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如果说过犹不及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解说中庸之道的话,那么,和而不同则是从积极的方面来阐发中庸思想。

在孔子以前,和、同作为哲学范畴就已出现,且被思想家们广泛使用。

西周末年,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他所说的“和” 就是不同质的物的相互协调和结合,如“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生成百物”,有如“和五味以调口”,“和共律以聪耳”等等。所谓“同”就是同一性质事物的增减。如同一声调,同一颜色,同一味道等等。史伯认为和就能产生新的事物,同则使事物呆板,以至灭绝。和则有前途。同则无前途。大约与孔子同时的齐国之相晏婴则系统发挥了和同理论。晏婴所谓的和是指由许多性质不同的事物所构成的一个新的和谐的统一体。如厨师做菜, 将水、火、醋、酱、盐、梅等以烹鱼肉,使之成为一道味道鲜美的菜。同则是绝对等同,即同一性质事物的相加。如“以火济水”、“琴瑟专一”等等。晏婴认为不同性质的事物乃至对立性质的事物,具有互补、协调的功能,只有这种互补和协调,才能产生事物的新形态。他认为像清浊、大小、长短、刚柔、高下等等,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故而运用于政治,他主张“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样就能克服君主决策中的失误,使政治清明,人民归附。同时相反,君曰可,臣亦言可,君曰否,臣亦言否,结果导致君主决策的失误, 使政治昏暗,人民离心。晏婴的和、同观看到矛盾对立两极的互补性,将和同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思想传统,明确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说君子能以自己正确意见来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恰到好处,小人则一味附和、讨好他人,不肯提出不同意见。孔子明确表示,对君主应采取“勿欺也,而犯之”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讨君主的喜欢而欺蔽他, 而应以诚实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哪怕是冒犯君主。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本应当相互督责,相互启发,向对方提出不同的意见是帮助对方的一种方式。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人,甚至是其弟子们的意见。他在谈及颜回时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就是说, 颜回不是在帮我啊,对我说的话虚心接纳,从未提过反对意见。他公开主张: 学生应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可以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不过二者角度不同,亚里士多德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反映了他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决心。孔子是从老师的角度说的, 反映了他对后辈的期望和鼓励,也反映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

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因而他坚决反对与世俗同流合污。他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庄重而不固执,团结而不结党营私,小人则结党营私,同流合污。所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反中庸,就是不愿表示自己的意见,不分是非曲直,一味与世俗同流合污。孔子怒斥这种作风,认为这是对道德的践踏。所以孔子并非是一位不分是非的调和主义者、折中主义者,相反,他是一位很讲原则的人,是一位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又能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的人。

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闪光的思想,它闪烁着人生的智慧的光芒。它告诉人们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怎样看待他人批评,时至今日,仍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