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文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山东省 闫芳

从教与学双方看教学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之中,兴更浓”,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始终处在主动积极思维状态之中,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说:“于此我欲进一言,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不能答, 指导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善于设问,精于指导,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

课堂上,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语文教师就要做到导之有序。这里所谓“序”,一是要注意导思的梯度,引导学生思考,不能满足于一问一答的“热闹”场面。因为简单的问答,一时间看去热闹,学生似有兴趣, 但久而久之,学生则会由于简单地问答缺乏深度而生腻感。教师的课堂导思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课文,根据不同的对象, 精心设计既有连续性,又有难易度的思考问题。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通过思考有所发现,体会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在讲《记念刘和珍君》时,我分三步设计了如下问题:1.作者和刘和珍本是普通的师生关系,那么为什么要专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她?作者认为应如何更好地纪念刘和珍?本文已明确表明是“记念”,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思考这些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学生一旦经过思考发现了问题的实质,则无限欣赏自己的劳动所得,享受到钻研探索的乐趣,他们对自己的发现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会到创造的愉快。

导之有序,还要从总体的教学目标出发,要有整体性。每一个教学内容的衔接既要有阶梯性,又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这两方面的关系控制不好,学生的思维既不能畅通,也不能变通,更不能产生飞跃。只有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必须到了鸟瞰全貌之后,再进入局部分析,才能准确理解与把握而不至于偏离题旨。比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我一反先讲作品写作背景的常规,而在全词结束时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里,作者描写了雄浑奇伟的滔滔大江,歌颂了叱咤风云的三国周郎,人们读后精神为之奋发,为什么作者抒发的却是‘人生如梦’的情怀呢?”对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后一般都难以解答,可当我趁机介绍了作者坎坷的仕途及写词时的处境后,学生便都茅塞顿开了。这时介绍作品背景能帮学生理解课文,把握题旨。

由此看来,如果教师平时能多问些为什么,学生就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勤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再是“守株待兔”,而是能开动机器,想象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这样他们就能以具体的基础知识为依据指导自己的实践,这种实践自始自终贯穿着理性思维,而不再是“跟着感觉走”。因此所得到的“是什么”往往是科学的正确答案,这样的答案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

叶老说:“善教者主要的不是解惑答疑,更重的是引导学生精思置疑。” 叶老还认为,“应当让学生有疑,然后经过指点给予解决,才有效果。”在

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时候, 才告诉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时作的点拨是十分有益的。只要教师借助词语、句子、语段、图形等有关因素,适时去“顿开”学生的“茅塞”,就会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1. 点拨要理顺思路。如以“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去点拨,学生凭此很容易找寻和理顺莫泊桑写的《项链》的思路。

  2. 点拨要品味词语。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让学生找出有“忘却”一词的相关句子,认真“品味”其真正含义: “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好纪念,反映了作者的深切情感、坚强斗志和必胜信念。

  3. 点拨要揭示内涵。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则以最能表现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心理变化的词语去点拨菲利普夫妇心理变化的迹象,其实是一条表现其感情潮水般沉浮的心理图线。

幻想

奢望 失望

盼望 无望

希望 绝望

恐怖

厌弃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与其弟于勒的亲疏变化关系,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唯钱是从”的灵魂。

  1. 点拨要利用情境。运用情景法能引发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便可以形成立体感知。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观文”必须“入情”,进入特定的情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如鲁迅的《社戏》中写的“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我”的印象如此之深而难以忘怀呢?初一的学生对于这样复杂的情感还不会自觉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时教师就要利用情境进行点拨,体会当时的情境是因为小伙伴之间无拘无束和谐亲密的氛围,再加上夜间“偷”豆的神秘气氛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我”回味起来有无穷的趣味。讲到这里,可以启发学生类比联想,许多同学想到露营野炊,自己动手,其实味道并不特别鲜美,但却津津有味,永久难忘。在此基础之上,再深入一步理解,“我”所难忘的其实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诚实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办事能力,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堂上,教师因势利导地创设融洽、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用鼓励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勇于发言,热衷探讨,只有这样变填鸭式的灌输为有效的引导和主动研讨,以教师的点拨法落实教学要点于教学过程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凭着反复锻炼出来的能力和习惯,在阅读文章时自然会加深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不仅“学有所思”,而且“思有所得”,就能应付日常工作学习甚至将来科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