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繁多的玉米
在玉米属中只有一个栽培种,学名为 Zeamays L。按照籽粒形状、胚乳性质与有无稃壳,可将玉米分为以下九个类型或亚种。我国栽培最多的是马齿型和半马齿型,其次是硬粒型、糯型、甜质型、爆裂型等,只有零星栽培。
马齿型:植株高大,果穗呈圆柱形,籽粒长大而扁平,粉质淀粉分布于 籽粒的顶部及中部,两侧为角质淀粉,成熟时粉质的顶部比角质的两侧干燥得快,因而凹陷成马齿状。籽粒有黄白等色,不透明,品质较差。马齿型品种产量较高,但需肥较多,成熟较迟。我国栽培最多。
半马齿型:又名中间型,这是硬粒型与马齿型的杂交类型。植株、果穗的大小形态和籽粒胚乳的性质皆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籽粒黄、白色。最明显的特征是籽粒顶部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
硬粒型:果穗多呈圆锥形,籽粒圆形,坚硬饱满,透明而有光泽。籽粒 顶部及四周的胚乳皆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量粉质淀粉,籽粒有黄、白、红、紫等色,品质优良。适应性强,产量稳定,需肥不多,较早熟。
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籽粒形状与硬粒相似,惟胚乳几乎全为粉 质淀粉,籽粒无光泽。我国栽培极少。
甜质型:又名甜玉米,植株矮小,分蘖力强,果穗小,籽粒几乎全为角 质胚乳,胚较大,成熟时表面皱缩,半透明,含糖量较高。我国栽培较少。
糯质型(又名蜡型):果穗较小,籽粒中的胚乳大部分为枝链淀粉所组成,表面无光泽,呈蜡状,不透明,水解后形成糊精。原产我国,目前各省、自治区栽培面积不大,只有零星种植。
爆裂型(又名麦玉米):叶挺拔,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籽粒都较小。籽粒几乎全为角质胚乳所组成,硬而透明,遇高热时有较大的爆裂性。依籽粒的形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米粒形,籽粒较尖,一类为珍珠形,籽粒较圆。我国各地有零星栽培。
甜粉型:籽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很少见, 我国无栽培。
有稃型:籽粒被较长的稃壳所包住,稃壳顶端有时有芒状物,籽粒坚硬, 脱粒极难,为原始类型,很少栽培,可作饲料。
我国栽培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一般为 70~150 天左右,所需积温大致在 1, 800~2,800℃范围内,一共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早熟品种:春播时生育期约为 70~100 天,要求积温 2,000~2,300
℃;夏播时生育期为 70~80 天,积温约为 1,800~2,100℃。植株较矮, 叶片较少,一般叶数为 14~17 片左右,籽粒小,千粒重约为 150~200 克。
中熟品种:春播时生育期约为 100~120 天,要求积温 2,300~2,500
℃;夏播时生育期约为 85~110 天,要求积温 2,100℃~2,200℃。植株性状介于早熟、晚熟品种之间,千粒重 200~300 克,适应地区较广,叶片为18~21 片左右。生育期之长短,随环境条件之改变而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也因播种期之早晚而影响生育期之长短。
晚熟品种:春播 120~150 天,积温 2500~2800℃;夏播 100 天以上, 要求积温 2300℃以上。植株高大,叶数较多,一般约为 21~25 片,籽粒较大,千粒重 300 克以上,产量较高。
玉米籽粒的颜色可分为黄玉米、白玉米及杂玉米三类。黄玉米含有较多的甲种维生素和胡罗卜素,营养价值较高,每 100 克黄玉米大约含有 49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甲,而白玉米则不含维生素甲。
玉米按用途可分为食用、饲用和食饲兼用三类。食用玉米主要是指利用它的籽粒,供做粮食、精饲料和食品工业原料,通常要求籽粒高产、优质。饲用玉米指利用玉米的茎叶作为饲料,要求茎秆粗大,叶片宽而多汁。食、饲兼用玉米则需要综合前两者的优点,既要求籽粒高产优质,又要求在籽粒成熟时茎叶仍青嫩多汁。
玉米这一高产作物引进我国虽然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其适应性强,我国的自然条件优越,特别是解放以来的努力发展,全国以自交系间杂交种的玉米播种面积,可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 56%以上。
我国推广面积在 100 万亩以上的自交系间杂交种,共有 30 多个,它们的增产幅度一般在 20%~30%或更多,近几年来各地还选出了一批具有抗病、丰产、优质等特点的新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