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大语文意识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应用又反过来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作为反映语文知识体系的课本内容,无一不是来源于和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精品范例,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学活动无一不是围绕听、说、读、写、想等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技能设计的,社会生活中的交际、表达、辨义、鉴赏等都得借助语文这一工具来完成。其次人的语文能力构成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熟练程度,也不仅表现在听、说、读、写、想的运用水平上,还应当包括道德情感、性格修养、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能力意志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当然,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为培养每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而由某人去分别设以不同的生活情境和成才模式,这就需要学校教育这种集中的教育教学方式,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第三,就对语文概念的理解而言,语文应该包括课本语文和生活语文两个方面。课本语文是运用语文教材和通过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从科学的、逻辑的角度学习语言文字,变无序为有序,化混幻为清晰,进而掌握语言形式,形成语文能力。无疑课堂教学是传统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场所。而生活语文则是在广阔无形的社会生活中,借助于在课堂和课本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通过迁移去实践和运用文字,从而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理念,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达到内省、内化的境界,发展语文能力。

因此,所谓大语文意识,即是确立在《大纲》目标下,以语文教材为主要蓝本,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的现代语文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