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一)婚 嫁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青年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时,他们的亲属就为他们物色对象。男方家若看中某一家的少女,即请人去女方家求婚。若女方家应允,两家即开始议婚。也有男方家有钱有势,女方家虽不愿意,但最终强迫而成的情况,不过不常见。一般经求婚,女方的家长同意后,男方家即托媒人议婚,双方家长作主决定订婚的日期和其他问题。
订婚要送订婚礼,又叫“献彩礼”,即由男方家备置砖茶、白酒、点心
(以上都要双数)和“羊背子”(蒙人敬神、待客用绵羊煮的全羊肉食)一只,以及给女方的金银首饰、衣料等物,有时还要送若干钱。这些订礼,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父母将礼物收下,这叫“小定”。
小定后数月或年余举行“大定礼”。男方家馈送“羊背子”两只,用以招待女方家的亲戚;大馒头百余个送给女方家的亲戚,以代通知;另外,还要送白干酒两大瓶、金银首饰数套、哈达两块及四季衣服等。“大定”这天, 女方家要杀羊摆宴款待客人和亲友。俟亲朋安席后,媒人就单膝跪在炕沿边, 面向亲友持壶敬酒,并以蒙语高声朗诵联姻的祝词。祝词的大意是:
“奉上,奉上,敬献酒席宴上,送来美丽的衣服,宝贵的首饰,请贵方收下。礼物虽然微薄却表诚恳心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祖代相传。男才女貌、匹配相当,天定良缘,配偶成双,美满幸福,白头到老。谨向亲家宾客致以贺忱!”接着媒人给诸宾客逐一敬酒,并把哈达和首饰、衣料等物献给女方家长。女方家长喜笑颜开地接受了哈达,便算答应了婚配,这时媒人要求女方家把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及时辰八字写给男方家。之后,媒人入席上坐,共同饮酒进餐,大家猜拳行令一直到席散。
“大定”之后,男方家写明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 请人(一般是喇嘛)选择吉日。日子选定后,托媒人送交女方家查对,若女方家无异议,婚娶日子就算定了。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婚姻,男方家往往有送女家牛、马、羊、衣物、首饰的习俗。送牛羊头数的多寡,一般多以九为起点,从一九起,以至六九、七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其九九长寿的意思。遇到贫苦人家,无力备足九数,也可备送一头、两头或五头的。
在选定日子的前一个月,男方家应把礼物给女方家送去,女方家是不能主动要的。礼分全份、半份两种:全份是二十四数或二百四十;半份是十二数或一百二十;马、牛、骆驼、羊都可以,由男方家自定。男方家送礼时与女方家商定娶亲事宜,以便双方各自做好准备。
近代蒙族人的迎亲婚礼,仍沿用古时的抢亲配婚仪式。因男女双方居住距离较远,到女方家迎亲,一般要在女方家住宿一夜,其间进行各种习俗礼节活动。
迎亲时,新郎家要筹备酒席,通知亲属朋友。迎亲那日,新郎、伴郎均穿礼服,先行祭祖之礼,然后提前一天出发到新娘家去,新郎、伴郎和迎亲的随行人员都骑马前往。早年间新娘也是骑马而来,后来有了骡马轿车,新郎家就另备轿车一辆,篷上蒙红毡迎娶新娘。迎亲时,新郎身穿长袍、束腰带,足登马靴,身挎长弓箭壶。伴郎是武士模样,与新郎并排骑马前行,其余随行人员乘马随轿车同行。迎亲的人数必须是双数,取成双配对之意。迎亲出发的时间在婚礼的头一日晚间或深夜,这大概是沿用过去抢婚的旧习俗而来的。
在新郎尚未到达新娘家之前,新郎家先派一人牵羊一只送到新娘家,谓之“碰门羊”。另备“羊背子”二只、酒两瓶、大馒头百余个,一并带给新娘家。
迎亲的人到达新娘家时,即由媒人领着新郎把弓箭等物挂在新娘住室的窗外。然后,把迎亲的人让入客房,入座献茶,简作介绍,并以“羊背子” 款待。同时,另室设宴招待新娘的亲友宾客。男坐炕席,女坐地席,新娘坐于两席中间哭泣,表示对双亲恋恋不舍之意。这时,亲友用对唱劝说安慰新娘,之后由新娘的同辈姊妹把新娘挽扶到她的房中,卧在炕上,许多姑娘围坐周围,名曰:“围闺女”。目的是待新郎和伴郎进来讨亲(即讨新娘的芳名)时,先不让他们看到新娘,并以各种方式捉弄、耍笑、为难新郎。
宴席结束后,新郎和伴郎到新娘房中进行“讨名字”的仪式,新郎和伴郎先要跪向神佛行叩拜礼。然后,众人捉弄新郎的“节目”就开始了,什么“绕口令”、“唱情歌”、“试智慧”、“考膂力”、“罚饮酒”、“罚磕头”等皆依例一一进行。讨名字时,新娘的嫂子故意往远处扯,能说会道的伴郎用话往回截,经过多次交锋,直到新娘的嫂子把新娘的真名报出来,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这时,伴郎向新娘的嫂子及“围闺女”的姑娘们敬酒致谢, 并让新郎给她们施礼。
讨完名字后,新娘的弟弟给新郎行“赠束腰带”礼,这也是内弟们耍笑新郎的一个项目。内弟们使尽气力把腰带紧束新郎腰间,这时有经验的伴郎即把两臂插入新郎腰间,到腰带束紧时再把两手抽出,从而松宽了新郎的腰带,使新郎不至受窘。此后,新郎坐酒席前,左手拿“羊背子”一块,右手拿刀一把,做出吃肉的样子,要做三次才行。到此,宾主尽欢而散。新娘要一直等到娶亲的人们退出之后才起来吃饭。
同一天,新娘家要派车把陪送新娘的嫁妆、衣物、箱柜等物送往新郎家。次日清晨,新娘家安排送亲的宾客,其人数与新郎家迎亲的宾客数相等。
行前,要款待送亲的人,另给新郎和伴郎备“上马宴”一桌,要吃水饺,谓之“上马饺子”。不过在水饺中故意包辣椒面、盐面以捉弄新郎。此时,伴郎又要替新郎把辣或盐饺子夹入自己碗中,替新郎解围。
新娘出嫁时,新娘家还要聘请一位精通礼节的老妈妈(蒙语称“毕力更”)
随新娘去陪住几日。新娘按喇嘛选定的上车时辰上车,穿的全是新郎家送的衣服。冬天,新娘头戴筒状的帽子,夏天则用绸绢罩头,由长辈亲属(如舅舅等人)背送上马或安坐车上。新娘临出门前要发出哭声,表示不愿离别双亲,并把一双筷子和一些食物扔在门前,意思是不忍带走娘家的福禄。
在新娘上马或上车前,新郎和伴郎先给神佛和新娘家的祖先敬香叩头, 并进行“掰羊脖”礼。行此礼前,新娘的嫂子们故意在羊脖中穿一根小木棍, 不让新郎一下子折断羊脖,以此耍笑新郎。伴郎为使新郎不受奚落,就偷偷用刀子把羊脖子中间的筋络和木棍割断,以便新郎一掰即断,表示新郎有臂力,对新娘有诚意。
“掰羊脖”后,新郎手执弓箭到新娘房中虚放一箭,并用弓挑开新娘头巾察看,然后挎着弓箭(也叫包袋)走出房间。新郎依指定的方向张弓搭箭, 将箭射过喜车。之后,把弓箭系在新娘的车篷上,新郎等骑马先行,喜车随之起动了。新娘和新郎先按照喇嘛推定的喜神方位走 100 步,然后才走入正道。娶亲的、送亲的都围绕着喜车前进。
新郎家的人估计喜车快到村口时,派一骑术高明者,带着上贴“喜”字的羊头一个、酒一壶迎接。待喜车到时,把酒洒到喜车的马头、马背上,把羊头扔到车下,然后向送亲的人一一问候,然后引导喜车继续前进。迎亲的人一上马,送亲的人就来抢帽子(不上马不能抢),叫做“叼帽子”。如帽子被抢走,迎亲的人就得在婚礼筵席上给送亲的人敬酒、唱歌,不然帽子拿不回来。抢帽子的过程就是一种马术表演,表现了蒙古族的强悍精神,极为有趣。
喜车将进院时,新郎家大门前横置一椽,两端束有哈达。门外有四至六人相迎,叫做“接媳妇”,其中二至四人是青年妇女,她们头戴钿子,身穿大褂,举手致意。另外,还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招待新娘家送亲的人。所有的人都要经过横在门前系哈达的椽子才能到达招待的地方。喜车一到, 新郎家院内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娶亲的陪伴送亲的用过茶点之后再上喜面,略休息后就入席了。
新娘下喜车后,头上有筒帽(或绸绢)罩着,不露面。新郎和新娘跪在神位前行礼。神位前有两个带柄的银杯,柄上用红绸互系着,内盛牛奶。一位年长者手持两银杯,递到新郎和新娘面前给新人喝。接着由新郎家的近亲、属相相同的人抱新娘入喜房。新娘坐在选定的地方,新郎用箭挑开新娘头上的筒帽(或绸绢)。稍事休息,新人便开始拜灶。
拜灶时,新郎和新娘在炉灶口并排跪在一张羊皮上,给灶神敬香行礼, 然后由“梳头妈”(新郎家邀请的专给新娘分发梳头的长辈妇女)给新娘把头发分开,梳成“媳妇头”,拜灶需先用白布做好一个能伸进两手的口袋, 上贴着红布剪的日形、月形图案各一。日形图案贴左方,月形图案贴右方(意为阴阳和气袋)。再备一盘肉块、糖枣、奶酪、奶油、点心、羊骨等。灶里生火,男右手插入袋的日形图案处,女左手插入袋的月形图案处。两人合捧盘,把各种食物少许放入灶里。一老妇人在旁,口中不住声地用蒙语念着吉语:“贷来——贷来,疆施门更益来——益来⋯⋯宝音克实益来——益来⋯⋯”另一旁的喇嘛也在不住声地念经。最后,两人把盘子供在灶前,并合饮一杯喜酒,相对施一礼,新郎引导新娘入喜房。新娘重新梳头打扮后更换新衣。
拜灶后,新郎、新娘要给各席宾客敬酒,并跪地叩拜(新娘有时仅行请
安礼)。
新娘在未梳洗前,任何人是不许耍笑的。当新娘拜了灶神,梳了“媳妇头”后,人们才能开始耍笑新娘。中午新娘出去给宾客们敬酒后,再想回到新房就很困难了。在新房门外,围着小叔子、小姑子等许多人,要新娘“说令子”、“唱情歌”,或新郎新娘接吻。新娘为了解围,便给拦门的人赠送一些亲手缝制的“钱褡裢”、“烟荷包”和糖果等。
午饭后送亲的宾客就走了,新郎、新娘进行“拜人”仪式。拜人时,院中置一木桌,旁边生火一盆。桌上除香烛外,还放弓箭、羊骨,或在桌旁放一只羊及其它物件。根据家人和亲戚的尊长辈份。由司仪逐一呼请上坐,受新人跪拜认识礼。长辈受礼后,则要给新人一些点心食品或银钱等物。同姑嫂姊妹认识时,新娘要给她们赠送一些亲手制做的绣花鞋、花褡裢(装钱用的荷包)等物。拜人完毕,摆“羊背子”或普通饭菜席招待大家,一直到太阳西沉,新郎家来的亲戚陆续离开,婚礼才算圆满结束。
新婚之夜也有闹洞房的习俗。
新娘过门三天后,新娘的长辈亲属(包括父、母、姑、婶、叔、舅等) 来新郎家会亲,蒙语称为“益勒圪庆”。会亲的来宾将到时,新婚夫妇需上前请安施礼,把来宾迎到家中。亲家互换鼻烟壶,寒暄问安、让座敬茶。新婚夫妇上前献哈达行礼跪拜,然后摆席款待。会亲宾客离开时,要在大门口摆桌置酒欢送。
新娘在婆家住一个月后,可以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对月”。一般是娘家派人来接,新郎可以不去。新娘离家前和回来时,必须给本族长辈行礼, 以后凡出门都是这样,直到生了孩子才不用行礼了。住对月时,新娘给婆家老年近亲每人做一双鞋。回婆家后,新娘把鞋交给婆婆,由她转送。
(二)丧 葬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丧葬形式,大致分为土葬(又叫生葬)、火葬(即熟葬)与天葬三种。
天葬:人死后,用布把尸体缠裹起来,请喇嘛念经超度。过一二日,把尸体放在马车上,让尸体偏向车后,由死者家属赶着马车到野外,按照喇嘛指定的方向、地点驱车前进。尸体因车的波动,自行跌落在地面或山坡上, 跌落处就是葬处。尸体落地,如果脸朝天,就是死者“升天”;如果背部朝天,就认为死者“不得善”,要再请喇嘛来念经,替死者超度。对落地的尸体,三天后亲人再来查看。尸体如已被野兽吃掉,就算无罪归天;如尸体仍在原处,被认为是有罪的人,“天不收”,需请喇嘛再给死者念免罪的超度经,并将尸体移于另外的地方,直至尸体被野兽或飞禽吃掉才算无罪归天。因为蒙古族有一句俗语:“生时食肉,死后还肉。”
近代,土默特旗蒙族丧礼有所改变。贫苦的人死后,家属把死 者生前喜受的马鞍、袍子、弓箭等遗物放在尸体旁。请喇嘛念经,使死者早日升天。三天后,家属将死者生前骑的马备好鞍,喇嘛在马的脖子上戴上有颜色的丝绸甩子,然后把尸体驮在马上,其家人另骑一匹马,跟在后边向偏僻的野外缓慢地行进。到了人们不常游牧的地方时,家人把尸体放在地上,把马鞍卸下放好,让尸体安稳地躺在马鞍上,表示它永远跟着主人的灵魂奔跑。最后, 家人用一块颜色深暗的哈达把尸体盖好,磕头后翻身上马而去。
火葬(即熟葬):父母死后,移尸于帐门内左侧,上盖褐单。家中请喇嘛数人诵经。三日后,再由喇嘛选择时辰,将死者身上衣物脱下,送给送尸
的人。以皮绳缚尸,用牛奶数碗泼在门外,烧柏树熏室内,然后将尸体驮至山后或比较高的地方,置于挖就的坑上,下架木柴点火烧化。烧比后以土盖之,但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吉日,在家请喇嘛诵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但不上坟祭扫。
后来,入殓仪式有所变化,棺木也被采用。棺木共分两种形式,一般平民用长形棺木(即普通的棺材),而仕官贵族和信仰喇嘛教的信徒及喇嘛, 多采用正方形的“轿式”棺木,蒙语叫“散德勒”。这种棺木先制作一个三尺见方、四尺多高的凸顶寿具,叫做“轿子”。“轿子”分底、盖两部分, 底部有一个三尺五寸的架子,架子前后各有一对把手,架上有五寸高、略小于盖子的平台。台的后方立一固定的木板,板上刻有花草。盖是三尺见方、四尺高的凸顶、中空、无底的长方形体。凡装用这种棺木的尸体,在死者未断气前或尸体尚未僵硬前,要赶快把尸体盘膝成坐姿,两手相抱置于怀中, 把头用枕头或其它衣物支垂于胸前,待其僵硬后,再入殓装棺。
入殓前要请喇嘛一二人念免罪的“超度经”。这时不准其亲人嚎陶痛哭。喇嘛认为,亡魂脱离肉体,最好快快离去,若家人哭泣留恋,亡魂不能安心离开。
入殓时,家人跪在周围低头默祷、烧纸磕头,而后依喇嘛教所规定的三心(心、手心、足心)的位置,将尸体立坐平台上,背靠木板,额部用哈达扎靠在木板上。给死者嘴里含上金银之类的东西,手边放些死旨生前喜爱之物。一切安置好后,把棺盖盖上,停放到选定的地方。直到这时,死者的亲人才可嚎陶痛哭。
亡人棺木一般在三日内就得出殡埋葬。入殓后,死者的晚辈亲属都要身穿黑布孝衣跪灵致哀。有的富户在灵柩停放院中时,每日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开始是念“洗脸经”、“引魂经”,后来念“免罪经”。当喇嘛给死者念“免罪经”时,需将死者生前所爱的衣物、日常用品摆放在桌上。念经完毕,这些东西都要献给念经的喇嘛,据说这是为死者免罪而赠的衣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
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出殡仪式与其他地方蒙民不同。从前,抬棺木不雇用外人,而是由死者的亲属和乡亲们帮助抬埋,有时也用畜力车拉运。出殡前,死者的儿子要给诸亲友报丧。来送葬的亲友都带来祭奠的食品,有的还给喇嘛一些念经钱,表示对死者的关怀使其免罪。由远地来奔丧的女性亲戚,未进院中先得嚎陶大哭,有至在灵前的烧纸祭奠仪礼行毕才停止哭声。发丧日,男女晚辈亲属分左右两排跪在灵前致哀。发灵时,灵前由一个
孝子牵一匹鞍具齐备的“引魂马”带路,灵后是家人和喇嘛,再后是前来送葬的亲友。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对喇嘛教很虔诚,亡人用过的衣服及“引魂马”等。都要奉送给喇嘛。因此,在蒙民的丧礼中,给喇嘛的酬劳占云开支的绝大部分。
火葬时,把“轿子”放到柴禾上再点火。点火时,孝子们在向“轿子” 磕头后一律回家,不能在葬场停留。只留一个有经验的人照管,以全部烧成灰为止。烧过之后,周围垒一圈子,上面用草席盖好。第三天清早,由死者的亲属去拣骨灰。去时每人带白面薄饼一张,筷子一双(两头用金银铂包裹), 拣骨灰时用筷子按脚、腿、胯、腰、胸、臂、颈、头挟起,分别放在饼上。拣骨灰时,要留心有没有火烧成的圆珠,据说这是舍利子,应另放。待全部
拣完,按人体部位的顺序放入瓦罐或木匣里,用饼填满,红布扎口,连同剩余的薄饼,一起捧送到僻静的洼地或山沟,用大石盖压,然后磕头致祭。蒙古族习俗,一般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节日, 在家请喇嘛涌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
埋葬棺木或骨灰后,三年内每逢周年日去坟地祭祀,有的人家还要邀请亲友大摆宴席,也有的人家只在第三个周年祭祀。过了三周年以后就不再过周年了。以后是按每年的节令——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七月十五日和腊月三十日才去坟地祭祀。祭祀时,带死者生前爱吃的食物,除用一部分祭奠外, 余下的分放两处,男女各坐一处,分享祭奠的食物。此时,年长者把坟谱、家族史讲给年轻人听。祭祀日,即使迁往外地的人也必须回来祭祀。
到了民国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完全改为土葬。备棺罩、弄烧纸、做纸扎、过百天,但戴孝仍戴黑孝布而不戴白布,也不在外边贴孝子簿。有的蒙古族人家在起灵时,孝子们趴在路的中心。让棺木朝身上舁过。葬礼、祭祀仍沿用旧习。
(三)年节习俗和宗教信仰活动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回、汉等民族有很大的区别,在各种时节进行的祭祀和娱乐活动也完全不同。
腊月初,全家人就开始准备春节吃的各种食物——牛羊肉、“羊背子”、奶制品、油炸的各种茶食(如馓子、油蛋子等)、细粮、炒米、年糕、馒头等食品。同时,家家户户准备换新衣,每人都要有一套行礼的长袍蒙装。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时,蒙民用黄油奶饼代替糖果供在灶君之前,名曰:“献灶”。他们还用黄油抹在大灶里,用蒙语唱类似汉族所说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词句。各家平时交往中互借的东西,在此之前必须还清。过了大年初二、初三后,才可以交往互借。
农历腊月三十的晚饭前,人们都要穿戴新衣准备安神。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家中团聚。年节盛餐一般都安排在年三十晚上。安神后,家人围坐炕桌旁,白面烙成一张大饼,但每人只许吃一口,名曰:“新年饼”。他们以此祝福全家永无离别之苦,永久团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吃过新年饼后就开始吃年餐——水饺或“手抓羊”。桌上点燃两支红蜡,摆满肉食、奶酪、鲜茶等,桌上还放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蒙文写着祝福的吉庆之语。家人中有的弹三弦.有的拉四胡,有的唱歌跳舞,通霄达旦。
接神前,每家都在院中垒一堆旺火,旁置柏叶一堆。半夜接神点火后, 旺火旁放一炕桌,上置供品、香纸、食物等,另准备清茶一壶、木碗一个。这家的主人(须男性)跪在桌前,其他家人环跪旺火周围。主人上香敬表后, 口中念着美好的祝词,将备好的食物,捏一些于木碗中,再冲少许清茶,向四面八方的“神灵”泼撒叩头,其他人也跟着叩拜。最后就着旺火点燃黄表纸三张,再领着大家入室,向神龛奠酒,行三跪九叩礼后,就算接回财神了。这时室外鞭炮齐鸣,旺火加添柏叶,满院芳昏。接神前后有三忌:忌说不吉利的怪话;忌泼污水在地;忌扫院、扫地。年节期间严防家人打破东西,以表示敬重神灵,赐福全家人一年顺利。
接神后,家人互问安好,长者正坐炕中,晚辈依次向长者献哈达、请安、磕头。然后,长者给晚辈、孩童们发些“压岁钱”,愿他们增福长寿。初一清晨是不吃水饺饭菜的,一般都是喝奶茶、吃茶食,中午才摆蒙餐饭菜。年
节期间,亲友们都要互相登门拜年。老人们相见要互换鼻烟壶、问安,年青人给长者递哈达,磕头行礼。到亲友家拜年不能吃饭,只能喝些砖茶,抽些叶子烟。要是能包一小包茶叶带回家,那就最好了,意思是“带喜回家”。蒙古族认为茶叶是一种上等物品,视其为极珍贵、极有价值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