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克文化期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

前面说到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时期的神庙建筑,由于一直都是在原址不间断地重修扩建,因此在地下留下了多达 18 层的建筑层。1928 年,考古学家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综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 18 层至 13 层属于埃

利都·欧贝德文化期;第 12 至 5 层属于乌鲁克文化期;第 4 层属于乌鲁克(第

4 层)文化期;第 3 层属于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考古学上又把乌鲁克第 4 层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之后的新阶段称为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乌鲁克早在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时期就已开始建立。城市大约有 200 英亩,其中官方建筑、园地、墓地和平民住房各占 1/3。城中已出现了巨大的石造塔庙建筑物,面积达 2400 平方米。著名的乌鲁克石膏瓶高 92 厘米,瓶上浮雕的中心部分,有一排裸体者组成的队伍,手捧一筐筐祭品站在穿袍者的面前。从画面上可清楚看出这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穿袍者是神、祭司和氏族贵族所属阶级,裸体者是普通群众、平民和奴隶阶级。前者是统治和剥削阶级,后者是被统治和被剥削阶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阶级分化与对立的事实。另外,象形文字、巨大的塔庙建筑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也是前阶级社会时代所达不到的,而神庙本身自然也是为贵族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乌鲁克文化期的苏美尔人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乌鲁克文化之后的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在社会发展上是对乌鲁克文化的继续。在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比以前有所发展, 商人已经出现,商业交换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一文化层的考古中发现,许多粮、油、酒等容器的盖上留有标记私人财产的平面和圆柱形图章印迹,说明已经产生了私有制。在一幅刻在圆柱印上的图画中,画着一头狮子坐在王座上,许多羊、驴等动物奏着乐曲向它朝见并奉献礼物,深刻反映了贵族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和剥削的事实。

由此可见,在以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为代表的苏美尔初史时期,古代西亚都已进入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社会确立的过程,随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发展,出现了国家机器。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时期是奴隶制国家的逐步形成和产生时期。这些奴隶制国家都是以城市为基础和中心发展起来的,或者是以城市为单位构成的,因此历史学上称其为城市国家或城邦。这期间,由城市公社结合邻近农村地区演变而成的奴隶制小城邦纷纷出现,乌鲁克和捷姆迭特·那色都是这种奴隶制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