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发展趋势

前面所述对运输指向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其中,那两个条件在发展中怎样变化并带来什么结果呢?在现实中,发展的一般含义是指在一个长时期内对自然的控制的持续加强和人口集中化的持续发展。这种定义的发展在运输指向的条件中产生下述变化:

第一点,发展使人口集中,它将导致对可利用的广布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其结果在某些地方非再生性广布原料耗竭告罄,许多地方对再生性广布原料的需求超过地方产量。这两种情况都将从这些地方的生产中排除广布原料,前者全部消除了广布原料,第二种情况则只是从其需求不能再由地方供给生产的那一部分。随着发展和进步以及人口的不断集中,对广布原料的消除将甚至趋向更大的比重。实际上,这个过程在人口集中的区域能推向很遥远的地方,以致于原料的制造本身能在任何地方自行生产的(即技术上的),而事实上变成一种从其它地方才能获得(即地方原料)的制造的原料。就是说就人口集中的意义来讲,发展持续地减少生产中广布原料的份额,并代之以当地的地方原料。它不断地降低消费地的分量重量。这就是一般发展的作用之一。

第二点,就其对自然不断加强控制的意义来说,发展将影响地方原料的重量损失,并因此增加了生产对失重原料的使用量。人们可以把所发生的描述为这样一个持续深入的转变过程(考虑到不断加强对自然的控制),即从那些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现成的原料的使用,如木材、粘土等,到诸如矿物、化学物质等原料的使用,这些只有通过工业过程的手段才能从自然界夺取的物质。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损失的重量增加了。因为产生新材料的过程一般是燃烧过程,所以从使用燃料原料的结果来看,这是一个严重的重量损失

过程。而且,这些新材料本身由于被隔离开来失重巨大,并且所遗留的“副产品”,一般地说比以前的原料如木材、粘土等的副产品更多。结果这种投入生产的新材料越多,在生产该“原料”所引起的重量损失就越大。进一步说,对自然的控制导致更为普遍的“机械化”生产。由于机械化过程包括燃料的使用而导致每个机械过程转化成“失重过程”,并导致重量损失普遍增长。因而这种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生产中的各种方式的失重,所以通过取代广布原料,这种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原料分量,削弱了消费地的分量。

其结果,工业必须不断地坚决地从消费地向原料产地移动。事实上,这种普遍发展的观点促使我们了解我们所目击 19 世纪大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人口急剧的集中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伴随着生产的机械化和向金属使用的过渡,二者都倾向于摧毁(正如产生它们那样的迅速)那个时代工业区位的主要条件,即在运输决定工业区位的范围内,工业区位同消费地相一致的条件。工业区位从消费地的迁出意味着行会的灭亡,因为行会即是以工业区位与消费地相吻合为先决条件的。就区位理论而言,在此我们具有一般的基础知识了解这种类型的工业组织不可避免地衰落。当然这些行会被许多不同势力逐渐毁掉的,这些势力几乎都是强有力的。可以肯定,我们指出的区位条件变化不是最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