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颚亚纲(Ectognatha)

  1. 缨尾目(Thysanura)

小型到中型昆虫,可达 30mm。无翅,体壁柔软具鳞片,触角丝状(图12-43),30 节以上,有复眼或单眼,或兼有,咀嚼式口器,但伸出头外为外颚式。中后足基节常有针突,腹部 11 节,后端尖细,尾端具一对细长的尾

须及一中尾丝。腹部 2—9 或 7—9 节,各具一对针突,无变态,生活于腐植

质丰富的土壤或草丛中,以及室内衣物、书籍等处。已报道 500 余种,如石蛃(Machilis)、衣鱼(Lepisma)。

  1. 蜉蝣目(Ephemeroptera)

小型到中型,身体细弱,触角不显著,毛状,复眼发达,口器咀嚼式, 成虫期退化。胸部具二对膜质翅(图 12-44),后翅极小,翅脉网状、多褶, 腹部末端具一对长尾须,有的种还有一中尾丝。生殖孔成对。成虫寿命极短, 常朝生暮死,或仅 1—2 天,不取食,仅交配产卵。稚虫水生,口器发达,寿

命 1—3 年。属原变态(prometabola),即具有亚成虫期。已报道有 1500 余种。

蜉蝣目翅的脉相、中尾丝及尾须,生殖孔成对及变态等特征,都说明它是现存有翅昆虫中最原始的一类,属古翅类。例如蜉蝣(Ephemera)。

  1. 蜻蜓目(Odon-ata)

中型到大型昆虫,体长一般在 30—90mm 之间。头发达,活动自如,触角刚毛状。复眼特大(图 12—45),由 10000—30000 个小眼组成。咀嚼式口器,捕食性。中、后胸愈合,具二对等长的膜质翅,网状翅脉,翅前外缘有翅痣,属古翅类。腹部细长 12 节。雄性第二腹板上有一泡囊,交配前腹部前弯,将精荚贮于此泡囊中。交配时用尾部握器抓住雌性,雌性尾部前弯到雄性第二腹板处接受精子。半变态。稚虫永生,下唇发达、延伸,形成脸盖, 可伸出捕食,不用时盖在脸外。稚虫寿命 1—5 年。已报道 5000 余种。例如蜻蜓(Aeschna),静止时两翅平伸。豆娘(Ar-chilestes),静止时两翅竖起。

  1. 网翅目(Dictyoptera)

属直翅类,包括■蠊、螳螂等小型到大型昆虫。具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或为盾圆形,盖住头的后缘,如■蠊(图 12-46A);或前胸节极长,如螳螂(图 12-46B)。翅或发达,或呈翅芽状,或无翅。如有翅,则前翅窄,革质,后翅膜质,折叠于前翅之下,翅脉网状。足或大小相似,适于疾走;或前足发达为捕捉足。外生殖器常隐藏不露,具尾须。渐变态。已报道 7000 种左右。例如■蠊(Periplaneta),野生种类多栖息于落叶及烂木穴中,一些生活在厨房、仓库内,夜出活动,污染食物,传播消化道疾病。螳螂(Paratenodera)为捕食性昆虫,地鳖(Polyphaga)雌虫为无翅种类。

  1. 等翅目(Isoptera)

中等大小,社会性昆虫。触角念珠状,咀嚼式口器。胸、腹部无细腰(与膜翅目蚂蚁相区别),具两对大小、宽窄相似的翅,翅脉亦相似,故名等翅目,静止时平叠在腹部上。渐变态,是社会性昆虫中分级最多的一类(图 12

—33),包括无翅不孕的工蚁(雌性、雄性)、兵蚁(雌性、雄性)以及有翅能育的雌性个体及雄性个体。工蚁头圆,无眼或眼不发达。兵蚁头延伸, 大颚发达。有翅的雌、雄个体成熟后,成群出巢,婚飞扩散。配对的个体交配后,选择适合的地点翅蜕落,产卵并筑巢建立群体。除了上述分级外,还

可有中间级别,如补充繁殖蚁、受孕的兵蚁、几种工蚁等。群体中雄性个体是永久成员,因雌白蚁需多次受精。但在原始的类群,群体中无兵蚁,其职能或由若蚁完成,或由工白蚁完成。级别的分化由激素控制。

等翅目以纤维素为食,取食木材,消化道中有共生的原生动物,新羽化的若虫通过舐食其他个体或排出物而被感染。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已报道 2100 余种,其中一些种是重要的建筑害虫,例如堆砂白蚁

(Oryptotermes)。土白蚁(Odont-otermes)是筑巢于地下的种类。9.竹节虫目(Phasmatodea)

中型到大型具拟态的昆虫。一些种呈树枝状拟态,无翅,或具短小翅芽、触角、中、后胸及足均细长如棍(图 12-47A),并有保护色,匍匐在竹枝或树枝上很难辨认。不善活动,具假死习性,渐变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竹节虫(Diapheromera)。另一些种呈叶片状拟态,具翅,腹部及足的各节均膨大,形如树叶状(图 12-47B)。雌雄常异形,如叶■(Phyllium)。已报道 2200 余种。

  1. 直翅目(Orthoptera)

中型到大型昆虫。具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发达向两侧延伸, 在头后形成领状。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可折叠于前翅之下。少数种类翅短小或无翅。后腿、尤其是其腿节特别发达,适于跳跃。许多种雄性具发音器。渐变态。大多数为植食性昆虫,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个目。许多种为农业害虫,如蝗虫、蟋蟀(Gryllus)、蝼蛄(Gryllotalpa)(图 12-48)等, 已报道的约有 20000 余种。

  1.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

中型昆虫。触角丝状,复眼很小,咀嚼式口器。胸部发达,无翅(图 12-49)。足细长相等,尾须细长,8—9 节。渐变态。分布在北美高山雪线附近,仅一个科、十几个种,我国无报道,如蛩蠊虫(Grylloblattids)。 12.革翅目(Dermaptera)中型昆虫,体长而扁平,外骨骼骨化很重,呈

黑褐色。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前胸近方形(图 12-50),多数具二对翅, 前翅短小,末端平截,革质无翅脉;后翅膜质,折于前翅下。少数无翅。尾须骨化变成钳状,雄性大而弯,雌性短而直。渐变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 夜出,杂食,常危害观赏植物。已报道约 1000 种左右,如蠼螋(Labidura)。

  1. 纺足目(Embioptera)

小型到中型,身体细长扁平。触角念珠状,咀嚼式口器。前胸窄小,雄虫具二对膜质翅,脉相简单,雌虫无翅(图 12-51)。中足不发达,前、后足粗壮。前足第一跗节膨大形成纺丝器,在树皮下或草丛中织成丝囊,虫体位于其中。尾须二节。渐变态。喜群居,腐食,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已报道有 1000 种左右,我国仅有几种。例如足丝蚁(Oligotoma)。

  1. 襀翅目(Plecoptera)

中型至大型(15—50mm),身体扁平细长。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型,中、后胸等大,翅两对膜质,后翅大于前翅,横脉多,少数短翅或无翅,尾须细长(图 12-52)。半变态。稚虫生活在急流中,寿命 1—4 年, 成虫寿命很短,出现在溪流两岸,植食或肉食,一些种冬季产卵及孵化。已报道的有 1500 种。例如石蝇(Perla)。

  1. 缺翅目(Zoraptera)

微型昆虫(1.5—2.5mm),触角念珠状,9 节,咀嚼式口器。有翅或无

翅,有翅者翅膜质,翅脉极少,成熟后可脱落。有复眼及单眼,无翅者无眼。尾须一节。渐变态。仅有一属 22 种。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我国西藏曾发现, 如缺翅虫(Zorotypus)(图 12-53),属半翅类。

  1. 啮虫目(Psocoptera)

小型,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胸部隆起,或有翅,二对膜质,前翅大于后翅,静止时呈屋脊状,翅脉简单(图 12-54A),或无翅(图 12-54B)。渐变态。生活在树叶、石块下,或生活在室内书籍衣物中。已报道 1700 种, 例如啮虫(Psocid)有翅;书虱(Li-poscelis),无翅。

  1. 虱毛目(Phthiraptera)

有的作者将本目分为虱目(Anoplura)及食毛目(Mallopha-ga)两个目, 这里将它们列为两个亚目。都是小型、扁平、无翅、温血动物的体外寄生虫。触角短小,眼不发达。口器或为咀嚼式,取食鸟类的羽毛及皮肤分泌物(食毛亚目);或为刺吸式,以哺乳动物及人的血液为食(虱亚目)。胸部体节小,常愈合,足粗壮(图 12-55)。渐变态,若虫仅三龄。由于外寄生,且都有寄主的专一性,能引起畜禽的减产,并传播多种疾病。已报道 4000 余种, 例如鸡虱(Menopon)、人体虱(Pediculus)等。

  1. 同翅目(Homoptera)

小型到大型。触角刚毛状或丝状,口器刺吸式,由头的后端伸出。翅二对,膜质,前翅略加厚,静止时呈屋脊状或平置于背部,(图 12-56)。少数种无翅或仅一对翅。雌虫通常有发达的产卵器。生殖方式多种,包括有性生殖、孤雌生殖或两者交替进行、卵胎生等。渐变态。已报道 30000 余种, 是具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目。许多种类是农业害虫,并传播植物疾病,如蚜虫、粉虱(Aleurocanthus)、介壳虫(Coccus)。一些种是益虫,如紫胶虫(Laccifer lacca),能分泌紫胶;白蜡虫(Ericerus pela),能产生白蜡。它们均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各种蝉也属于此目。

  1. 半翅目(Hemiptera)

小型到大型(2—100mm),如与同翅目合为一目时半翅目称异翅亚目

(Heteroptera),触角 3—5 节,丝状,刺吸式口器,但由头的前端伸出。前胸背板发达,多六角形,中胸小盾片亦发达,呈三角形。翅两对,前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故称半(鞘)翅;后翅膜质,静止时翅平叠于背部,两前翅端部膜质部分重叠(图 12-57)。少数无翅。多数种类成虫与若虫具臭腺。渐变态。有的水生,如水黾(Aquarius)、也有的陆生,少数为温血动物的外寄生昆虫,如臭虫(Cimex)等。已报道的有 30000 余种。本目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大量为农业害虫,如危害稻类、豆类的各种缘蝽,危害甘蔗、高粱的各种长蝽等。

  1. 缨翅目(Thysanoptera)

微型昆虫(2—3mm),触角念珠状,6—9 节,锉吸式口器,复眼发达, 翅或长或短,翅脉极少或无翅脉,翅缘具长毛(图 12-58)故名缨翅,少数无翅。渐变态到完全变态,有蛹期特征,若虫具外生翅芽或内生翅芽,常出现在花中。一些种危害稻麦农作物,例如蓟马(Thrips)。已报道3000 余种。

  1. 蛇蛉目(Rhaphidioptera)

属脉翅类,小型至中型。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外凸,前胸细长如颈,具两对细长的膜质翅,前、后翅形状及翅膜均相似。翅脉原始, 多横脉,具翅痣。腿细长,雌性具针状产卵器(图 12-59),雄性具抱握器。

全变态,捕食性昆虫。仅报道 100 余种,如蛇蛉(Rhaphidia)。22.广翅目(Megaloptera)

中型至大型。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头前口式,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形, 翅两对,膜质均较大,后翅较短具臀区。翅脉原始,但末端近翅缘处均不分叉(图 12-60)、无翅痣。雌性无产卵器。幼虫水生,全变态。为一小目, 种数不详,如鱼蛉(Corydalus)。

  1. 脉翅目(Neuroptera)

小型至大型。触角多丝状,但也有念珠状、毛状、栉齿状的,咀嚼式口器,头下口式,复眼发达,相距远。前胸短,不呈方形,可与蛇蛉目及广翅目相区别。翅两对,膜质,大小与翅脉均相似。翅脉网状,但近翅缘处分叉

(图 12-61)。全变态。已报导 4000 余种,成虫及幼虫均为捕食性益虫,如草蛉(Chryso-pa),蚁蛉(Myrmeleon)等。

  1. 鞘翅目(Coleoptera)

小型至大型,一般体表骨化较重。触角多种类型,其形状与着生部位用作分类特征。口器咀嚼式。两对翅,前翅平列(图 12-62),骨化坚硬成鞘翅,不见翅脉。后翅膜质,静止时折叠在鞘翅下。少数无翅。足一般适于步行,但形态变化多。完全变态。已记录的种类接近 30 万种,占昆虫总数的40%,是动物界最大的一目。通常称甲虫或■。水生、陆生、地下、寄生的都有,食性广泛,是农作物、森林、仓库等的重要害虫。少数是益虫。如天牛(Nadezhdiella)、金龟子(Anomala),瓢虫(Coccinella)等。

  1. 膜翅目(Hymenoptera)

微型到中型。头发达,触角多种形态,但多呈膝状,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具二对膜质翅,前翅大于后翅(图 12-63),翅脉减少。后翅前缘用钩、刺等钩住前翅同步运动。部分种或群体中不同级的个体无翅。腹部第一节常愈合到胸部,第二节形成细腰。雌性个体具长的针状或锯齿状产卵器,具产卵、刺螫及杀死小型动物等多种功能。生殖方式多种。一些种为社会性生活, 也有寄生生活的。全变态。已报道的有 12 万种之多,是有经济重要性的一目。许多种类是益虫,少数是害虫。例如蜜蜂、胡蜂(Vespa)、花蜂(Andrena)、赤眼蜂(Trichogramma)、蚂蚁(Monomorium)、木工蚁(Camponotus)等。

  1. 长翅目(Mecoptera)

中型,特征相似于蛇蛉目。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但延长成喙状,下口式。前胸背板较宽,翅两对,膜质。翅脉原始,无翅痣,但翅面具斑纹(图12-64)。少数种翅退化。足较发达,雌性无产卵器,雄性腹部末端膨大成钳状,并向背面举起形似蠍子。全变态。成虫及幼虫均肉食性。不足 100 种。如蠍蛉(Pan-orpa)。

  1. 蚤目(Siphonaptera)

小型,体侧扁、具短棍状触角,不用时隐藏在沟内。眼不发达,或无眼, 刺吸式口器。无翅,腿长适于跳跃(图 12-65)。全变态。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是体外寄生虫,有的终生栖息在动物身上,有的不取食时栖息在寄主巢穴中。可传播人、畜疾病。已报道的有 1400 余种。例如寄生在人、狗身上的人蚤(Pulexirritans)、老鼠身上的疫蚤(Xeno-psylla)等。

  1. 双翅目(Diptera)

小型至中型。头发达,复眼很大,许多种类触角 3 节,具大刚毛,称芒状触角。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中胸特别发达,具一对透明的膜质前翅,翅

腺较少。后脉变成了平衡棍(图 12-66)。腹部一般可见 4—5 节,具产卵器。完全变态。已报道的有 85000 种,是重要的大目之一。许多种为重要的卫生害虫,传播人、畜疾病。例如按蚊(Anopheles)、牛虻(Tabanus)、家蝇、果蝇(Dr-osophila)、摇蚊(Chironomus)等。

  1. 毛翅目(Trichoptera)

小型至中型,外形相似鳞翅目。但触角为丝状,(图 12-67)口器为咀嚼式,仅适合于舐吸液体食物。翅两对、膜质,翅面被粗细不等的毛所覆盖, 翅脉接近原始翅脉。步行足。完全变态。幼虫水生,自行筑巢。已报道的有7000 种,如石蚕(Setodes)。

  1. 鳞翅目(Lepidoptera)

小型到大型,展翅后最大可达 300mm。头发达,具大的复眼,触角多羽状及棍棒状,成虫口器虹吸式,或口器退化。具两对膜质翅,翅面及体表披有彩色的鳞片(图 12-68)。幼虫体圆柱形,柔软,腹部具 5 对腹足,咀嚼式口器,是其取食的主要阶段。完全变态。已报道的种类有 14 万余种。这一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大量的种危害粮食、棉花、蔬菜、果树、仓库等各种作物及其产品。个别种为经济益虫,如家蚕、柞蚕等。鳞翅目中具羽状或丝状触角,静止时翅不竖立,多在夜间活动的为蛾类,如天蚕蛾

(Callosamia)、尺蠖等。如球棒状触角,静止时翅竖立背上,多在白天活动的称蝶类,如菜粉蝶(Pieris)、凤蝶(Papili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