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左翼旗王府

翁牛特左冀旗王府,位于乌丹镇东 9 公里的朝格温都苏木政府所在地。府第坐北朝南,正北靠朝格温都山,东北是布敦乌拉山,西北是乌兰套鲁盖山(意为红头山),南面是方圆约 15 公里的大草甸子。草甸子西接乌丹东甸子,东南与额尔敦乌拉山(意为宝贝山)相连。额尔敦乌拉山呈方形,所以又叫四楞子山。陈士波河(也叫少郎河)自西向东从草甸子中间穿过,经额尔敦乌拉山南侧转流向北,汇入西拉沐沦河。

府第建于清代。清崇德元年(公元 1636 年)翁牛特左冀旗首领栋岱青因

功授札萨克,赐多罗达尔汉岱青贝勒,世袭罔替,封地大致与今翁牛特旗地域相同。后来在朝格温都山南麓建府第,称贝勒府,民国三年,本旗第 14 代王拉沁旺楚克晋升为郡王,改称王爷府。

整个府第共有 5 个院落。中间正院是府的主体,正院东侧有 2 个跨院,

正院西侧有 1 个跨院。西跨院之西隔开一个地段又有 1 个单独院落,叫西仓。

全府共有房屋 200 余间,四周有砖砌围墙,呈方形。大门前有砖砌影壁墙,

影壁墙东西各有 2 个用石头雕刻的拴马桩。院外东南侧有水井 1 口,但因碱性大不能食用,只用来饮牲畜。府内的用水每天都由专人用车拉。

正院门房 3 间形体高大,青砖起脊,滚龙瓦顶。朱漆大门铁角金钉,门

额高悬“钦赐郡王”的蒙文牌匾,庄重威严。门房两侧各有配房 3 间,东配房是卫兵的警卫室,西配房是关押犯人的地方。正院和东西跨院之间各有侧门相互沟通。整个院落前面为外宅,后面为内宅。

外宅原是王府官员办公及随从、卫兵、佣人、客人食宿的地方,这里设有法厅、协理办公室、伯代办公室等王府的办事机构及王府私塾。 1936 年后,外宅大部分房舍成了王府学校的教室、宿舍和伙房。顺着外宅长长的甬道,穿过两道闪屏门和一段空院,便进入内宅。甬道正对着的高大建筑是大堂,这里是王爷办公、问案的地方。大堂共 5 间处于正院中心,建在高台之上;门口有多层石阶,标明了王爷的权势之高、地位之尊,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整个建筑颇具匠心,前廊后厦,朱漆明柱,磨砖对缝,滚龙屋脊,兽头瓦当,叶脉纹滴水,富有民族特色。堂院有西厢房,是佣人住室。东厢房是内差卫兵的住室。大堂东北有福晋卧室、女佣宿舍、内宅膳房和仓库等,紧邻的东跨院后侧有四太太卧室、五太太卧室、少爷、格格住室和毛根达住室。大堂后侧是佛堂、圆仓等。内宅院中有松、柏、榆、柳和各种花卉,环境占朴幽雅。

两个东跨院共有房屋 80 多间,主要是王爷家属、府内臣僚及佣人住所。辰东边跨院北侧建有方形二层楼,是这里的主要建筑,此楼与正院大堂相对。其次还有饲养室、马棚、车库、轿房、碾房等建筑。

西跨院共有房屋 3D 多间,后面是粮库,前面原是王府私塾,1936 年以后成为王府学校的教室和宿舍,1940 年后又增盖了食堂、宿舍等。此院西面似乎还有过跨院,其废墟和瓦砾据说是光绪十七年在金丹道事件中焚毁之遗迹。

王府后面依山,前面傍水,南面是平阔的大草原。每当春夏之际,登上高高的朝格温都山向下眺望,蓝天白云之下,王府鳞鳞大厦,草原绿草如茵, 山花烂漫,牛羊遍野⋯⋯宛如一幅巨大的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