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与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脍灸人口的牧歌,是敕勒族民歌。作者是北齐时的敕勒族斜律金。据历史记载:东魏武定四年(公元 546 年),北齐的神武帝高欢以重兵围西
魏军于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围攻 50 余日不下,士卒战死、病死七八万人。为鼓舞士气,“使敕勒族人斜律金唱《敕勒歌》。其歌词系鲜卑语,局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原文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诗歌,由于深受神武帝的喜爱而译成汉文。他不仅命斛律金当众咏唱,还亲为和之。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兴盛。
这首敕勒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敕勒歌中的阴山,实指昆仑山之北支,起于河套之西北,向东延亘于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东部,跨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的地区。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
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元 488 年,出身于朔州敕勒部将门之家, 系神武帝部下的一名善骑精射的将领。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收录。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它“语之奇壮如此,盖率道事实而已。”说明它源于生活,朴实自然。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
“慷慨歌谣绝不传, 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 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