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聚条件

基于上述讨论,集聚形成所依赖的一个条件我们应当清楚了。这个条件是以各种规模单元的依次排列的临界等运费线的方式表现的。据前面分析, 临界等运费线排列密集表示集聚将移向较低级的集聚单元;疏而分散的等运费线表示集聚移向较高级的集聚单元;因此,集聚首先依赖等运费线的比例。这个比例代表着一种比率图示,即随集聚单元系列的节约增长的比率。经济函数的增长可以图解——投影在水平面上(参照下图 29、30)。如果每吨产品的节约指数随集聚单元规模增长而迅速增长,那么相对应的等运费线(参见图 29 中的 a1、a2、a3)间的间距拉大。反过来,如果节约指数增长缓慢, 则等运费线密集(参见图 30 中的 a1、a2、a3)。上面的分析只是讨论了集聚规模依赖经济函数迅速增长或缓慢增长的精确表达方式(以某种方式的表达)。经济函数通过确定集聚单元的数量和规模,并以某种方式展示出它是影响集聚的第一个因素。

但是,通过更为密切的考察还要揭示其它有关因素。除了等运费线系列之外,显然还有其它三种因素应当考虑:

第一,按照空间上基本圈定的临界等运费线的距离,应当清楚地理解为它与等运费线系列比例上有些不同。一给定临界等运费线的系列按照其空间间隔大小(参见附录第 241 页之前),或许呈大幅度疏散的圆环形,或呈一窄狭的漏斗状。况且,每一条等运费线对集聚都必须具有独特的意义。现在, 我们将着手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生产单元的自然距离。如果单元之间非常分散,分散在一个国家之中,则其等运费线形成公共交叉部分的可能性很小,这是同工业布局紧凑的情形相比较而言的。

第三,生产单元的生产量。这依赖于交叉部分被集聚的生产量大小。这个条件决定着从众多交叉部分之中哪一个(若有的话)能满足集聚单元所要求的接近的生产量。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三种要素,我们做以下的观察。

从劳动力指向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熟知第一个因素了。在那里我们发现等运费线的基本距离决定于①工业区位重(内含在工业特征中的条件),② 一般运输价格(一般环境条件)。所以第一个因素被分成两种条件,且各自独立地活动着。

另一方面,由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因素都依赖于同一个独立的条件——工业密度,所以它们可被合并起来。若干生产单元的生产量跨越相互间的距离集在一起,构成了给定地区的工业密度。把这两个概念合并成一个工业密度概念大有裨益,因为在现实中二者同是一般环境条件人口密度的反应。人口密度从经验上看包含两个方面:①特定地方的人口密度=生产单元的生产量;

②人口中心的数量=单个生产单元的人口分布。

在研究劳动力指向上,我们发现工业特征中固有的两个条件,且集聚中心的偏离依赖于这两个条件:①工业的经济函数;②工业的区位重。同样, 我们也找到两个环境条件:运输成本和工业密度(或者,作为我们的经验之谈,称人口密度),这些都是与影响劳动力区位类同的环境条件。

现在,首先让我们更密切地考察区位重以及两个环境条件的 影响性质; 其次,我们至少要做出在所有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一般集聚图示。

大概以一般方式重述区位重及运输成本的作用不大需要了。我们已知, 如果二者降低的话,等运费线就会扩张;如果二者增加,等运线就趋于收缩, 换句话,两种因素的作用是一致的。工业密度所依赖的两种因素之一,即称之为单个生产单元间的距离,具有同样的影响,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区位重和运输成本的变化(或任何一个原因)扩张或收缩等运费线(不改变其大小规模的次序,而实际上也如此),相当于等运费系列的增长或消退。因此,这种扩张和收缩增加了等运费线交叉点的数量,这正如引导等运费系列靠近,不改变每条等运费线大小,就会增加交叉的数量一样。因此,关于区位重、运输成本以及生产单元的距离,视为同一类相同影响的模式,因为它们的影响是一致的。

在注意交叉部分的形成及集聚规模的同时,不改变等运费线系列的扩散指的是什么意思呢?一开始,起码不能把它同等运费线的比例次序视为一回事——这种改变是指经济函数所产生的变化。不改变等运费线系列的扩展不能同等运费线比例次序的改变混为一谈。但是,正如后者较高级等运费线进

一步扩展意味着促进了某些集聚一样,那么引起等运费线向一起靠拢将具有同样的影响;因为这种接近明显增加了交叉部分,有助于交叉部分堆积充足的生产量;换言之,交叉部分的数量及充足的生产量这两个决定因素受到有利的影响,并引起在一个更大“规模”产生集聚。从图 31、图 32 看,以上所述是很清楚的,这是一个经济函数和仅有两级单元 a1、a2 的简化图。两图上的等运费线间的距离(即经济函数)都完全一样;两图的不同仅在于生产单元间的距离不同。图 31 比图 32 单元间的距离更大一些,图 32 上的单元间距缩短了近 1/4。

图 31 中,或许只存在倾向于 a1 的集聚,甚至只能假设两个单个工业单元能够满足所要求的生产量才能集聚。然而在图 32 中,如果我们假设 4 个生产单元总生产量必须而充分地满足构成 a2 集聚所要求的总量的话,那么倾向 a1 和 a2 的集聚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假设集聚产生在较高级单元 a2 方向上,事实上也是这样,因为 a2 的临界等运费线到交叉部分中点(集聚点)间的距离比 a1 的更长一些。概括起来:引导等运费线向一起接近会影响集聚的“规模”。它的影响比经济函数变化的影响要小;因为如果我画区位图时,所有等运费线间的相互距离都是给定的,包括较低级的等运费线的距离也是同一给定的距离,那么它们都会向一起接近。所以,每一步的总节约都按比例增长,但较高级等运费线的节约增长迅速,较低级等运费线的增长缓慢。(从低级等运费线到较高级等运费的一个系列,如果各条等运费线之间的距离给定的比例扩大的话,那么新的等运费线系列比前一系列获得更大的节约。这里的“每一步的总节约”指任意两条等运费在前后两个系列中节约的对比产生的节约——中译者)然而,我只要改变等运费线的比例系列的比率,即只让高级等运费线伸展更远一些,那么不同等运费线中只有那些较高级的等运费线相互靠近,而且总集聚节约的增加也仅限于这些较高级等运费线。由此可见,集聚规模受到的影响更直接。其后,我们的任务是更精确地使各种因素影响的量度差异公式化。届时,表达它们的各种作用方式将一览无余。

现在,我们回头考虑第三个因素的第二部分:生产单元的生产量。我们只能说增加生产单元的生产量很明显有助于集聚,即增加了集聚“规模”; 当然减少产量就减小集聚规模。如果单个工业的生产量充分地增加了,不曾大幅度扩张的等运费线的公共交叉部分现在将包含着集聚单元所必须的生产量。同样地,等运费线系列的较高等运费线的公共交叉部分过去不具有必需的生产量,那么等运费线现在具有这种能力了。生产单元甚至通过“自身” 达到如此高的生产量,以便能代表经济函数的各种水平,甚至不包括集中化产生的经济函数;人们会想到极端情况,总经济函数仅仅通过增加生产单元的生产量而实现,不需要工业发生偏离。以上这些表达生产量对集聚的基本影响,或许已经够了。由于区位图及其等运费线在澄清有关生产单元的生产量问题时,作为图示帮助是无效的,因此,在这里不可能提出更多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