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加工技术:印象形象设计完成

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对他人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印象,这个过程确实是奇妙的。我们是怎样对对方的各种信息进行选择的, 又是怎样把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的,为什么这些信息就能够被我们加工成一个人的印象?回答这些问题,实际就是回答印象形成的过程和机制的问题。

印象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动态过程,它运用了联想、想象、推理等多种心理过程来处理有关他人的信息,但在加工信息时又似乎仅仅是数学上的加加减减。

通常,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即使获得的是对方的一些零碎的信息,也要“由此即彼”,去力图判断对方的其它更多的特性,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印象。在形成这种印象时,人们还习惯于把对方的各种特性协调一致起来,把那些相对或相反的特性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其一而取其另一,以便减少或消除不一致性。

不仅如此,人们在印象形成时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所形成的印象总是带有一定的评定性。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认为,印象的评定可分为三个维度: 评价维度,如好——坏;力量维度,如强—弱;活动维度,如主动—被动。其中,评价维度是最主要的维度,人们通常依据评价维度的社会特性和智慧特性来评价他人。例如我们可能认为某人有乐于助人、为人真诚等社会特性以及有技能、聪明等智慧特性,而另一人则有缺少人缘、令人厌烦等社会特性以及不可靠、笨拙等智慧特性,这样我们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就很具区别性了,同时对这两个人的其他两个维度也就差不多确定了。但是社会特性更多

地影响人们对他人作是否喜欢的评定,而智慧特性更多地影响人们对他人作是否尊敬的评定,因此,在印象形成特别是建立第一印象时,社会特性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种评价维度的特点,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资料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有些信息资料的比重大于其他信息资料,从而影响到整个印象的形成和组织。例如,台湾学者杨国枢发现,中同人比较重视伦理道德方面的评价, 他提出的第一个维度就是“善良诚朴——阴险(或冲动)浮夸,”而西方的研究则发现了“热情——冷淡”的核心作用。

那么,人们在面对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在面对对方一系列的人格特性的信息时,又是如何加工整理成一个整体的印象的呢?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信息加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累加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累加法是指通过累加一个人的各种品质而形成印象。例如,某人有理解力强、沉着、有信心等三个优良品质,而某人除此之外还有足智多谋、聪明等两个优良品质,那么,人们对后一人则会有更肯定的态度和形成更好的印象,这里人们就是根据全部特性的赞同值的总和来下判断的,这就是运用累加法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但是,运用累加法进行信息加工,有时很难对人作出正确的评定和区别。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于 1968 年提出了一个品质等级表,在这个品质等级表中,各种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品质的形容词都被按其积极性用分数排成等级。例如,坦率和聪明在这个等级表中都是最好的品质。而欺骗、虚伪则是较差的品质。现在如果有甲、乙两个人,他们的品质及其分数分别是:

甲 乙

理解力强(+3) 理解力强(+3)

沉着 (+2) 机智 (+2)

有 信 心 (+1) 志 同 道 合 (+2) 足智多谋(+2) 多嘴多舌(-3)

如果我们用累加法加工信息,那么甲乙两人得分相等,都是 6 分,形成的印象一样。但是很显然,我们对上述两个人的印象一般不会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其他的方法来加工信息。平均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平均法是指对各种品质进行平均,依照平均值来形成印象,这种平均法

比累加法要更为正确。例如,在用累加法对上述两个人无法区别时,如果按平均法计算,甲是(3+2+1)÷3=2,乙是(3+2+2+2-3)÷5=1.2, 对甲的印象比乙好。

确实,当对方的特性较多而且较复杂时,平均法能形成相对比较正确的印象,但是,在以平均法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陪衬特性和负面特性的影响,而出现一些例外,这种例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特性对个人整体印象的意义,取决于其他的陪衬特性。例如,“智慧”作为一个优良特性并不总是使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印象,如果“智慧”加在一个“冷淡”的人身上,就不会使别人对他的印象变得更好些,而只有当“智慧”加在一个“热情”、“友好”的人身上,才会提高整体的印象。陪衬特性的这种作用, 与人们欲建立协调一致印象的倾向有密切关系。对此,社会心理学家曾以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来进行解释,认为当部分有关信息改变后,则一个人的整体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任何一个特性的意义会随其陪衬特性而改变,“冷

淡”者的“智慧”带有贬义,具有敌视、威胁的意味,“热情”者的“智慧” 则有“帮助”、“友好”的意味。二是在平均法的印象形成中,人们对正面特性与负面特性并非等量齐观,往往负面特性的比重高于正面的特性,若其他的条件相同,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人们在根据负面特性进行印象评定时,比根据正面特性印象评定更有信心,特别是极端的负面特性更起作用,如果有一个极端的负面特性,不论其他特性怎样,它也足以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由于这种极端特性的存在,运用平均法来进行信息加工已是不完全准确的了,为此,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于 1968 年提出了加权平均法,按照这种方法,印象的形成一般根据平均法,但对于极端特性(极好的和极差的特性) 应予以加权,即先对于极端特性确定权重系数,然后再按照平均法加工处理各种特性。由于这种加权平均法,我们在综合他人的各种信息时就更为准确了,特别是可以避免那些极端的负面特性“一锤定音”的现象,也不会出现极端的正面特性所产生的晕轮效应。

虽然人们在加工信息时是按照上述三种方式进行,从而形成他人的印象的,但是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并非如此简单,加工信息时不仅受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或定势效应的影响,而且还会因知觉主体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的,认知简单的人,其价值选择和评价的能力较低,他们通常用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方式加工信息,表现为好坏、美丑的简单二分法、一元认知方式。而认知复杂的人,其知识结构层次多,对于信息的综合能力、运筹能力强,他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采用尽量多的认知范畴,进行多元选择,在较高的层次上加工信息,形成总体印象。

任何人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加工信息,最终所形成的印象都不是很准确的,因为要判断一个人具有哪些特性(品质)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头脑中消除关于人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相关的观念,并能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我们看人就可以看得更准,对他人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