经用了十分之二的税收仍然不足。有若严正指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就是说老百姓丰衣足食,君难道还担忧不足吗?老百姓缺食少衣,君的富足又从何谈起呢?有若的这些话,反映了孔

子的藏富于民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正是因为要藏富于民,故而孔子才坚决反对统治者与民争利,要求统治者“博施济众”,并主张减轻百姓的徭役,做到“散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这二者合起来,就是他著名的“养民也惠”、“使民以义”的思想。

孔子虽然非常重视道德教化,但他认为道德教化应建在百姓富足的基础上。《论语》曾说:孔子到卫国去,其弟子冉有为随从。孔子看到众多的老百姓说:“人可真多啊!”冉有问:“既然人已经很多了,下一步该如何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起来。”冉有再进一步追问:“既富了,又该如何?” 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在孔子看来,生活是第一位的,道德教化应以生活富足为前提。足见孔子的德治主义并非是抽象的道德主义,更不是虚幻的道德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现实的道德主义。

在孔子的思想中,尤为可贵的是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子贡向他请教治国方针,他回答说:“有充足的粮食,有强大的军队,老百姓就信任你了。”于贡问:“万不得已,必须在三者之中去掉一项,那应首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军队。”子贡又问:“万不得已,必须在剩下的两项中再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说明孔子充分认识到,一切富民、惠民、宽民,博施济众措施最终是要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一切都是徒劳的,只有取信于民,国家才有立足之处。

孔子的这一思想为战国时代的儒者孟轲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权者应“忧民之忧”,“乐民之乐”,“省刑罚,薄赋敛”,使老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丰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他把这一思想称之为“保民而王”。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其中不乏民主思想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