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和现代健美运动
十九世纪以前,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前德等国家,早就有人用杠铃、壶铃等器械及其它重物来锻炼身体。这种形式的锻炼,就是现代竞技举重的起源,也是现代健美运动和力量举重的起源。当时人们锻炼主要是追求力量的增长,而在体型方面并无特殊的要求,他们常在舞台上或其它场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演和比赛体力,当时这些大力士们的体型大多数是宽厚的肩膀, 粗大的腰围,给人以健壮有力的形象和印象,吸引人们进行锻炼。
大约到十九世纪初期,人们对体型的看法,逐渐有了改变,大力士们在各种场合除了表演各种力量外,还经常运用肌肉控制、造型等形式来展示自己发达丰满、线条明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体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收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必然要求在训练方法上有所改变,将增长力量和发达肌肉, 改善体型体态,培养良好的心态等结合起来。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随着举重比赛的出现,人们既崇尚举重,也逐渐喜爱发达肌肉,锻炼健美的体型和塑造健美的表演形象,这样使举重运动开始一分为二,逐渐形成为竞技举重和健美运动。这一时期,在健美运动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前德国的大力士先道。当时人们公认他练就了一身赫格尔斯型的功夫,称他的一身集中了健、力、美的精华。被人们公认为是健美运动的创始人。
先道原名叫沃德勒·穆勒,1867 年出生于普鲁士的康斯纶堡,少年时体弱多病。小的时候有一次他与父亲去罗马旅游,在参观佛罗林美术展览时, 先道看到古代的角力士雄伟体魄的雕像,感到十分钦佩和羡慕,便好奇地问父亲:“当今是否也有这样体格健壮的人?”他父亲说:“恐怕很难看到这样的人了。在古代,人们为了生存,保卫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就必须要有过人的臂力和强壮的体魄,因而就要努力的锻炼,练就一付强健的身体。”父亲的话给先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联想到自己经常被人欺辱,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不懈每天锻炼,改造自己的身体,到了 15 岁的时候,先道已经与哑铃、杠铃和角力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象雕塑中的力士一样,他经常偷偷一人背着父母到马戏班里跟演员一起炼功学艺。后来他拜闻名全欧洲的大力士兼教练路易士·布马捷为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先道表现得异常刻苦认真,一边练身体一边磨练自己的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训练,他无论在体力和肌肉发达方面,以及力量的技巧表演和意志品质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不仅练就了过人的力量和精湛的力的表演技艺,而且练就了一付刚柔相济的肌体和完美无暇的体格。据说当时有几个欧洲素负盛名的角斗家同时登场与他一人相搏,他竟无惧色,勇猛矫健,力挫群雄。站在舞台上的先道,上披单襟的豹皮力士服,下着三角裤,足蹬半高统皮靴,活脱脱一座希腊大力士雕像。从此,先道声威大振,名扬全欧洲,在英国,每有先道出场,总是坐无虚席, 他成了人们心目中传奇式的伟大英雄人物。
先道之所以能受到当时人们的崇敬和后世的敬仰,不仅因为他有雕塑般
的健美身躯,突凸而滚动的肌肉,刚中带柔的线条和高超的控制肌肉的力的表演技巧,以及在举重和角力方面的高深造诣,还因为他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他在上大学时,就专门研究过人体解剖学。通过自己的实际体会而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运用到训练中去,并根据训练总结经验,写出了
《力量以及如何去得到》、《哑铃锻炼法》、《体力养成法》、《实验去病情》等著作,受到了各国健美爱好者的欢迎。由于他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为人谦和,温文尔雅,在他身上丝毫寻觅不到当时大力士所惯有的那种暴躁和粗野的鄙习,因而颇受大家爱戴。
先道因年龄退出健美舞台后,还积极创办了健身函授班和体育学校,大量吸收青年人参加这些组织,并进行热心的指导和训练。1898 年他创立了《体育文化》期刊,同时又在伦敦的圣詹姆士街设立了体育学校总部,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及美洲等地建立了分校、教授健美、举重、角力等体育项目。不仅如此,他还到世界各地现身说法,表演技艺,向世界人士宣传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的好处,表现了对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到了二十世纪初,爱好健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美国和西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健美运动的开展则极为广泛,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医学专家兼体育学专家列戴民先生首先开办了健身函授班,招收许多健美爱好者,积极宣传和推动健美运动的发展,是美国各种健身组织中历史最为悠久, 影响最大的组织。他不仅精心传授各种健身方法,还积极从事健美运动系统的研究,号召青少年儿童从事健美健身活动,他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著有《肌肉发达法》、《力的秘诀》等著作,这些著作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另外,当时曾任美国
《体育》杂志主编的麦克法登,也是健美运动方面的杰出人物,他提倡健身运动艺术化、实用化,在当时有很深的影响。他刻苦好学,潜心于健美运动的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健美论著达 50 多种,还完成了 8 大本《体育百科全书》巨著。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首创了健美比赛,并亲自向胜利者颁奖,并将胜利者的照片登在《体育》杂志上,为推动健美运动开展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因而国际健美界尊称他为“健美之父”。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国际健美运动逐步向健全和完美化发展,加拿大人本·韦德和他的兄弟乔·韦德于 1946 年共同创造了国际健美协会,并制定了健美比赛的国际规则,当时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了协会,国际健美协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协会,并于 1969 年加入了国际体育联合会。截止到
1992 年已经拥有 140 多个会员国。国际健美协会的宗旨是发展体育与健美运动,并规定每年要在不同国家举行一次世界健美锦标赛。国际健美协会还经常组织有关项目的科学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报到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体育运动协会、国际体育医学会、以及世界各地的一些健身俱乐部和教练员。国际健美协会的总部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规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和一次世界业余健美比赛,并在 1965 年创设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职业健美大赛“奥
林匹亚先生健美比赛”。在 1980 年创设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职业健美大赛“奥林匹亚小姐健美比赛。”健美运动发展至今,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路, 在健美运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时期体育界的许多人认为健美运动会引起心脏病、肌肉僵硬,有碍速度、弹跳力和灵敏度的提高。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本·韦德为了宣传和推动健美运动,先后走访了 100 多个国家,他走到那里,
就把健美运动的种子播种到那里,同时几十年来他努力钻研,以大量的科研数据和实例,纠正这些错误观点,他的努力取得了国际体育联合会的积极支持。鉴于几十年来他为发展体育和健美运动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卓越贡献, 被加拿大政府授于“加拿大勋位”,即加拿大政府授于出色公民的最高荣誉。本·韦德还曾荣获“英女皇 25 年纪念奖章”,“美国运动学院的杰出服务奖。”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对他为健美事业的贡献分别授予了奖章和证书,伊拉克的巴格达大学授予他“体育荣誉学位”。最令人注目的是 1984 年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在加拿大历史上他是第二个获得该荣誉的人,在体育界可谓屈指可数的人。本·韦德的弟弟乔·韦德不仅有创见精神,而善于总结经验, 是科学健身法则的创立者和积极推行者,当代许多健美冠军和世界著名的健美运动员,在训练中都严格遵循着乔·韦德训练法则,因此,他享有“健美冠军训练者”的美誉。
二十世纪 30 年代,现代健美运动由欧美传入我国,并首先在上海兴起, 开始用杠铃和哑铃作为发达肌肉和改善体型的现代健美器械。最早在我国宣传和传播健美运动的是赵竹光,他被中国健美界誉为“中国健美之父”。赵竹光广东新会人。四岁时,因家境贫寒,父亲偷渡到美国当华工,从此一去不返,死在异国他乡。母亲因过度操劳,患了肺病,又无钱医治,不幸与世长辞。七岁的赵竹光只好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种田度日。为了摆脱贫困, 他决心努力读书,幸赖叔父和姑母资助,才勉强读完中学和大学。在沪江大学时,暑假因无钱交纳住宿费,每当外国人查房时,他就从三楼的铁梯上溜走,有一次竟险些送掉性命。也就在这时,他困惑于国衰民弱,欲雪“东亚病夫”之耻,抱着强身才能强国的宗旨参加了美国的一家健身函授班。健身运动使他从一个虚弱之躯变成了一个魁梧健壮的青年。榜样的力量召唤着周围的同学纷纷效仿。一时健身运动在校园内形成热潮。于是,在赵竹光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子也是由他提出的。
毕业后,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工作之余,赵竹光始终致力于健美运动的实践和传播。早在 30 年代,他就翻译了美国列达民的《肌肉发达法》。这是在我国发行的第一部健美专著。此后,他又撰写和翻译了《健美之路》、《体格锻炼大全》、《最新哑铃锻炼法》等十几部著作。由于物价飞涨,生活实难维系,他愤而参加怠工,结果被老板开除。此时的赵竹光无心混迹于十里洋场,为了使更多的同胞摘去“东亚病夫”这顶屈辱性的帽子, 1940 年 5 月他与曾维祺一起创办了上海健身院,为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当时的校训为“健全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头脑,健全的灵魂”。四十年代初,曾维祺又创立了现代体育馆,积极开展健美运动。四十年代中期,胡维予和娄琢玉则分别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和青年会开展健美运动,同时,谭文彪在广州创立了谭氏健身学院,经过努力首先在广州的几所大学和中学开展健身健美运动。当时在我国开展健美运动的主要是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而他们这些人则是积极的开拓者和先驱。
为了发展健身运动,上海健身学院、现代体育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上海市各健身组织于 1944 年6 月 7 日在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市男子健美比赛。这是我国解放前所举行的第一次全市性独一的男子健美比赛。所用规则是参考当时美国男子健美比赛规则,以全身肌肉平均完全发达为主,附以美的表演姿势。现场裁判员共五人,赵竹光、曾
维祺、青年会体育部主任梁兆安、美术家张宏仁、摄影家詹侏泰泰(印籍)。比赛结果,现代体育馆的柳禺庵和黄辉分别获得全场冠亚军(兼体高甲乙组冠军)、上海健身学院学员茅冠卿获得全场第三名(兼体高丙组冠军)。
1949 年 6 月,上海市召开健身运动协会筹备委员会发起人会议,推定曾维祺、梁兆安、赵竹光、马友于、胡维予、翁康廷、陈宪口、洪方定、张瑞表等九人为筹备委员。曾维祺为召集人。
解放初期,健美运动虽深受青年们欢迎,健美运动员还参加过全市大游行。但到 1951 年后逐渐停止了。一些原来从事健美锻炼的运动员都转改为举重了。
解放初期,健美运动更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爱,上海先后建立了“健美体育馆”,“强华体育社”,“沪东体育馆和联华体育馆”等近 10 个健美
的场所,在广州健美院等的发展也有 10 所之多,北京、南京、苏州等地相继开展健美运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加健美运动。但五十年代中后期逐渐停止了,一些原来从事健美的运动员都改举重了。
我国健美运动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健美运动停止了近 30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健美运动又得到了发展,它已成为陶冶人们情操,改造社会风气,增强体质和塑造人体的一门体育科学。1981 年开始,上海又恢复了健美运动,并逐渐为女青年所爱好。妇女的介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健美运动的开展。
尤其是从 1980 年开始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直至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兴起了一股健美热。许多的体育场馆开办了健美训练班、学习班,群众性的健美运动蓬勃兴起,以强大的力量吸引着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参加了锻炼,在群众性健美运动开展的基础上,以及在娄琢玉等人的积极努力下, 全国各省市不但男子健美运动得到了大力发展,女子健美运动同样也迅速兴起,值得高兴的是,我国青少年儿童参与健美运动的人逐年增加,这为我国健美运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国际健美协会主席本·魏特积极支持,在上海市体委和各方面关怀下,上海于 1983 年 6 月发起举办了全国性第一次力士杯健美邀请赛,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举行了七届全国健美比赛和西安啤酒杯全国健美冠军赛。
第一届在上海举行,日期 1983 年 6 月 4~5 日,地点在上海卢湾体育馆。有上海、云南、江苏、广州、北京等九个单位的 39 名运动员参加,有四个级别最轻量级、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和全场冠军五个项目。上海取得前三名的成绩是:最轻量级,王行毅亚军、王天林季军;轻量级,冷高仑冠军; 中量级,顾郁申亚军;重量级,沈意平季军。
第二届在广州举行,日期 1984 年 5 月 10~12 日,地点在广州市体育馆。有 11 个单位的 52 名运动员参加。上海除了冷高仑获得轻量级亚军外,其余全军覆没。
第三届在北京举行,日期 1985 年 6 月 21 日~22 日,地点在北京展览剧
场。有 23 个单位 99 名运动员参加。遗憾的是上海无一人进入前三名。冷高仑也被深圳聘用,只得了中量级第三名。
第四届在深圳市体育馆进行,日期 1986 年 11 月 28~30 日。这一次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数百记者蜂拥而至,女运动员也经国家体委批准,按照国际健美规则首次穿比基尼泳装上场。比赛项目也增加了女子个人、男女混
双、男女集体造型和元老组项目。参加队有 48 个,队员 228 名,女队员 57 人。上海孙伟毅获得最轻量级冠军。
第五届在安徽屯溪市举行,日期 1987 年 10 月 14~17 日。有 32 个队参加。上海孙伟毅获最轻量级冠军。
第六届在江苏徐州体育馆举行,由江苏徐州合成洗涤剂总厂资助,日期是 1988 年 5 月。上海工人凤凰队孙伟毅获男子 70 公斤级冠军,周洪生获男
子 90 公斤级季军,周洪生、张萍获男女混双冠军。
第七届在广西桂林举行,日期是 1989 年 8 月 6~9 日。上海由达尔美队参赛,结果,获得团体亚军,王天林获男子 60 公斤级季军,周洪生获男子
90 公斤级亚军,郑月明获男子 90 公斤以上级亚军,张萍获女子 52 公斤级冠军,周洪生、张萍获混合双人冠军,全队还获集体造型亚军。
1988 年西安啤酒杯全国健美冠军赛在 9 月 23~25 日举行,上海孙伟毅
获得 70 公斤级冠军,上海周洪生获 90 公斤级亚军,上海郑月明获 90 公斤以
上级季军,上海李红芳获 57 公斤级季军,上海周洪生、张萍获男女混合冠军。除此之外,1986 年 12 月,上海还举办过“双喜杯”健美精英表演赛。
这是由劳动报星期刊和上海明光灯具厂联合举办的。地点在黄浦体育馆,日期 3 天。选手来自深圳、山东、江苏、上海。演出四场、场场爆满。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学会会长朱穆之、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江荣、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等观摩了演出。朱穆之和劳动报总编辑忻才良颁发了纪念奖杯。
1989 年 4 月 6 日、7 日两天,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举行了上海市健美比赛。
在 7 个级别角逐中有 12 个队 68 名运动员参加。市工人凤凰队囊括了 7 项第一名,男女全场冠军也为该队的孙伟毅和张萍夺走。上海体院女运动员获得2 项亚军。
1986 年 11 月在第四届力士杯健美赛期间,成立了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
员会。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健美界 32 名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推
举出 24 名委员,任期两年,曾维祺为主任。该会决定将每年一届的全国力士杯健美赛定为正式比赛。
1984 年 10 月,应国际健美协会邀请,国家体委派出了上海娄琢玉和许
段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在美国举行的第 38 届国际健美协会。娄琢玉被授予“功劳奖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国际健美协会的活动。
1985 年 6 月国际健美协会主席本·魏特应邀来我国访问,观摩了第 3
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并对 260 多名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了健美运动技术报告。本·魏特还表彰了李梦华等九名在健美运动中做出贡献的人,颁发了国际健美协会的奖状和奖章。本·魏特说,这次访问中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和美好的印象。同年 11 月,国际健美联合会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第 39 届年会,中国派赵启新和许段出席了大会。会上通过了接纳亚洲的中国、科威特、卡塔尔加入国际健美协会的申请。这样国际健美联合会的会员国(地区)从 127 个增加到 130 个,按投票程序,我国为第 128 个委员国。
1989 年 12 月 2 日,上海举行了为期一日的“上海国际健美邀请赛,地点在上海市黄浦体育馆。前苏联、香港和上海达尔美队、上海霞飞队、上海体院队参加了角逐。前苏联男子选手索盖获 80 公斤级冠军,前苏联潘维尔获
亚军,上海霞飞队汪海得季军,前苏联列宁格勒队尼考拉获男子 80 公斤以上级冠军,前苏联列宁格勒队阿历山大为亚军,香港队港籍英人克赖格获季军,
上海达尔美队张萍获女子冠军,达尔美队李红芳获得亚军,霞飞队许勤华获季军。
1985 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健美协会。在许多的省、市、县、学校, 经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健美邀请赛,如成都、福州、贵州、长春、上海、西安、北京、广东等地以及各省市的高等学校。一些中小学已将健美运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健美运动之花已在我国各地竞相开放,充分显示了健美运动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