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能的使用
现在把水能作为生产的一种能源使用有两种形式:直接利用,如瀑布; 间接利用,通过电力转换。如前面所阐述的,这两种情况在理论上都被视为具有固定价格而整体上价格较低的燃料原料地。其生产的马力易于折合成产生相等能量的煤、那么也许我们可以把“白”煤的运量及价格与“黑”煤作比较,这一点很简单。然而,这种可折合为一定量煤的能源具有区位影响的特性,我们必须详加考察。
- 在利用瀑布的情况中,只有在一个地方即瀑布所在地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折合成一定量的煤。这样的瀑布产生了一种可变的、局部性的区位作用; 区位即可走向这个具有区位利益的地方,也可留在原地。如果留在原地,区位绝对不会受该地的区位利益所左右。前一种情况什么时候发生呢?后一种情况又何时发生呢?如果现在区位仍未被该地区位利益所影响,那么实际上说,这意味着区位图的形成和区位的选择是从优势地区的煤产地出发的。我们知道区位图就是这样建立的,并视之为标准区位图。利用瀑布对于煤原料地的利用造成排挤,并且在有瀑布的地方形成了新的区位图。这意味着新区位图中的区位移向了一个点,这个点在理论上还是一个新点,即瀑布点。所谓理论上的新点(如利用更廉价或更有优势的原料地而放弃了一些煤产地) 事实上是由于在瀑布点建立区位的必然性而导致了区位图中的区位转移。因此,凡是在原区位图中的区位不位于动力原料地即燃料地的各种情况中,区位将被迫走向新的能源地即瀑布所在地。从这里可以得出(在此我们暂做一小结),在瀑布地所获得的能量比在煤原料地所得到的能量价格低廉且有更多优点,瀑布的区位作用不会同煤原料的区位作用一样大,即便水力具有煤原料地所提供的等量利益。因为当区位偏离于最小运输成本的标准点时,产
生了动输成本的追加,产生水力的瀑布的区位作用就会因这种追加而削弱。即使水力是相应的廉价的煤动力,瀑布地的水力所引起的区位变革与煤原料地的情况相比仍是较弱的。瀑布的区位作用仍限于较低程度,低于瀑布地区水能的不可运输性所必需图内区位转移的限度。在原先区位受动力原料地分量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区位的转移才是非常广泛的。
瀑布水动力什么时候能够取代煤原料地并把区位引向自己呢?显然,只要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所增加的运输成本时就可取而代之。所以我们需要把水动力区位的水动力成本与煤原料地的煤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区位运输成本指数与新区位的运输成本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如果水力成本与到水力区位的运输成本之和小于煤成本与到煤区位的运输成本之和,那么,水力较廉价,可取代煤原料地。
举个例子,图 16 中,P 是使用煤原料地(位于 M2 的)的区位图 M1M2C 中的原有区位;W(瀑布)是使用水力的区位图 M2WC 中的新区位。我们要把 W 处的单位产品的动力价格加上 W 的运输成本指数(a′,b′)同在 M2 的单位产品所使用的煤价加上生产地 P 的运输成本指数(a,b,c)这两个和数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总数小,区位 W 可代替 P,反之则不然。这表明不可输送的水力的区位作用很容易就可计算出来。其作用仅限于上述成本关系所决定的范围之内。除非所经路途较短,瀑布的区位影响会最为直接地作用于工业配置在原料地的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下图中区位不需要移动。①
- 可输送的水力——第一,如前所述,理论上我们把一般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 1 马力煤量转换成电力马力。这种可以把电力折合成煤量的电力价格
(在水动力区位上)同煤原料地所必需的煤价相比较。这样,我们在理论上把所利用的水能表示为一个假定煤原料地所产生的动力,它具有一个固定的、大体上较低的价格。第二,我们应考虑这种电力马力所耗用的运输成本, 假设可以把它折合成煤的运输成本。总的看来,我们发现能够大量输电的水力区位所提供的能源价格与折合成煤的价格相比极低,且每吨英里的运输价格也极低。在可运输的水力情况中,由于水力区位在理论上代表着非常廉价的煤(其运输价格低廉得惊人)原料地,所以水力的区位作用看来是明显的。水力这种极其低廉的特点,按我们前面的讨论,使水力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利用,比其地理位置使人所料想到的还要大,低廉的水力还会排除那种利用较好地理位置的原料地所形成的“区位角”。这种把水力折合成一定量的煤的吨英里的低运价在理论上被表示成“假想”重量的减少。低造价在适当的区位图中把区位移向其它区位角——消费地或其它原料产地——比舍弃煤原料产地后所形成区位图中的区位推向更远。在使用不可输送水动力的情况中, 我们发现:(1)新区位图的形成是利用了水力的结果;(2)遵照理论原则区位的迁移发生在这些区位图之中。然而,这种情况不同于前面所说的,因为区位没有移向动力原料产地,而是在相对方向——即向消费地和其它原料产地移动。然而,区位在新区位图中的移动是由于新动力原料易于运输而不是由于其不可移动性所致。
① 这个例子是在卡车出现前写的,但我们发现如果使用韦伯在此提出的方法,可解决所产生的问题。—— 英译者
从这些观察中,我们能在可输送和不可输送水力之间抽象出巨大的本质差异。不可输送水力的情形里,远离运输成本最小点的区位迁移提高了运输成本指数;因而缩小了水动力产地的“影响范围”,同时,在可输送水动力的情形中,相当于运输一马力的低运输成本使由于生产成本低已被扩大了的影响范围再次扩大。因为很明显输电(吨英里“理论”煤运价低)的运价格意味着各个区位图的运输成本指数降低,所以,把这些区位图摆在允许它们同其它区位图竞争的位子之上。如果马力的生产和输送 1 马力的费用充分低廉的话,那么有利地区位水力产地将在煤产地被舍弃的基础上产生大量区位图,就象许多区位被迁移似的。另一方面,即使位置不佳的水力产地也不排除其成为区位和生产的基础。
按照我们的理论,我们能够准确地确定水力蕴藏量在什么程度上以及靠什么区位的结论进入现代经济生活的。借用上个例子的图示,区位 P′(建立在 W 的水力产地代替了煤原料产地 M2)不会位于 W(正如不可输送的水力的情形),但在新区位图 M1WC 中,区位 P′比以前的区位 P 更接近 M1 和 C, P 是以煤原料产地为基础的区位图 M1M2C 的区位点。P′在新区位图中的位置决定于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业已熟悉的规律。在 WP′分量上的重量必然是以下二者之差,W 处产生的“理论”煤重量(用煤来计量的水力)和相对应的较低吨英里运价的运输线上要扣除的重量之差。为了确定区位 P′是否合理, M2 是否应当舍弃,我们不得不把“理论煤”的价格(水力以煤来计量)加在区位 P′的运输成本指数上。这个总和要同原区位 P 的运输成本指数和实际单位产品(在 M2 的)煤价格之和相比较。如果前者小,P′就是合理的,否则 P′就不合理了。这个例子显然可以普遍地应用。那么,将水力及其作用纳入运输指向的理论显然是可能的。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已经成功地把我们的理论用于现实的各种修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