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中稻和晚稻的演化

生长在我国南方的野生稻,9 月中旬日长约 12 小时,完成其光照阶段发育后,稻穗开始分化,10 月中旬开始出穗,11 月中旬以后成熟,属于短日性植物,对短光处理有很强的反应。华南和华中一带的连作晚稻或单季晚稻也与野生稻一样,同属短日性植物。但华南的早稻以及华中的早稻和中稻在广州栽培时,则可以在全年各个季节播栽和完成其光照阶段发育,而出穗结实成熟。即对光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有的甚至根本无反应。华北、东北和西北一带的早稻对光照长短的反应也弱,这些早、中熟栽培稻品种与短日性的晚稻品种,对光长反应上有明显的不同,这在起源关系上肯定是一种演化的结果。

早、晚稻品种对光照长度的反应差异极为明显。晚稻的感光特性大致与野生稻相近,而早稻则一般对光照不敏感。当 9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播种短日

性的晚稻时,有些个体在翌年 10 月与晚季播种的同一品种同时出穗。即不因早播种而提早出穗,但也有少数个体在翌年春夏出穗。这就指出晚季稻的短日性要求是可以分化改变的。有些晚稻的田间落粒在 11 月发芽,把这些秧苗移植后,也能于 3~5 月初幼穗发育,4~6 月出穗,5~7 月结实成熟,与当年播栽的早稻熟期相同。可以设想:短日性的晚稻在被迫接受了冬春季的低温和日照自短而长的生存条件后,改变了原在高温短日的秋季完成其光照阶段发育的特性,因而变成钝感或无感性的早稻类型。由此可以推定:早稻是从晚稻所分化形成的变异型,而由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选择培育出来 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晚稻与晚稻不同品种间的天然杂交,或野生稻与晚稻的天然杂交,得到比一般晚稻提早出穗的早稻品种或中稻品种。

由晚稻分化形成的早稻类型,一方面与晚稻品种具有共同性,而另一方面则对于晚稻具有特殊性,特别适宜于较为低温长日的北方地区。早稻的分化形成,使高温地带一年中都有稻作分布,并使高纬度地带以至高原高温期很短的地方,也有稻作分布,对于水稻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珠江流域的早稻,长江流域的早稻、中稻以及北方稻区的单季稻属同一

类型,通过早、晚稻类型间杂交亲和力很好,可见其血缘关系是很近的。但对光照长短的反应来说,差异是很大的。珠江流域的晚稻和长江流域的单季晚稻短日处理缩短生育期很明显,长日处理则生育期大大延长或不出穗。但珠江流域的早稻和长江流域的早稻和中稻可以在短日季节出穗,也可以在长日季节出穗,即在生产上不受光照长短的限制。因而早、中稻品种对于光照反应是属于钝感性乃至无感性类型,而晚稻品种当通过光照阶段时,严格要求 13.5 小时以下的短光照,则属于短日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