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 源远流长
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优良的传统特点,它早奠基于战国与前汉时代。如《国语·齐语》说:“及耕,深耕而疾髀之,以待时雨。”这就是说,田地在深耕之后,要及时反复耙细、耱平,以等待及时降雨,这是以耕作为中心的农耕技术。到汉代,汜胜之的区田法,综合发扬了汉以前的深耕、施肥、密植、保墒、灌水、中耕除草、复种、轮作倒茬等一系列的措施。以后,在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写的《农书》,以及明代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等古代农业书籍中,都进一步总结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这些精耕细作的丰富经验。如《齐民要术》中说:“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
《农书》第一部分《农桑通诀》,记载了垦耕、播种、施肥、灌溉、中耕除草及收获等精耕细作的经验,形成了我国农业特殊的优良传统。
我国是季风气候国家,对水旱灾害进行斗争,大兴水利建设,是稳定农业生产,夺取农业丰收的极其重要的保证条件。我国历代劳动人民进行了大量的挖河排水、修堤防水、筑塘蓄水、开渠引水、打井提水等水利工程,取得无数光辉业绩。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有:魏国兴建的西门豹渠;秦国兴建的都江堰和郑国渠。都江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郑国渠
灌溉效益很大,“渠就,用注填阏之水灌洋卤之地四万余顷,皆收亩一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均见《史记·河渠书》)。汉武帝时在关中兴修的白渠,引水灌高仰之田,比灌泽卤之地的郑国渠工程更加复杂,效益更大。宁夏平原是黄河冲积地带,东为鄂尔多斯高原,西为贺兰山和腾格里沙漠,黄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早在秦代,劳动人民在黄河东岸青铜峡边开凿了秦渠;西汉时期在这里开渠更多,到现在还留有汉渠和汉延渠。江渠在青铜峡黄河东岸开凿,汉延渠在西岸开凿,还有唐徐渠在宁朔的大坝堡引水。以后,各代也陆续在此开凿了渠道,使宁夏平原自古便成为沙漠绿洲的“塞外江南”。
古代的堤防工程,是我国劳动人民与洪水、海潮进行斗争的重要水利工程。早在春秋时代,在与洪水斗争中,就积累了丰富的筑堤经验。以后,在历代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都记载有筑堤防水的史实。历代治理黄河偏重筑堤、护堤,直到现在还沿用着。我国江南海塘工程的修筑,最早的记载见于晋代, 隋以后,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海塘工程修筑,到明代,海塘建筑达到了很高的工程质量,海塘高大坚固,不但能防御海潮,并兼有抗御倭寇、保卫国防的作用。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面貌,是历代劳动人民对自然进行斗争,扩大农业生产地域,提高农业生产的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培育和引进了种类繁多、品种各异的作物,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春秋时代以前,就有黍、稷、粟、菽、麦、稻、麻等作物,黍、稷是甲骨文中最常见的作物名称。西周、春秋时代的《诗经》就有“黍稷重谬,禾麻菽麦”的记载。现存古农书最早具体记载大田作物的,有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其中《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较多地记载了这一方面的事实。《审时》篇曾列举了禾(北方谷子)、黍、稻、麻、菽、麦六种作物,《任地》篇提到了大麦,这些都是当时北方的主要作物。秦汉时期,北方谷子(禾)、黍、稷仍是主要的大田作物;南方巴蜀,主要是成都平原,则以稻作比较重要。从秦汉到元代,前后共 16 个世纪。随着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作物种类增加很多,主要有高粱、荞麦和绿豆等。随着江南的开发,水稻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六谷名居首”的水稻,逐步成为广大南方最主要的作物。隋唐时代,北方粮食不足,开始南粮(主要是稻米) 北调,到唐代中叶以后,安定的江南,由于稻米产量大大增加,变成了全国的主要粮食基地,北宋时起,便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在这个时期内(秦汉到元),小麦的发展也很快。从汉武帝下诏书提倡种“宿麦”(冬小麦)后,小麦身价突然提高,以致汜胜之称之为“首种”。后来小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新品种逐渐增多,成为北方的主要作物,与水稻在南方的地位互相映照。
自古以来,我国种植的各种大田作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以有快有慢、有
消有长,主要取决于满足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需要,受市场的影响较小。这就是说,作物本身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抗灾能力的大小,用途的多少, 是决定某种作物种植比例和发展速度的主要根据。稻谷和小麦,不仅取代了原来占主要地位的禾、黍、稷,而且发展成为粮食作物的主要种类。16 世纪初期引进的玉米和末期引进的甘薯,由于它们的产量高、适应性强,便迅速发展起来,据清嘉庆(19 世纪初)《陕西汉南续修郡志》载:“数十年前,
(汉中府)山内秋收,粟谷为天庄,粟利不及包谷,近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山民言,大米不及包谷耐饥,蒸饭、作馍、饲猪,均取于此,与大麦之用相当。故夏收视麦,秋收视包谷,以其厚薄定岁丰欠。”明末徐光启
《农政全书》中曾提到种甘薯的好处有 13 条。甘薯引进后,从福建很快向南方山区和北方推广开来。甘薯、玉米从此成了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少数地区外,已遍及全国各地。大豆,古称戍菽,自汉以后,始称大豆, 春秋时代就已种植,但大量种植则是明、清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