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

南斯拉夫实践派是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形成最早的一个思想派别。它基于 50 年代初南斯拉夫全社会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而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马克思主义在南共党内和南斯拉夫国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当时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内容。1948 年,执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与苏联共产党发生政治冲突,南斯拉夫在探索独立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全面批判斯大林主义,提出了自治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南斯拉夫哲学界的一些学者重新理解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以“实践”为核心概念的人道主义观点,并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体系的观点展开积极的理论争论。争论的结果,持实践观点的一方取得上风,实践派成为南斯拉夫哲学舞台上的主角。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中期是实践派发展壮大时期。1963 年创办的科尔丘拉夏令学园、1964 年创刊的《实践》杂志、1966 年创刊的《哲学》杂志,是实践派主要的理论论坛。这一派学者以此为基地组织了一系列国内国际哲学会议,探讨政治、经济、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其影响扩展到各个人文学科领域,扩展到南斯拉夫全社会,扩展到国外

哲学界。

70 年代中期,南斯拉夫的改革出现挫折,实践派在理论上与南共联盟发生分歧,其人道主义观点被批评为抽象人道主义,其批判的辩证法思想被指责为否定一切。《实践》和《哲学》两杂志、科尔丘拉夏令学园于 1974 年被勒令停办,实践派失去了理论阵地。紧接着,这一学派的

8 名主要成员于 1975 年被解除教学职务,实践派元气大伤。80 年代以后, 实践派发生内部分歧,终于解体,南斯拉夫哲学界进入多元观点时期。尽管如此,由实践派提倡起来的人道主义精神继续保留在南斯拉夫哲学界。

实践派的主要代表由两部分人组成,分别集中在萨格勒布大学和贝尔格莱德大学。最著名的人物是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1923— )和萨格勒布大学校长、哲学教授普列德拉格·弗兰尼茨基(1922— )。他们的主要论文和著作有:《辩证的意义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和伦理学》、《人道主义和辩证法》、

《实践派的辩证法》、《从富裕到实践:哲学和社会批判主义》、《南斯拉夫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派》;《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不断革命的自治》等。实践派的理论出发点是肯定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与辩证唯物主

义派不同,它不是把人道主义看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或马克思主义在伦理学上的基本观点,而是把人道主义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方面的根本立场。实践派对这一观点的阐述,以认识论和自然辩证法为突破口,通过实践、自由、异化、扬弃、辩证法等范畴进行论证。虽然在理论命题上并不刻意建立如辩证唯物主义那样的原理体系,但理论观点仍有其完整、深刻之处,主要体现在实践观点、异化观点和革命观点的论述中。

实践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范畴引入认识论,解决了认识的源泉、动力、基础及真理标准问题,使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征。实践派则认为,这种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了传统认识论的进一步发展,没有看到实践范畴在认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实践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包括了人的存在的所有方面。这是由人的本质规定性在于人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实践从存在方式和结构上把人与动物根本地区别开来。实践成为人的一切活动的特征,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实践作为人的规定性和一切活动的总体,就也是认识本身。实践不是被当作认识的一个环节引入认识论的,而是作为对认识的新的理解改造了认识论。因为从实践理解认识,主体和客体都不是既定的, 而是由实践产生的。人通过自由的、创造的、普遍的、社会的实践活动, 不断生产出人自身和人的世界。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是实践的产物和内在环节,是实践的一种形式。

异化观点。这是马克思早期论述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各国学者激烈争论的理论问题之一。实践派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伟大的异化理论”。实践派不像其他学者那样把异化只理解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非人道现象的批判,而是看成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一种重要分析。人作为具有创造性的实践存在物,通过自己的

活动不断生产着自己和自己的世界,在这一本质性活动中包含了否定自己的因素,既有积极的否定也有消极的否定,进而包含着进一步否定、创新的可能。异化作为消极的否定是必然现象,是每个特定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存在结构的成分。据此,实践派认为,异化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现象,社会主义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但也有自己的异化问题,甚至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问题。社会主义只有在克服和扬弃异化中才能存在和发展,这个过程不是终结式的理想状态,而是开放的、不断的革命。

革命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实践派摆脱了以往马克思主义者对革命所作的政治学意义上的理解,从哲学角度给予了新的解释。实践派认为,革命是与实践具有同等意义的范畴,同样是人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是最发达的创造形式和最真实的自由形式,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在这一意义上,革命决不仅仅指社会形态的更替方式和手段,即使社会主义革命也不单纯是为了建成无产阶级政权,而是为了完成社会结构的全面变革,这一变革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使人成为自由的、具有创造性存在的人。因此,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非终结形态应是不断扬弃异化的过程,人在其中通过不断革命而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人道主义,而且是实践中的人道主义,即不断生成中的人道主义。

可以看出,实践派的人道主义观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批判性的一面。这对于推动南斯拉夫摆脱斯大林主义的影响走自治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过分激进的观点并不利于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实践派观点在南斯拉夫的社会改革过程中受到批评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实践派哲学家们的独立思考和大胆突破,对东欧各国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和理论共鸣。