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列国

孔子怀着既留恋又惋惜的心情,于公元前 497 年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

达 14 年的周游列国的历程。据考证,在这 14 年中,孔子主要活动在卫国、陈国、曹国、宋国、郑国、蔡国等六个国家。所谓的“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只是一种夸大的说法罢了。

孔子周游列国既不是为了观赏不同国家的山光水色,风土人物,也不是为了沟通不同国家的关系,更非是为了求学问道,目的在于寻得明君的重用, 实现自己救世的政治抱负。当然,在这 14 年中,孔子尽可能地向弟子传授知识,同不同的人物接触,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和处世之道,但这些只是这次周游的副产品,并不是主要目的。

公元前 497 年,孔子带着几十名随从弟子,浩浩荡荡,离开了鲁国,向卫国进发。到达卫国后,孔子及其学生住在卫国大夫、子路的妻兄颜浊邹的家中。卫国在鲁国的西面,地处中原,人口兴旺,经济富裕,当时的国君卫灵公又有好贤之名,于是孔子就把卫国作为实现政治抱负的第一个目标。卫灵公给予了孔子在鲁国的同等待遇,然而对孔子的仁治主张毫无兴趣。非但没有重用孔子,而且还发生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

其一是历史有名的子见南子。卫灵公是一位十足的好色之徒,他有位漂亮且淫荡的夫人叫南子。卫灵公对南子言听计从,南子有“小君”之称。这位“小君”派人对孔子说,要想得到卫灵公的重用,必先见她。孔子本不愿见,后不得已而见之。这一见引起了其学生子路的不满和怀疑。孔子对其学生发誓说,如果我有不当处,当遭天罚。孔子见南子后,并没有得到卫灵公的重用,这说明这次会见并未能使南子满意。然而对一向重德轻色的孔子来说,无疑是受到了一次奚落,而且是受到了轻浮女人的奚落,孔子在卫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其二是为卫灵公夫妇之次乘。有一次卫灵公出游,与夫人南子同车,而孔子则坐在其后面的车子上,卫灵公招摇过市。孔子觉得很丢脸。孔子那时的社会声望已相当高,而卫灵公并不真心想重用他,只不过是把他作为一种点缀的花瓶,以骗取尊贤之名而已。因而孔子觉得深受耻辱。

其三是卫灵公向孔子问兵阵。孔子一向主张仁政,提倡德治,向来反对以武力解决问题。而卫灵公竟然向他讨教陈兵作战的问题,所以孔子一听就很不高兴,回答说:祭祀方面的知识,我曾经听说过,军旅方面的事情我没有学过。至此,孔子对这位好色、好武的卫灵公彻底失望了。于是就带着随从弟子离开了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到陈国去,途经匡地,匡人以为孔子是曾经暴虐过他们的季氏家臣阳虎,于是便把孔子拘禁起来。当然后来他们还是把孔子放了,不过他去陈国的计划也受到了影响,使他被迫重新返回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等人又回来了,非但不怪罪孔子的愤然离去,还亲到郊外迎接孔子师生。这说明卫灵公对孔子还是比较友善的。公元前 493 年,卫灵公死了,由谁来当国君呢?卫国上下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孔子不愿介入卫国内部的纷争,便离开了卫国,前往陈国。

由卫至陈,孔子及其随行一路经过曹国,曹国没有接待,经过宋国时, 宋国的大夫司马桓魋还想杀害他,结果只好“微服过宋”,即化妆经过宋国的境地。到郑国时,孔子与其弟子都走散了,十分狼狈,有人称他“累累如丧家之犬”。到陈国后,生活基本安定下来,但仍然未受到重用。公元前 489 年,吴国伐陈,陈国大乱。孔子离陈过蔡去楚国的负函,结果被军队围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皆病,独孔子弦歌不绝,这就是著名的“陈蔡绝粮”。次年,卫国政治局面又安定下来,孔子复回到卫国。

孔子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外到处奔走 14 年,希望得到一位国君的重用,以便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实现自己德治和仁政的社会理想。然而他未能如愿以偿,反而历尽坎坷,到处碰壁。这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就客观上讲,春秋时代,是一礼坏乐崩、斯文扫地、天下大乱的时代, 大国要兼并小国,小国要保存自身,都需要武力。这对于“俎豆之事,尝闻之也,军旅之事,未尝学过”的孔子来说,无疑不适应于现实的需要。就主观而言,孔子倡王道,斥霸道,讲仁义,贬武力,在他看来,武力与霸道虽能见效于一时,但最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武力并不能使人心服。这种思想虽然高明,但对充满战争的春秋时代来说,迂阔而不切实际, 这就注定了孔子周游列国而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