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康
小康是时下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汇,诸若小康水平、奔小康、达小康等等,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时常出现。而我国能不能在 2000 年以前实现政府所设想的小康规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今天我们所言的小康,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发展阶段,是指在 1980 年的基础上,国民总产值、国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完成翻两番的目标,达到西方中等国家的发展水平。
小康这一妇孺皆知的政治术语,却是一古老的词汇。它源于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它的出现与孔子有难解之因缘。《礼运篇》说,孔子参加完鲁国的祭祀,走出大厅,来到楼台上,感叹不已。当时他的学生言偃在他身旁,就问老师为何感叹。孔子告诉他,远古时代,大道盛行,他没有赶上, 十分遗憾,然而他却是十分向往,故而感叹。于是他就向言偃讲述了大同小康的社会情景。他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优美的文字给历代中国人展现了尧舜时代美好的社会图景,它成为先进中国人的理想追求。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大道盛行,天下为公。贤能者在上,人们诚实修德,和睦相处,在这里,人们没有亲疏的区别,没有私有观念,老年人能得到良好的事奉,壮年人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小孩亦有所长养,孤寡之人及残废者的生活皆有保障。男人们都忠其职守,女人们皆有其归所。厌恶把东西丢在地上,但不是要藏为己有,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能全部
发挥出来,但不是为了自己。图谋不轨和偷盗作乱之事亦从未发生过。所以夜里人们也不用关门,这就是大同。在大同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没有欺诈,没有私有财产,这是一公正的社会,一真、善、美充分实现了的社会。大同是小康的对应语,是孔子对远古社会的美化,是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孔子十分婉惜和感叹,因为他没有生活在大同时代里,更使他深为感慨的是,他连文、武、周公时代的小康也未赶上。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他心目中的小康。他说: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其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在小康社会里,大道隐而不彰,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私有观念也出现了,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财产据为己有,劳动是为自己。为适应这种“家天下”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规范。政权由尧舜时代的禅让,演变为世袭。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权,建立了城郭,开掘了沟池, 设立了礼仪,以使君臣定位,父子笃亲,兄弟和睦,夫妇和谐,并划分了田界,以赏勇敢和聪明的人。人们建功立业也是为了自己。这时候,图谋不轨的现象出现了,战争也发生了。这就是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时代的景象。这六位君子当权,他们都谙于礼乐,讲求“信”、“义”、“仁”、“让”,这还不失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一和谐的社会就是小康。
大同是无争斗的社会,小康则是有争斗的社会;大同是平等社会,小康则是不平等的社会;大同是赏贤与能的社会,小康则是“大人世及”即世袭社会;大同是公天下,小康是私天下、家天下;大同社会没有阴谋,没有战争,没有沟池,小康社会则出现了阴谋,发生了战争,设立了沟池。因而大同社会是最完美、最公正的社会。小康社会虽没有大同社会那样完美,但它著义考信,崇仁讲让,人们尚有正常的生活,仍不失为一和谐之社会。
大同社会是孔子对远古时代的追述和美化,而小康则是其对夏、商、周三代社会图景的描述。在他的心目中,大同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小康社会已远不如大同社会那样真纯和完美了。而三代以降, 礼坏乐崩,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城夺地,相互攻杀,与小康社会亦无法比拟。人类社会由大同到小康再至春秋时代,是大道由行而至隐,由隐而至无的时代,是人类步步下降、沉沦之时代。孔子一生奋斗之目标,就是要扭转这一下降为提升,重建西周时代的小康社会。
《礼运篇》对大同、小康社会的设计是借孔子的口说出的,但它是否为孔子所作,是否反映了孔子的真实思想,历代学者争论不已。不过多数学者认为,《礼记·礼运篇》显然是孔子以后的作品,但它依然能体现孔子的思想,能代表孔子的思想趋向。我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论语》是孔子一生言行的真实记录,对此历代学者并无异辞。在《论语》中孔子竭力赞美“尧舜之世”,十分向往西周的社会生活,并把重建西周的人文秩序作为自己的近期的奋斗目标。
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战!吾从周。”意思是说西周的礼仪制
度是以夏、商两代为依据,然后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周朝的。他认为由夏至商,由商至周,礼乐文化是不断完善、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他说商礼是继夏而来的,对夏礼有因袭,有抛弃,周礼是继商礼而来的,对商礼有因袭,有抛弃,礼乐文化发展到西周已臻成熟,周代文化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但东周以后,周礼遭到破坏,斯文扫地,因而恢复周礼就是使中国文化拨乱反正,故而他以周礼的继承者自居。
有一次,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途经一个叫匡的地方,当地群众误以为他曾暴虐过他们的鲁国季孙氏家臣阳虎,把他拘禁起来,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形下,他说:“自周文王死后,一切的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些文化遗产.那为什么又让我掌握了这种文化;天既然不想灭亡这种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这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文化传人对自己事业的自信。
孔子在理论上盛赞周礼,在实践上也为“行仁”和“复礼”、为重建西周的人文秩序奋斗了一生。在鲁国他仅当了几个月的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就发动了旨在弱私门、强公室的“堕三都”运动。不过孔子的这个愿望并未能实现。但他并不失望,毅然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带着学生去寻找实现愿望的明君。虽然他到处碰壁,但他依然知其无可奈何而为之。无沦孔子的活动是否合乎历史的发展潮流,他那种为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都是令人起敬的,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重建西周的人文秩序只是孔子的近期目标,而由西周重现“尧舜之世” 则是他的最高理想。他说:“齐国一变革就达到了鲁国的状态,而鲁国一变革就达到了太平盛世了。”齐国是东方大国,东临大海,有渔盐之利,且工商业发达。自管仲为相,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以来,齐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孔子心目中的传统国家已有很大差别。而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 周公虽未亲临就封,然其子伯禽却从周天子那里带来了大量诗书典册。故当时人有“周礼尽在鲁也”的感叹。可见鲁国是保持周礼最好的国家。孔子的“齐一变至于鲁”就是春秋之世达到小康,而“鲁一变至于道”就是由小康进入“尧舜之世了”。
孔子对“尧舜之世”称颂不已。他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说:舜和禹真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一点也不为自己。他称赞尧说:“尧真是了不起,真高大得很呀!只有大最高最大,只有尧能学习天。他的恩惠是无比的广博,老百姓简直不知如何称赞他。他的功绩实在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太完美了。他还盛赞大禹的自苦利民的品格,说他自己吃的很坏,但却把祭品办得极丰盛;自己穿的很坏,却把祭服做得极华美;自己的房舍很坏,却把自己的才能完全放在水利事业上。尧、舜、禹是孔子心目中的三位圣王,这些人不仅是道德的化身,还是杰出的政治家。据传说,尧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号陶唐氏,史称唐尧。据说他曾制定历法,并命羲氏、和氏以历法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 以确定民间播种的季节。也曾任命大禹的父亲鲧(gǔn)治理洪水。他首开君位禅让制的先河,并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核,最后将君位传给了舜。
舜,史称虞舜,名重华。其父叫瞽叟。据传说小时不为父母所喜,成人后,其父母连同弟弟曾几次想杀死他,但都没有得成。由于他信守孝道,对狠心的父母忠心不改,20 岁便以孝闻于四方了。四方部族选举他为尧的继承人。
禹,史称大禹或夏禹。虞舜时洪水滔滔,泛滥九州,其父鲧治水无功, 被杀于羽山。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外奔走达 13 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 脚上的毛都磨没了,终于以疏导之法,开沟修渠,治服了洪水。由此他被舜选为君位的继承人。然而其子启为争夺王位杀死了伯益,继承了王位。这样由尧、舜、禹以来的禅让制就变成了世袭,由公天下变成大人世及的私天下。
用现代的眼光看,尧、舜、禹的时代只是原始氏族公社制的社会,那时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过着平均劳动共同分配的生活。孔子赞美这样的社会是囚为孔子充满了对人间公正、平等的向往。当然孔子所描述的大同图景与真正的氏族公社有所区别,孔子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大同社会予以追忆的。
子路曾向孔子说:愿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告诉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是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生活安逸,朋友们信任我, 青年人怀念我。孔子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真诚、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追求一种人格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他曾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 75 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是说一个国家和家庭,不担心财产少而担心财产分配和占有不均匀,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孔子认为财产均等了,就无所谓贫穷,人际关系和谐就无所谓财产少,社会安定就无所谓倾覆。可见,财产均等,人际和谐,社会安定是孔子梦寐以求的理想。这一理想的实质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现代社会中不利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有不可克服的负作用。但在严刑峻法、等级森严、财产为极少数人占有的春秋时期,无疑是一种来自下层社会的正义呐喊,也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极度不平等的强烈控诉,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希望和要求。
综上可见,孔子思想与《礼运篇》的大同小康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大同小康的确代表了孔子救治社会的愿望和理想。尽管人们可以说大同小康是孔子以后的提法,但其思想实质在孔子那里就已潜存了。因而将《礼记·礼运篇》作为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资料是有道理的。
当然,大伺、小康这一范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几经变迁。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用炮舰将国门打开,先进的中国就踏上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伴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输入,小康、大同的意蕴又有了新的含义。康有为可以说是改造孔子大同、小康思想最为得力者。早在维新运动时朗,他就对大同、小康重新作了规定。后来他又写了《大同书》,对未来的大同社会作了系统的构想。在他看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未到真正实现过太平盛世,而由封建社会向君主立宪制,由君主立宪向民主共和的过渡就是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复由升平世进入太平世。君主立宪代表了小康,而民主共和则代表了大同。在大同社会里,国家不存在了,私有财产不存在了, 人种差别也不存在了。夫妻之间也没有必要再登记结婚,组合家庭,只要订立一个长则一年,短则数月的婚约就够了。妇女一怀孕就入胎教院。小孩一出生就入了保育院,以后便是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大学院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人人都不知其父,也不知其母。那时的社会采用大机器生产,人们吃美食,穿美衣,居美室,游美国,生活在极为幸福、极为温馨的社会之中。故而谁也不愿死,但愿长寿。为了长寿,大家都专练精气,以便成为“天游化人”。
孙中山先生亦向往大同社会,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但他心目中的大同社会,且不说不同于孔子,就是与共同时代的康有为的设想也有很
大的差别。他认为民生主义就是大同主义,又叫共产主义。他认为大同主义在政治上是一真正自由、平等、博爱之域,“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在经济上,实行真正的均产主义,即贫富均等,不允许富者压迫贫者。这时候,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大同小康,又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面谈到时下的报纸、电视、广播经常使用的奔小康、达小康、提前入小康之小康,按照一般的解释是指人民在解决温饱以后,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它是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而大同则是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近代以来,思想家、政治家们争言大同、小康,然而他们都只是借助了孔子之名言,就思想实质而言,已与孔子心目中的大同小康大相径庭。如果说尚有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近代思想家们同孔子一样,都把小康和大同视为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视小康为近期的奋斗目标,而大同则视为奋斗理想, 然而这种相同依然是形式的。如果问近代思想家们同孔子相比最大差别是什么,很显然,孔子的小康大同的实现是由今而古,而近代思想家们的小康大同则是由今而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