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是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形和格局。“学在官府” 是说学校在官府开设,专门教育贵族子弟,平民并没有任何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愚民政策。在贵族们看来,平民阶级、尤其是奴隶阶层根本没有资格接受教育,更不能让他们掌握文化知识。因而那时文化教育作为贵族的专制被严格封锁在贵族集团的手里,春秋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新整合,一些受过教育、有文化的贵族没落了,《诗》、

《书)、《礼)、《乐》等礼乐文化由官府垄断开始向民间散落。孔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 是说不分贵贱、不分种类庶鄙,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富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没有不教诲的。孔子所要的那点薄礼,就是十条干肉。十条干肉在当时是很菲薄的。孔子办学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他之所以要收束脩之礼,只是要学生主动地向老师表示一种敬意。

孔子从青年时代起就收徒讲学,教育了 3000 多弟子,其中身通六艺者就

70 余人。他凭着自己广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德行,感召了他的门徒,使其私学

愈办愈兴盛。有的学生才比他小几岁,如颜回之父颜路只小孔子 6 岁;那位

“君子死,冠不免”,后被人砍为肉酱的子路小孔子 9 岁;楚人秦商只小孔

子 4 岁,而曾参则小于他 46 岁,颛孙师小他 48 岁。还有许多弟子小他 50

岁,公孙龙甚至小他 53 岁。这一方面说明他收徒不分老幼,“有教无类”, 另一方面说明孔子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直至其生命的最后一刻。

孔子不仅是“有教无类”的倡导者,更是这一主张的实践者。他招收学生,不受出身、贵贱、贫富、国籍的影响,从而使许多出身贫寒的青年有了按受教育的机会,如颜回,住在简陋的巷道里,箪食瓢饮,生活十分贫穷, 13 岁从孔子学,以其高崇的品德,闻一知十,知微知彰的聪慧,深得孔子之爱,并为三千弟子之首,七十二贤之冠。

子路是野人,生活十分辛苦,边学习边养家。仲弓出身贱人,家无立锥之地,然经过发愤学习,孔子称他有才干。

闵子骞,冬天甚至没有御寒的棉衣,以芦花当棉絮而用之,以德行显。曾参,家境贫寒,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手足都生出了老茧,常常三天不

煮饭,十年不添衣,絮衣破衫,面色虚肿。经过刻苦学习,成为孔门后起之秀,为传孔子之道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然,孔子学生中也有生活比较富裕,出身贵族阶层的人。如子贡就是当时著名的富商,孟懿子、南宫敬叔就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

孔子的‘有教无类”不仅体现在社会身份的类别上,而且还体现在学生们的天生禀赋、性格特征上,也就是说他不分智愚、狂狷一并教育之,如他的学生高柴据说就很愚笨,曾参也不算聪明,子张性格怪偏,难于接近,子路则性情粗野⋯⋯但他们经孔子精心的培养都成为学有所成的人。

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未能贯彻到底,他一生未收一位女弟子,这样,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就被他排斥在受教育之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