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态势语言表现形式

在日常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社会交往与人际间的信息沟通始终是相互伴随在一起的。在任何一次交往中,人们的表情、动作、姿态都在传递着信息, 不管您是否有意,不管这种传递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是一目了然的还是难以捉摸的,它都在起着一种维妙维肖的无曲有声之功效。

(一)眼睛:心灵活动的窗户

雨果说过:“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透过它, 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态:亲切的目光,让人感到温暖;阴森的目光,使人心冷;贪婪的目光,让人厌恶,⋯⋯,凡此种种,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眼睛本是用来看周围的世界和其他人的,可是人们也恰恰可以从此觉察到对方微妙的内心变化。所以,眼睛的动作时常被人们形容为一种目光。有人认为,人与人的交往不是从彼此的问候时开始,而是始于两人的目光对视之际,最典型的莫过于“一见钟情”了。因此,管理者在运用态势语言时,必须首先对此加以注意,您与对方视线对视的时间、视线的方向和位置、目光的柔和等均应留神。

在会议上,作报告时的目光运用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在日常交往中,联系业务,洽谈生意以及外事谈判一般采取所谓的“公事凝视”, 凝视区均在对方的双眼及前额之间,这给人以郑重、严肃的感觉,使对方认为您对此事认真,有诚意,并慎重地考虑考虑你的意见。对下级交待工作时, 不妨也如此,但千万不能忘记您应努力使自己的目光更加柔和一些,这样他会觉得您平易近人,倍感亲切。

当然在您愤怒时也不妨以目光表示出来。据说 19 世纪埃及有名法官叫达乌德,双目犀利,眼光敏锐,在审案时,端坐在瓮中,上面仅露出自己的头, 用自己的威严目光死死盯住犯人,阴森可怖、寒气逼人,因此,犯人多会招供。这当然也许仅仅是传奇式的传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倒有一张怒容满面、目光炯炯的照片,据说这是一位加拿大摄影家卡希的杰作,当时老丘刚步入镜头之内,卡希猛然向前,一把夺下了他的烟斗,首相毫无思想准备,一时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一手叉腰,气势咄咄逼人。后来,这张照片就成为二战时英伦三岛“永不投降”的精神象征,不能不说这是管理者态势语言成功运用的一个有力证明。

(二)“巧笑倩兮”

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是人们态度的重大反映区域。罗曼·罗兰曾经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程度。”面部表情是表示内心感情的最敏感的态势语言,美国学者戴维斯在

《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书中指出:“信息总效果=7%文字+38%声音+55

%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情态语言在态势语言中所占的比例是多么大。事实上也正如此,人们特别是管理者使用态势语言时,最纯熟的就要算这一种了吧,而在这面部表情中,管理者们最偏爱的就是笑了。当一张笑脸摆在下属和同级们之前时,他们几乎很快会把它判定为友好的表示,除非背景极其复杂,而决不会去仔细揣摩,反复研究,这轻而易举的一笑,立即就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接近了许多。

大部分管理者平时总喜欢面带微笑,这种态势语言告诉人们:“来吧,

我是朋友。”当然,由于性格的差异或其他原因,有的管理者却总是表情严肃,不苟言笑,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者夏尔·戴高乐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身材高大魁梧。英俊倜傥,但不知为何,这位总统先生却从未在下属或同事们面前有过欢笑。蓬皮杜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上司:“⋯他是一个极严肃认真, 坚韧不拔的人,他的表情总是这样的一面旗帜,⋯⋯。”据说唯一能使戴高乐笑逐颜开的是他那个残疾的小女儿,可惜她先比父亲 22 年前去世。

尼采认为,由于发笑是使人们能够容忍生活磨难的唯一途径,所以人们才笑,但我想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会这样认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微笑,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微笑,前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后者满足别人的希望,当您在会议上,汇报中或与部下谈心之中,用自己维妙维肖的笑容,向管理者或下属们暗示或传递一个细小的意向,而对方立刻心领神会之际,一定会从内心中发出满意的笑容!

笑有真有假,真笑几乎是不受控制的,而假笑则是一种伪装的态势语言。有研究表明:真笑的第一个表情特征是嘴唇迅速咧开,第二个特征是,在笑的高潮以后,紧接着短暂而迅速地闪一下眼睛,那些“来得快,去得快”的笑,只是纯粹作为一种态势语言出现,并不容易引起对方的满足,因而也是不成功的运用。管理者在修正自己的面部表情时应尽量注意克服,否则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决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上帝之手

手势语言艺术,是整个态势语言艺术中的一个大家族,也是人们在自觉运用态势语言时经常使用的部分,手势灵活方便,变化多样,表达内容丰富, 并且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管理者的手势语言的种类更丰富,动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在本章的前几节中,如会议语言艺术、报告语言艺术中我们对管理者的手势语言已略有涉及,在此更做进一步论述。

正如我们先前所讲过的,态势语言主要作用是表达行为者的思想感情, 其中的手势语言更不例外:老朋友见了要握手,依依不舍要挥手,无可奈何要摊手⋯⋯。记得有一篇散文叫《挥手之间》,记述了毛泽东在赴重庆谈判前夕在机场与人民群众告别时的手势,“⋯千百双眼睛随着毛主席那高大的身影移动。人们不知应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挥手⋯这时,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可以说,毛主席的这一挥手,含意极其深刻,一方面表明了领袖对人民群众无比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的宽广胸怀和伟大气魄,鼓励群众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挥手之间的态势语言,似千军万马, 胜长篇累牍!

管理者不但在重大决策或紧急关头经常运用手势语言来表达自己,这一语言艺术更被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恐怕要算握手了。据说外国有的政治活动家在竞选活动中每天要和数千人握手,以致手上都有了某种疾病。一般地讲,握手是最形式化的身体接触,它只表现疏远的淡漠关系, 但对管理者来说,切不可忽视这一常用的身势语言。从您握手的方式,用力的轻重,有经验的人将会制定出您的思想活动及性格。有些管理者与人握手时软弱无力,使对方觉得有一种握着一条死鱼的感觉,如果事情果真到了这份上,您还是改正为好,没有任何下级、同事或上级会喜欢您用这种态度与

他们交流,这就等于说:“我对你不感兴趣⋯⋯。”

每个人都懂得运用自己的手势来交流感情,在语言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这么做,但至今为止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对这门古老的艺术运用自如, 拥有一双“上帝之手”,作为一名管理者,您鼓励下属时,您指示工作时、难道不想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