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之谜

黑城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河下游的东方,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离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达兰库波东南约 20 公里处。黑城是北方党项族建立的西

夏国的古都,党项语叫“亦集乃”。额济纳是“亦集乃”的变音。

黑城为长方形,周长约 1 公里。东西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筑有瓮城,

现在城墙仍高耸地表,高达 10 米。城内的街道和墙壁及整齐排列的木头檐柱从流沙中露出。城外西南方,有一座蒙古包顶、壁龛样式的礼拜堂仍完整地矗立于荒野。

黑城外围有一片南北长约 40 公里、东西宽约 25 公里的地域,被当地牧民称为“幽隐神秘的黑沙包”。据说,在重叠的沙包下埋藏着一个古屯田区和田舍。沙包连绵,神秘莫测,连最有经验的牧民深入其中也有迷路的危险。据推断,额尔古拉是汉代、西夏、元代的主要屯田区和居民区,由于沙化, 有些房舍深埋沙下。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于 1963 年曾经队沙窝中清理发掘出一座庙宇,发现了一些色彩斑斓、姿态优美的元代佛像。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曾发戌甲卒 18 万,在张掖、酒泉至居延一带戌守屯田,因而出现了人口众多、商贾发达的城市。民间传说黑城由一位黑将军(名哈日巴特尔)驻守。敌军攻城时,先把自额济纳河经黑城的支流堵塞,切断了水源。黑将军率众死战, 直至储水耗尽,乃下令将城中所有金银珠宝秘藏在一口枯井中,最后战死。城陷,敌军屠城,黑城从此成为荒凉的的废墟。

1929 年,苏联地理学家科兹洛夫第三次来到黑城,寻找黑将军埋藏在城内的珍宝。他雇用当地牧民挖掘了两个月,挖到一定深度,便解雇了牧民, 由他的队员挖掘。两名队员跳入坑里后,鼻子流血,昏迷不醒,其中一名死亡。挖掘被迫停止,洞穴被重新填埋。迷信的说法是,有宝便有蛇,蛇是珠宝的看护神。科兹洛夫便散布说:“洞内有两条大蛇守护,凡人不得入内。” 现在,掘宝遗址仍清晰可辨。

黑城闻名于世就是因为探宝而发现意外的文物引起的。近代,外国人来黑城探宝的,除科兹洛夫外,还有英国的斯坦因率领的“探险队”。他们为寻黑将军的宝藏,到处乱挖,始终没有找到那口枯井,却挖出了大量的西夏和元代文书以及其它文物。科兹洛夫在一座藏式佛塔里发现了刻本、抄本书籍 2000 种以上,并发现 300 张佛画和大量木制的、青铜镀金的小佛像。另外,

他还在一座公主墓中发现了画在丝绸、麻布和纸上的佛教绘画 25 幅,至今保存在列宁格勒博物馆。

挖掘出的书籍中有著名的西夏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后来人们据此解读了西夏文。有关黑城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报告发表后,黑城便引起世界有关考古和旅游者的关注,成为人们向往的神秘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