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川上的“二人台”

“二人台”是土默特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初期是一种化妆表演唱。在逢年过节或丰收以后的农闲时期,民间常举行这种演唱。

“二人台”从演唱向戏曲过渡,大致在清末民初。那时,“二人台”出现了一批萌芽状态的小戏,演出人员也发展到了由七八个人组成的业余演出班子,老百姓管他们叫“打小班儿的”。农闲季节或过年过节,他们自愿搭班儿,起初在本村或临近村庄演出,后来到外地城乡演出。由于这种小班儿灵活机动,节目生动活泼,所到之处十分受欢迎,特别是在那些人少户稀的边远山村演出,更受老百姓的欢迎。

再往后,便出现了半职业小班儿,俗称“打玩艺儿”。他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城乡的街头、巷口、各种庙会、骡马大会,以及河畔、码头、烟市、宝局(赌场)等,但仍是流动演出,没有舞台,也不售票。演出结束后,观众给什么要什么,有给钱的,有给粮食的,也有给食物的,艺人过得是一种半卖艺、半乞讨的生活。

“二人台”演出的节目,或者是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或者揭露旧社会的腐败与黑暗,或者歌颂劳动人民健康、纯真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或者反映某些历史真情。其中比较流行的节目有:《走西口》、《打樱桃》、《打金钱》、《打秋千》、《打连城》、《挂红灯》、《牧牛》、《压糕面》、《尼姑思凡》、《卖菜》、《卖饺子》、《祝英台下山》、《拜大年》、《水刮西包头》、《打后套》等百十来个小戏。但也有封建的、色情的和庸俗的,如《听房》、《吃醋》、《二姑娘得病》、《要女婿》、《叫大娘》、《小叔子挎嫂嫂》等格调低下的剧目,这些是为了给兵营、地主、商行、赌徒演出,用以糊口度日而编写的。

这种小班,是一出戏两人演,一个丑角,一个旦角,俗称“滚鞭的”、“抹粉的”,而且这两个角色都是由男角扮演。乐器是枚、四胡、杨琴三大件,还有三弦,二胡等,打击乐有四块瓦、梆子。服装是简单的彩衣,只有红绿两种色调。化妆也很简单,旦角脸上扑点红色,丑角脸上抹上白色以作区别。道具以霸王鞭、手绢、扇子为主。演唱的语言是从山西话演变而成的土默川话。有些节目也用蒙话演唱,如《阿拉奔花》、《三百六十只黄羊》等。表演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及说唱形式。

解放前夕,“二人台”已有了职业性的流动小班,上演的节目丰富,技

艺较高,而且有了女演员,相传早年有个“大脚二女子”,是蒙古族人,曾演唱过“二人台”。但只是相传并不可靠。最早从小学唱“二人台”;并常年参加演出活动的女演员只有班玉莲。1946 年,著名的“二人台”演员计子玉收了从河北流落到武川的孤苦伶仃的女孩子班玉莲为徒,后来一同在土默川一带演出,很有名望。班玉莲是第一位二人台女演员。解放前,“二人台” 的知名老艺人是荣双羊。他是土默特云姓蒙古族,祖籍萨拉齐县孤雁圪里更, 后迁居协盛永村,被艺人们奉为“二人台”的开山祖师。有名气的乐器演奏员有张挨宾(被誉为“吹塌天”)、周治家(被誉为“拉塌地”)等人。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正式走上舞台,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