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昆虫纲的分目

昆虫的分目,由于各家强调的特征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分类系统,采用较多的是根据翅的有无及变态类型将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 34 个目(Brues

& Melander, 1932;蔡拜华, 1955)。1.无翅亚纲

  1. 增节变态类:原尾目。

  2. 表变态类: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2.有翅亚纲

  3. 原变态类:蜉蝣目。

  4. 不完全变态类:蜻蜓目、■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缺翅目、襀翅目、竹节虫目、蛩蠊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缨翅目。

  5. 完全变态类:鞘翅目、捻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膜翅目。

近年来有的作者从口器及翅的发生,并结合变态将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30 个目(Henning-Kristensen,1975;Gillott,1980;Ross 1982), 他们的分类系统(个别目做调整),列于下页。

前一种分类系统在许多昆虫学教材中都有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后一种分类系统及其分类基础。

Henning 等认为原尾目、弹尾目及双尾目成虫无翅、无复眼,触角内有

肌肉,头部结构相似于蜈蚣、马陆,特别是下唇的两侧与口腔的侧缘愈合,结果口腔围绕着大颚及小颚,形成内口器,称为内颚亚纲(Entognatha)。除了以上三目之外,其余的昆虫口器伸出头外,称外颚亚纲

(Ectognatha)。其中仅有缨尾目为无翅昆虫,其胸部较腹部发达,身体重心前移,胸部附肢更强壮,提供了迅速奔跑及跳跃的能力,为翅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在外颚亚纲中除缨尾目之外,其余均为有翅昆虫,具飞行能力。最早出现的翅具很深的褶皱,翅脉众多成网状,休息时翅不能折叠在背上,这就是古翅类(Paleoptera),现存昆虫中仅有蜉蝣目及蜻蜓目。在无翅昆虫中所出现的成虫期仍有蜕皮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蜉蝣目是唯一的例外,它的最后一龄幼虫蜕皮后形成亚成虫(subimago),有翅,但没有生殖能力,经再一次蜕皮后才变成有翅、也有生殖能力的成虫。这是无翅昆虫的成虫期蜕皮到有翅昆虫成虫期不蜕皮的最后例证。

除了古翅类外,其余均为新翅类昆虫(Neoptera),即翅褶减少,翅脉也减少,休息时翅可折叠在背部。

新翅类中最原始的一类为直翅类(Orthopteroid),包括8 个现存的目, 翅是由幼虫的外生翅芽发生,翅脉较发达,多横脉,咀嚼式口器,成虫与若虫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有相同的取食方式,渐变态,有尾须。

另一类为半翅类(Hemipteroid),包括 6 个目,翅亦由幼虫的外生翅芽发生,翅脉减少,翅有小的臀区,口器为刺吸式或成喙状,无尾须,亦为渐变态。

新翅类中最高等的一类为脉翅类(Neuropteroid),它的翅是在蛹期时由体内发生,称内生翅,完全变态。

现将各目的特征做一简要介绍。一、内颚亚纲(Entognatha) 1.原尾目(Protura)

微型昆虫,体长 0.5—1.5mm。头圆锥形,无眼,无触角(图 12-40), 口器细长针状,内颚式。三对胸足相似,第一对常用做触角,腹部前三节腹面各具一对小的针突(styli),增节变态(Anametabola)。即初孵的幼虫腹部仅 9 节,前三次蜕皮时,每蜕一次皮增加一个体节,到成虫时腹部为 12

节。生活在落叶、石块下等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中。已报道 200 余种,代表种如无管朊(Acerentulus)、红华朊(Sinentomon)等。

  1. 弹尾目(Collembola)

体长一般在 1—3mm 之间,最大的可达 10mm 无眼,或有几个独立的小眼, 触角发达,4—6 节,口器为咀嚼式或延长成针状,内颚式。胸足三对,发达。腹部最多 6 节(图 12-41),第一腹节腹面有一粘管,第三腹节有一握钩, 第 4—5 节有一分叉的弹器,猛力向后伸出使虫体跳跃,不用时夹在握钩内,

无变态,生活环境相似于原尾目。已报道 2000 种,如长角跳虫(Tomoce-rus)、异跳虫(Isotoma)。

  1. 双尾目(Diplura)

小型昆虫,体长多数在 8—10mm 左右。无眼,触角多节,咀嚼式口器, 隐藏在下唇与颊形成的口囊内,属内颚式。足发达,腹部 11 节,末端具一对细长分节的尾须,或尾须成尾铗状(图 12-42),无变态,生活环境相似于原尾目。已报道 400 多种,如双尾虫(Campodea)、铗尾虫(Jap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