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众多 经验丰富
稻的品种是在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中形成的,我国由于种稻历史悠久, 自然条件复杂,形成的品种极为丰富。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稻种资源 4 万余个,包括野生稻和栽培稻。栽培稻又包括籼、粳两大亚种。至于各地的地方品种则十分丰富多彩。从特征特性来看,有大穗、大粒、抗病、抗虫、耐寒、抗旱、早熟、晚熟、质优、味香等多方面的优良种性,是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重要资源。地方品种中穗型大的有长达 40 厘米,每穗实粒数多的
达 300 粒左右,如江苏溧阳的白壳糯;大粒型品种如云南螃蟹谷千粒重达45.8 克。地方品种的粒型、谷色则更是多种多样,粒型有圆有长,谷色有红、黄、黑、褐、花斑等等。很多地方品种具有抗病抗虫特性。原产在太湖地区的荔枝红、杜稻两个品种早被日本作为稻瘟病抗原育成许多优良品种。原产在云贵、东北、西北等地的地方品种,不少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云南有些品种可以在低温 15℃左右开花,而花药开裂,花粉正常,表现极强的耐寒力。地方
品种中还有矮源,如台湾的低脚乌尖、广西的矮仔占等都是近代矮化育种的重要资源。
我国农民在不断和自然斗争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种稻经验。如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在山区筑梯田,在江海沙渚建沙田、围田,在湖荡筑封田。在耕作制度方面因地制宜发展了稻麦两熟、双季间作稻、双季连作稻、三季稻等充分利用了稻作季节。我国稻作栽培技术史上曾有不少总结性论著,如六世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149 年南宋陈《农书),1313~1314 年元朝王桢的《农书》、《农桑撮要》,1824 年吴邦庆的《泽农要录》,1834 年李彦章的《江南催耕课稻篇》等等农业科学遗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稻作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是十分丰富的,有些技术经验直到今日还是可用的。如深耕熟化土壤,要秋冬深耕,使土壤酥碎,有利于土壤保水耐旱释放养分, 防止倒伏;培育秧苗要及时移栽,防止秧老长节,穗少粒少,行科正直有利通风透光。至于讲到施用穗肥的技术时,《沈氏农书》指出,追肥要相其时候察其颜色,要在苗坐胎时用,但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说明当时已有看苗追肥的经验。灌溉排水方面,《沈氏农书》强调晒田的重要性,有“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的说法,认为“唯此一干,则根派(系)深远,苗秆苍老,结秀成实”。
近代在耕作制度的改变方面有旱地改水田,一熟沤田改稻麦两熟田,发展水旱形式的双、三熟制等。在杂交水稻推广后,一些双、三熟制发展不合理的部分,又改革为麦、肥、稻,麦、豆(大豆)、稻,逐步形成以培肥土壤为中心的轮作制度。这些耕作制度的发展,都为水稻的增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栽培技术方面,发展了无土育秧、两段育秧、机械化插秧、稻田化学除草、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繁殖制种技术等等。在水稻品种方面,已做到良种化、纯种化,并走向矮秆化、抗逆化。进入 70 年代,我国在杂交优
势利用方面,首先取得了籼稻三系配套选育成功,应用于生产。从 1976 年推广以来,1979 年已发展到 7600 万亩,一般每亩增产一至二成以上。这一品种方面的新成就,是继我国矮化育种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在世界各国水稻育种史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水稻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水稻科研工作。在稻的分类、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育种、栽培等方面,都有了新内容。水稻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将更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发展,今后随着杂交稻类型的增多,栽培制度的一系列的改变,我国稻作生产的前景,将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由目前单产还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局面,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