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劳动力指向的环境条件

偏离度的两个环境条件好像是十分偶然的,好像不能以一般规则来陈述这两个条件是区位图与劳动力区位之间的交互距离以及劳动力区位的节约指数。①这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被事实证明了。无论我们形成的是什么样的一般规则,因为与给定劳动力区位相联系的给定的区位图的实际情况,在各个例子中总是不同的,劳动力成本实际压缩幅度对每个区位仍是特定的幅度。然而,由此不可推导出,即在一般规则范围不存在这些条件,而实事上这些条件已经产生了。不论是区位图之间的相互距离还是劳动力区位之间的相互距离一般都是决定于一对内在的相关事实,即人口密度和文明程度。

人烟稀少的区域同人口稠密的区域相比,很清楚,前者具有相当广阔的消费市场,区位图及其最小值点以大间距分布于一国之中;同样的,“劳动

① 对同一工业的劳动力区位来说,的确如此。

① 当然,通过一个劳动力区位同另一个区位的对比,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该区位的吸引力怎样受可能的替代所影响的。我们只需要比较劳动力区位到它们最近的原料产地距离。通过精确的距离,即一个劳动力区位到比另一个区位距离短,前一劳动力区位节约就比另一个要大,节约指数也就增加了一个适当的量。

力区位”也更加稀薄地分布于一国之中。所以,区域图与劳动力区位之间的平均距离就大。另一方面人口稠密意味着一个区位图的位置更接近另一个区位图,一个劳动力区位紧靠着另一个劳动力区位,那么区位图与劳动力区位之间平均距离短为主。需要克服的偏离距离以人口密度而变化。人口密度的增长总是意味着要克服的距离更短些,因而也意味着偏离将产生越来越有利的条件。这就是这种似乎偶然的和无关的区位图和劳动力区位所服从的一般规则。

用一种有效的更深入的说法,我们可进一步说人烟稀少的区域是落后文化区域,或称之为“无差异”文化区域更好。劳动力的效率对不同区位不是极为悬殊;同样的,工资变化也不大。在此,劳动力成本差异小及其压缩的相对幅度低。反之,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和劳动力成本的相对压缩幅度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将会增加。这就是人烟稀少区域要遵循的一般规则。

二者(区位图和劳动力区位之间的距离,劳动力区位的节约系数)将受到人口密度及其相伴随的文明水平提高的影响,以这种方式促进加强劳动力指向,因为增加了的压缩幅度,像减小了偏差距离一样当然推进生产向劳动力区位移动。所以,在人烟稀少的区域,工业显然主要按照运输工具指向的; 相反,在人口更加稠密的区域主要按照劳动力指向的。

最后是第三个环境条件即运输价格,它们重要性很简单。吨公里运价什么时候降低,表达偏差成本的等运费线什么时候就走向远处,劳动力区位的节约指数就成比例降低。结果呢,劳动力区位有效地吸引更远的地方;换句话说,按照劳动力的指向将影响越来越多部分的整个工业,这可由生产单元来定量量度。通过扩展劳动力区位的吸引圈层,越来越多的偏离的工业生产集中在最有利的劳动力区位上。这就是在这个环境条件下所遵循的一般规则。

或许我们看到在 19 世纪下半叶中期手工业和大规模工业之间斗争的精彩的一幕,它是最后一个规则的明证作为降低运输成本的成果。业已表明, 由于工业原料指数的变化,手工业的衰落意味着其生产在消费市场上的消失。现在,我们会说这种衰落通过铁路推动工业向最有利的劳动力区位偏离这个事实而加速了。当铁路运价开始急剧下跌时,劳动力成本指数的地方差异(这样说是因为运输成本被严重掩盖了)突然显著起来并具实践意义。这样,良好的劳动力区位围绕本身汇集了大批最先由运输指向的工业;即它们曾配置在市场附近,因此能在手工业基础上进行组织。在第二部分我们要展示这些适用于哪些特定的工业。①但同时,诸如家具、篮子、桶等产品从消费地(在那里通常是手工生产的)移向最佳的劳动力区位,我们要问是什么移动了这些产品呢。尽管制造业的条件在技术上总是变化不大,但在该劳动力区位上出于产品大规模市场化的目的,产生了制造业。我们将发现这种变化是较低运输价格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