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教学与语文活动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要形式,语文活动又是发展语文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途径,那么,在大语文意识下,如何处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浅显的认识。

  1. 主次关系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强化大语文意识,课堂教学仍然占主要地位。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确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单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大纲》精神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变革发展所积累形成的语文知识也须通过课堂教学来相对有序、集中地传授给学生,因此,课堂

教学具有其它形式的语文学习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语文教材包容的语文信息和知识系统看,它科学地体现了语言文字这一社会现象自身的逻辑规律,反映了学习和掌握语文的基本程序,即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的传道者—— 教师,要正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建设意图,要将教材中所隐含的语文信息转化为可具体表述的语文知识加以讲授,还要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吸收、运用, 形成技能。在这庞大复杂的转化过程中,教师本身的学识才气、德行理念无形之中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直接影响,如果离开了课堂教学,资源再好的教育对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较系统的语文知识,没有语文知识就更谈不上语文能力。吕叔湘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使学生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并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开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种种渠道。

所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集中讲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过程将是零碎、散乱、漫长的。课堂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始终占主要地位,语文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1. 互补关系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材。它既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对学习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塑造和完善,从根本上反映出大语文的现代教学观。那种片面地追求语文活动形式或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作用的做法,都是极大的失误。

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角度出发,可能要突出某一教学重点,也可能要集中一些在生活中学生无法掌握和归纳的语文知识,但却不可能全方位地形象、直观地给学生以感受和运用语文的情境。某些抽象的、孤立的、示范性的语言文字技巧和空灵深厚的语文表现艺术只有通过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才能感悟、领会和升华。如《老山界》中“之”字路的奇观和夜宿山腰的况味,《社戏》中月夜行船的情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脱等,都可以通过语文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中永远无法营造的“身临其境”的效果。难怪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充满觉悟地叙说蔡老师用唱歌的声调教孩子们读诗以及对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影响作用,许多读过私塾的乡村老人也都有“初读《诗经》不知所以,及至后来无师自通” 的感受。这就充分说明语文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它可以变单一的求索为多角度的获取,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实践,变枯燥的作业为形象的创造。

当然,一味寄希望于语文活动,幻想以名目繁多的高频率活动来替代必要的课堂讲授、指点、分析、归纳,也是不可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贴近生活的语文活动只能给学生以运用实践语文知识的机会和空间,感性的材料却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因此,忽视了语文活动,学生的个性就会受到压抑;离开了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技能只能是残缺不全,二者是互为补充,互为作用的有机整体。

  1. 对应关系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新《大纲》具体地提出了义务教材的语文学习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根据阶段目标(年级)、单元目标(单元)和课时目标(课文)来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语文活动,才能整体提高语

文素质。所以,课堂教学与语文又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

①目的相对应:在单元目标中,义务教材总是通过各篇课文和训练指导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目的,所以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都必须为同一目的而设计,不能仅仅为调节学习情绪去随意组织活动,更不能因活动形式而篡改教材意图,要在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体现出相应的目的。

②内容相对应:如初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组课文是反映家庭生活的, 那么课堂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家庭生活中成员之间的思想感情,进行道德、审美教育,课外活动就可以围绕单元选材指导学生观察,将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之中。

③要求相对应:课堂教学的要求比较明显和具体,而语文活动的要求则容易模糊。但建立在大语文意识下的系列化语文活动既能体现出学习语文的程序性、层级性,又有着明确、恰当、适度的要求。因为真正具有大语文意识的教师并非把语文活动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而是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开展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又巧妙地落实了课堂教学的要求,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训练落到实处。如魏书生先生的班级教学管理科学化,还有张国先生的“三个课堂”教学系统,都是对应关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