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时期

古代西亚各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有人类活动和居住,大约从公元前10000 年至公元前 4300 年,西亚经历了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有的地方还进入了早期铜石并用时代和中期铜石并用时代,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向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过渡。大约从公元前 4300 年至公元前 3500 年,西亚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进入晚期铜石时代,即进入了由野蛮向文明转变的过渡时期,考古学上称之为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时期,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从此诞生。

从地理位置看,两河流域位于古代西亚中心,东接伊朗,西连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南临阿拉伯与巴勒斯坦,是由从北向南流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条河流组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古代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土地”。这一地区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约以摩苏尔为中心,古称亚述,南部约从巴格达至波斯湾,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南北两部分名称又各不相同,北部叫阿卡德,南部叫苏美尔。

两河流域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部为丘陵地带,雨量较多。南部平原气候炎热,雨量稀少,且多低洼沼泽,开发极为困难。因此,在古代西亚文明出现以前,两河流域的原始文化并非首先产生于南部平原地区,而是位于北部的丘陵地带,如哈苏纳文化、萨迈拉文化和哈拉夫文化等新石器文化。约从公元前 7000 年到公元前 5000 年左右,北部就已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定居的氏族村落也已产生。只有当哈拉夫文化于公元前 4300 年左右结束时, 南部苏美尔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超过北部地区,北部丘陵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居民逐渐移居这一地区,将苏美尔地区开发出来,由此出现了埃利都·欧贝德文化。自此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南部低地平原的优良条件才逐渐显示出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制社会过渡,苏美尔文明随之产生。

从考古资料看,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时期的生产力比以前有了新的发展, 铜器工具开始使用,农业、畜牧业和贸易都发展较快。到埃利都·欧贝德文化后期,苏美尔地区的社会发展已逐渐走在西亚地区之先,人口迅速增加,

最原始的城市开始出现,城市中神庙建筑也越来越居突出地位。以埃利都神庙为例,从定居开始便有神庙修造,且一直未间断。神庙用土砖筑成方形殿堂形状,建筑设计越来越复杂,与一般居民用芦苇筑成的棚屋相比,既美观又坚固,这表明阶级分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在埃利都还发掘出陶制男像,这种男像右手执一棍棒,上附泥丸,表明父亲家长和军事首领的权势已经出现。这一切都说明苏美尔地区已走向原始社会的解体,正处于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随着城市公社逐渐发展为奴隶制城邦,最终踏入了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