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盐池吉兰太

吉兰太是我国大型内陆盐湖之一,是第四纪全新世时期海相沉积的结果,形成蓄积的历史已长达 100 万年之久。矿藏区域有 120 平方公里,它西靠连绵的巴彦乌拉山,东依乌兰布和沙漠,是阿拉善沙地草原的一颗明珠, 闪烁着晶莹的光彩。它所产的“吉盐”遐迹闻名。

盐湖水域宽广,清澈碧绿;湖岸银白色的盐圈,像一串美丽的项链;湖边晶莹、洁净的“盐花”,是卤水溅到湖岸后结晶而成,大自然把它雕琢得千姿百态。这里的盐层厚度一般有三四米,最深处有六米。原矿品位平均含氯化钠 74%,总储量约一亿三千万吨。盐湖一带气候干燥,多风少雨,冬夏温差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20 多倍,这对盐的结晶是非常有利的。一米深的

盐池,三年之内即可长满新盐,可见再生能力之强。盐湖里含有多种化合成份,是发展化学工业的极好原料。

吉兰太盐湖已有 160 多年的开采历史。但是在解放前,百里盐湖只有几间小土房,那是给“盐务所”的监工居住的,盐工只能用沙蒿搭些小窝棚栖身。那时候,盐工们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终日光着脊背,泡烂了双脚, 像牛马一样劳作,沙漠里不知埋了多少盐工的白骨。如今的吉兰太,已经成为我国一座大型机械化湖盐场。这里,厂房高耸,机声隆隆,高压输电线交织于空中,130 多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上,列车往来飞驰,满载“吉盐”源源运往祖国各地。登上盐场加工车间的楼顶,只见百里银湖与天边相接,巨大的采盐机缓缓行驶在铁轨上,把长长的铁臂伸进湖内,切断盐层,把湖底的盐浆吸到采盐机的顶部,经过自动洗涤、脱水之后,白色的盐像瀑布一样泻下,一分钟就能装满一辆“解放牌”汽车。在另一处,两条输盐管道像两条长龙,通过水的强大压力,把盐输送到三四公里外的地方。站台上,斗轮机伸着长脖子取料;包装机自动计量、封口,不一会儿,盐袋便整齐地装满了车厢等待运出。盐场每年可生产成品盐 70 万吨,现在一天的产量比解放前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盐场北边,整洁的职工住宅鳞次栉比,新修的水泥马路宽阔平坦。路两旁,白杨、沙枣郁郁葱葱,随风摇曳。这里有漂亮的商店、工人俱乐部和灯光球场,有设备良好的医院,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漫步街头,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使人不觉得是置身于荒原沙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